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们正年轻

●秦万福

1980年四川省招生政策规定,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可以兼报中专,于是涪陵地区把从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石柱这五个县的高考落榜生录取为师范生,招录到四川省彭水师范学校。学校把我们分成三个班,文科生全部集中在二班,但是人数又凑不够一个班,便从理科生中拉了部分“壮丁”,因此这个班就显得有点儿“文不文、武不武”的。在这个班里的石柱籍男生有16个,集中分到一处宿舍不同的房间。每个人房间将近20平方米,靠墙边安放着6张上下床,一个门进出,前后有两扇窗户,中间有两三个平方的活动空间。

师范两年,我是和黄玉才睡一张床,上下床轮换着睡。黄玉才人如其名,确实有“才”。他对诗词书画情有独钟,并且有相当高的造诣,唐诗宋词更是他的最爱,兴致来了便摇头晃脑的吟诵几句。据他讲,其祖上解放前是地主,他的父亲有点儿文化功底,他也算出自书香门第。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他,喜欢文学就是当然的了。他的文笔不错,语言优美,在许多报刊发表过文章,是重庆市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会员,是石柱有名的“笔杆子”。

谭登睿和黄玉才是同乡,都是沙子的。他说话快、走路快,动作更快,乒乓球台上随便抽你两板没商量。他是彭师同学群中最有经济头脑的人才。他做过老师、厂长助理等。2008年病休后,他便专心从事房地产开发,商海浮沉,游刃有余。同学中他是大老板,最有钱。和谭登睿睡一张床的是余海业,下路人,沉默寡言,从来就不和同学们来往,师范毕业后我一直没有见过他。

同学们是一群荷尔蒙旺盛的年轻人,中间有几个土匪似的人物,好斗成瘾,是狂热的“好战分子”。庞晓星,西沱人,人高马大的,满脸的青春痘,说话声音像鸭子似地嘎嘎大叫。他最好战,身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一进房间,不是握着这个搓,就是抱着那个摔。姚廷斌首先应战,马培富也不示弱,罗继群也撩衣撩袖地准备来两下,班长冯后尧没有几两力也要去逗弄逗弄,不过常常是他被按在下面求饶作罢。作为班长,带头趴下也是应该的,适可而止吧。陈以华也是个“好斗的公鸡”。他有身高,也有力气,鼻梁上架着一副圆形的黑框眼镜,老树皮一样粗糙的脸常常是红彤彤的。陈以华也是一个不怕人的主儿,实力派人物。他们几个不管白天晚上,只要回到宿舍,无聊的时候就准备开战,“一、二、三”,说干就干,你抱我的腰我按你的腿,没参加战斗的就在旁边煽风点火,声音大得那一排宿舍所有的同学都能听见,大家都跑去看热闹,呐喊声、助威声不绝于耳,直到表演者累了,观众也倦了,大家才休息睡觉。

庞晓星厉害,可是雷云中就不怕他。雷云中没有庞晓星高大,但长得结实,肌腱发达,举起手臂可以清晰的看到那一瓣一瓣的瓜儿肉。他很有一把子力气,他和庞晓星扳手腕,庞晓星不是他的对手,因此庞晓星不敢惹他。黎波也是西沱人,黝黑的面孔,喜欢写作,他写的文章老师很赏识,他和罗继群都是老师的得意门生。别以为黎波是个文弱书生,其实斗起狠来他也不是一个善茬儿。彭国旗也是西沱人,他没有称王称霸的本钱,因为他要个头儿没个头,要力气没力气。为了提高“海拔”,他在理发店里把头发一根一根的向上拉直,像松针似地竖着,说话声音也像我一样的轻。虽然他不是一个武士,但却会“虚张声势”,是一个“鸭子死了嘴壳硬”的家伙。他一辈子没有教过几天书,走南闯北,一心只为发家致富。在谭登睿的帮助下,他早就奔上了小康之路。

罗继群最有趣儿,能言善辩,有演说家的天赋。他的床铺和我的床铺挨着。他喜欢吹牛摆龙门阵,有时候还引经据典,我也把看点儿小说故事之后的体会拿来接他的话茬儿。我俩常常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无话可说的时候就你捅我的脚板儿我挠你的背,嘻嘻哈哈的闹够了才睡觉。后来我从临溪小学调到临溪中学,我俩还是同事,大家都教语文,不过他比我能干,他是毕业班的王牌教员。

同学中,还有几个斯文的,秦华安就是一个,小个头儿,厚厚的上嘴唇,白白净净的脸庞,衣着比较光鲜,也是沙子的。因为我和他都姓秦,“五百年前是一家”,在2班我和他的关系最要好。毕业时,他还送给我一本厚厚的《现代汉语小词典》做纪念,可惜他毕业不久就离开了人世。他回沙子教了两年书后就转行调到长寿公安局做警察,可是好景不长,骑摩托车出警时,因公殉职。谭永也是沙子的,矮墩墩的,说话细声细气。我和他都喜欢喝酒,在快毕业的那学期,我俩常常溜出去,在小馆子里就着猪头肉和花生米下酒,不过常常是他付账。因为他爸是教师,比我家的经济条件好。

还有一个斯文人谭绍华,他也确实算同学中的“文人”,在石柱教育界算得上大名人。他小个头、小圆脸、小声音,说话慢条斯理的,常常是一脸的笑容,未语先笑,边说边笑。他爱读书、钻研,在职业教育这一块颇有建树,常常受邀外出讲学。同学里,学术研究方面他算最成功的。

同学中还有一个怪才,一个书痴。谁呢?王小林。王小林也是西沱人,个头儿也不高,与人罕言语、少交往,他随时都在读英语,别人武斗、文斗的时候他在读英语,走路、上课的时也在读英语,仿佛他的生活和学习中也只有英语,可能是因为那个时候不重视英语,他要赌气自学成才吧。

时间过得真快啊,不知不觉,彭师一别,一晃就是四十年了,当年那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即将迈入花甲之年,同学们不仅事业有成,而且儿孙满堂。回想起两年彭师生活,往事历历在目,鲜活如初。说实在话,当年的学习生活并不艰苦,因为我们是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后读的中师,享受国家补贴正常。快乐倒不假,不仅乐在其中,而且乐此不疲。现在回想起来,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青春躁动的年代,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