牢记嘱托战贫困 感恩奋进奔小康
—— 石柱县脱贫攻坚回眸


不愁吃

不愁穿

        教育有保障

医疗有保障

住房有保障

7年脱贫攻坚实践,石柱85个贫困村、17229户62391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12.7%降至0.23%。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今年10月17日是第7个国家扶贫日,也是第28个国际消除贫困日。这一天,离中国人摆脱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的千年梦想近在咫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脱贫攻坚实践中,举国上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实干、实绩汇成了波澜壮阔的“脱贫答卷”。在这场举世瞩目的精准脱贫攻坚战中,石柱55万各族人民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四个不摘”重要要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尽锐出战、强力攻坚,充分发扬了“不怕辣椒辣,敢吃黄连苦,才能换来蜂蜜甜”的石柱精神,谱写了一曲曲改变贫困群众命运、共同迈向全面小康的石柱凯歌,交出了我国减贫史上的石柱成绩单!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视察重庆重要讲话和亲临石柱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本报特地推出“群英荟萃战脱贫万众一心奔小康”特刊,展示我县脱贫攻坚的奋斗历程、主要成效和典型经验,激励全县干部群众向先进典型学习,砥砺“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决心,用行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我县作为全市14个国家级重点贫困县之一,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致贫因素复杂、脱贫难度较大。2014年,全县共有贫困村85个、贫困户15758户54908人,农村贫困发生率达12.7%,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2648元,返贫率高达5%。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县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和亲临石柱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面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四个不摘”重要要求,全力抓好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一鼓作气、尽锐出战,推动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战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

2019年4月,我县以零漏评、零错退、群众认可度97.91%的良好成效,一举摘掉国家级贫困县“帽子”;2019年10月,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2019年底,累计实现85个贫困村、17229户62391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2.7%降至0.23%。截至目前,全县剩余的340户851名未脱贫人口全部达到现行脱贫标准,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0326元。

聚焦党建压实责任

全面筑牢攻坚战斗堡垒

近年来,我县不断强化党建引领,深化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切实推动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引导全县贫困群众不等不靠、自立自强,不断增强自主脱贫能力,推动全县形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

抓统筹、抓责任,提升政治引领力。县委、县政府扛起政治责任,发挥职能作用,完善指挥作战体系,落实帮扶工作力量,助推持续发展,不断压实各级各部门和党员干部攻坚责任,坚持落实责任不松劲,坚决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构建完善“组织领导、业务技术、监督问责”三大攻坚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双组长负责制和县委常委负责分管行业扶贫、县领导定点包干帮扶乡镇机制,完善三级干部责任清单,逐级签订脱贫成果巩固责任书,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持续推动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效果到位。

截至目前,所有县领导和县级单位对所有乡镇(街道)进行包干帮扶,959名驻乡驻村干部(854名驻村干部)和4880名结对帮扶干部投身脱贫攻坚,与村两委形成合力,实现所有乡镇驻乡工作队、所有村驻村工作队、所有贫困户帮扶干部全覆盖。

抓基层、抓创新,提升基层组织力。我县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维护社会和谐,围绕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地制宜探索推广中益乡“贵和工作法+乡村智能化防控”、三河镇“和美工作法”等一批基层社会治理新经验,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全县处处呈现出党员干部带着干、能人业主帮着干、贫困群众主动干的火热场面。

抓队伍、抓考核,提升发展推动力。我县从“建强基层组织,优化干部队伍”入手,狠抓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严格考核机制,集中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43个,调整不合格村(社区)党支部书记42名,培育党员致富能手582名,回引本土人才365名,村两委实现选优配强,基层工作落得更实。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一大批感人至深的脱贫故事和自强不息的先进典型。

抓导向、抓主体,提升群众内驱力。我县积极盘活闲置资源,壮大集体经济,围绕激活人、地、钱三要素,合理利用农村资源、涉农资金、惠农政策,发展壮大“七型”村集体经济,实现220个村有集体经济项目、187个村有经营性收入。同时,深化智志双扶,深化乡风文明,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持续深化乡风文明积分激励试点;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教育引导和激励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摒弃“等靠要”思想,提振精气神,通过感恩奋进、自力更生实现增收脱贫致富。

聚焦基础补齐短板

农村人居条件持续改善

近年来,我县坚持统筹到村到乡到区域,深入实施交通、水利、电力、通讯、人居环境等专项行动,累计投入扶贫项目资金55.46亿元,实施扶贫项目6749个,推动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村通硬化公路、户户通人行便道。2014年以来,新改建农村公路1481条3891公里,实现乡镇(街道)、行政村、撤并村通达通畅率3个100%目标,村民小组通达率达99%,村民小组通畅率达90%,农村公路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向畅的格局加速形成。

家家接上自来水、户户喝上安全水。近年来,针对区域性、季节性缺水突出问题,累计投入8.56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山坪塘整治、水土流失治理、中小河流治理等水利扶贫项目4244个,直接受益人口42.61万人,全县集中供水率达88.5%;成立农村饮水协会197个,出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实现“以建蓄水、以管护水、建管结合、长效运行”的良性循环,贫困人口安全饮水达标率达100%。

网络盲点减少,群众借力电商。加大通信网络建设力度,年均投资1.3亿元以上,新建及改扩建各网基站4000余个,光缆线路超过2.7万公里,基本实现所有行政村(社区)及重点农村村民小组(居民聚居点)全覆盖,农村手机信号盲区盲点进一步减少,电商扶贫条件进一步改善。

全力改善供电条件,用电质量有保障。累计安排农网升级改造项目108个,完成10kV线路建设271.78千米,新增配电变压器346台,改造低压线路526.56千米。

环境越来越美,习惯越来越好。大力推进“五化”行动和农村“六改”工程,村庄清洁行动覆盖率达100%,全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2.84%,场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4%,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达83.5%。

聚焦核心筑牢底板

“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达标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两不愁三保障”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线任务、基本要求、核心指标,制定了“1353”动态监测处置流程,深入实施两不愁、产业扶贫、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五大专项行动”,精准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到户到人,牢牢守住了“两不愁三保障”底线。

所有群众不愁吃穿。将3078户606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低保兜底,月发放低保金234.48万元。2015年以来,累计实施临时困难救助11750人次2876万元,实现所有人员不愁吃不愁穿;引导贫困群众发展长效产业,大力推动就业扶贫,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群众从“有吃有穿”转变为“吃得更健康、穿得更整洁”。

义务教育更有保障。近年来,我县出台了5个县级教育资助“补丁”政策,累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56.14万人次3.75亿元,义务教育适龄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同时,对97名(含贫困生33名)重度残疾不能随班就读的适龄学生实施“送教上门”,全县贫困学生教育资助覆盖率达100%,无1例适龄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基本医疗更加托底。我县全面构建起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商业保险等为补充的医疗保障体系,累计救助贫困病人55.73万人次1.6亿元,贫困人口住院合规费用自付比例仅为9.96%,慢特病门诊合规费用自付比例仅为10%,贫困人口资助参保率、大病救治率、在家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健康档案建档率均达100%,全县没有1个贫困群众因贫看不起病。

居民住房更加安稳。精准落实危房改造政策,将四类重点对象存量危房纳入危房改造项目,将一般农户存量危房纳入旧房整治提升项目,同步实施,同步推进。截至目前,全县共改造农村C级危房8718户、D级危房3611户,旧房整治提升15000户,累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854户6636人,逐户落实搬迁户后续产业,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聚焦增收锻造长板

脱贫质量不断巩固提升

近年来,我县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好“两山论”、走好“两化路”,聚焦群众增收这一核心,依托生态优势和各方资源,集中精力发展康养产业,带动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巩固提升脱贫质量。

持续抓好社会扶贫。累计争取中核集团定点帮扶资金5215.67万元、山东省淄博市援助资金15132.9万元、市委办公厅扶贫集团帮扶资金2236.95万元、南岸区对口帮扶资金11112万元、江津区援助资金和物资5906万元、金科集团帮扶资金3041.48万元、国金证券帮扶资金141.5万元、彩票公益金帮扶资金4000万元,围绕消费扶贫、产业发展、劳务协作、人才支援、结对共建等重点领域深化扶贫协作。

持续抓好就业扶贫。大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开展“智志双扶”扶贫培训9.9万人次,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累计托底安置贫困人员5386人,累计新建(认定)扶贫车间13家,直接带动贫困人员就业176人,通过各种渠道累计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4363人,基本实现每户贫困户至少有一人实现转移就业。

持续强化产业扶贫。积极构建“3+3”扶贫产业体系和以“4个30万”为重点的产业格局,全覆盖将有劳动能力、有意愿的贫困人口纳入产业扶贫对象,一户一策精准制定产业发展帮扶措施;持续推广股权、基金、信贷、旅游4种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健全完善土地入股、订单帮扶、返承包等长效扶贫模式,与1.03万户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发展黄水人家1200家、森林人家110家,兴办农家乐1451家、乡村民宿54家,引进培育127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每个贫困村都有1-2个稳定增收产业、每个贫困户都有1项以上增收项目。

持续强化金融扶贫。强化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支持,全面摸排有产业发展且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边缘户,累计注入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3000余万元,累计发放小额信贷资金7001户(次)3.24亿元,获贷率为46.39%,实现政策宣传全覆盖和贷款需求且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应贷尽贷。

持续强化电商扶贫。深入推进电商扶贫,建成石柱电商产业园,引进猪八戒网、京东云等30余家电商企业入驻,与贫困村形成固定产销对接关系,实现农村电商规模化、集聚化、抱团式发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更广、卖得更远。同时,深入实施远山结亲、田间天猫、电商收益等电商扶贫模式,发展“天猫”农产品基地2.1万亩,成功实现与8387户贫困户结亲。

如今的石柱,乡乡有扶贫产业、村村有增收项目、户户有致富门路、人人有生活保障,一座座村居院落整洁靓丽,一所所乡村学校书声朗朗,一片片产业基地生机盎然,一户户贫困群众喜气洋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下,55万各族人民正阔步走向全面小康。

(记者 罗贤为 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感谢您关注县委县政府主办的主流媒体重庆·石柱网,更多新闻关注其他主流媒体《石柱报》、《重庆石柱手机报》、“五彩石柱”微信公众号、“五彩石柱”APP、“石柱新闻”微博;统一投稿邮箱:sz_xwzx@sina.com。

总 编 辑:禹云洲

值班副总编辑:谭华英

       执行主编:张俊杰




[打印]

[责任编辑: 张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