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臂组长”40年演绎“愚公”情

秦理海在辣椒地里除草

石柱县“第二届道德模范”、石柱县第二届“突出贡献奖”提名奖、王场镇“优秀组长”、王场镇“最美志愿者”……在王场镇秦家村华星组村民秦理海家里,一本本荣誉证书见证了这位“独臂组长”40多年来热心为民的“愚公”情。

今年78岁的秦理海两鬓斑白,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在46岁那年,一场意外让他失去了左手掌,这场突如其来的打击并没有让他丧失生活的勇气。他带领父老乡亲修公路、发展产业、整治环境卫生……如今的华星组变美了,变富了。

自筹资金

村民用上“舒心电”

远离城市喧嚣的秦家村华星组群山环抱、满目青翠。上世纪70年代以来,秦理海一直担任着华星组的组长。

“我们组1982年通电后,变化太大了,这还多亏了秦组长的付出。”今年52岁的冉志华是土生土长的华星组人,面对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对他来说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通电后,给全组村民生产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

煤油灯是当时的主要照明工具,夜里容易被山风吹灭。秦理海担任村民组长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解决照明问题。

“购买材料没钱,就发动村民筹集资金;通电没条件,就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干。”面对当时村民经济收入低、交通不便等困难,秦理海召开村民大会,言简意赅地说明了解决照明问题的重要性,得到了村民们的支持,在短时间内筹集起了1万余元资金。

筹集好资金后,秦理海带着几名村民前往万县(现万州)购买了高压线、低压线和水泥电杆。拉回王场镇后,由于村里未通公路,他又带头进行人工搬运。协调安装电杆用地、抬电杆上山、安装电杆、拉电线……秦理海处处以身作则,没日没夜地与村民忙碌了3个月。

就在那年春节前,华星组家家户户都点亮了电灯,村民们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照明梦,山村里一片沸腾。

众志成城

打通村民“致富路”

2009年以前,华星组还未通公路,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与外界相通,村民要步行两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场镇,出行难、运输难、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了当地的发展。

要致富,先修路。2009年,眼看秦家村其它小组都修通了公路,秦理海坚定了带领村民修路的决心。

秦理海带着村民经过实地勘测,要修建5公里公路才能接上村里的主干道,而且要占用秦家村其它小组村民的土地,预计需要40万元左右的修路资金。

按照当时“一事一议”的财政奖补政策,上级财政可补贴10万元用于修路。

修路资金不够,秦理海带头捐资,村民们也跟着解囊相助,很快就筹集起了18万元。还差12万元怎么办?

在经过一番思量过后,秦理海没有退却,决定和村民们一起出劳力节约成本。他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修通这条路。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自发带着铁锹、钢钎、锄头,纷纷投入到公路建设中,成了义务修路工人。弯弯山路上,村民们开山取石、抬石筑路、夯实路基……震天的号子声此起彼伏,施工现场整日热火朝天。

一天,秦理海正在修路时,突然感到右腹疼痛,冷汗直流,差点晕倒在地。村民们将他送到县里的医院检查后,经诊断为肾脏囊肿,必须及时手术。手术后身体还未完全康复,秦理海便又急着出院回到工地上,与村民们一起抬石头、挖泥土、平路基,整天累得腰酸背痛。经过4个月齐心协力的劳动,公路终于建成通车。

秦理海放养黄牛

因地制宜

带动村民发展产业

公路的建成,彻底转变了华星组由于交通不畅,导致的农业产业发展滞后局面,有效激发了村民们劳动致富的内生动力,推动了组内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

公路修通后的第一年,秦理海便种植了20多亩辣椒,收入了6万余元。在他的带动下,当年全组在家的村民共种植辣椒120亩,户均增收1.2万元,将辣椒产业打造成了华星组的支柱产业。

华星组森林广阔,牧草丰富,养殖肉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公路修通后,秦理海还买来小牛犊,发展起了肉牛养殖业,每年可收入4万元左右。村民们看到肉牛养殖的前景,也纷纷跟着养殖起了肉牛,如今在家的20多户村民养殖的肉牛在100头左右。

“道路通了,产业发展起来了,村民们腰包鼓起来了,看着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我很欣慰!”秦理海笑着说。

在王场镇,秦理海的热心事迹被广为传播。每逢下大雨后,村民出行的小路被泥沙覆盖,他会不声不响地进行清理;村民出行的小路两旁长满杂草,他一段一段进行清除;村里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他又扛起锄头拿着扫帚,帮了东家帮西家……大家纷纷称赞他为“独臂愚公”。


(记者 隆太良 实习生 汪秀蓉 文/图)



感谢您关注县委县政府主办的主流媒体重庆·石柱网,更多新闻关注其他主流媒体《石柱报》、《重庆石柱手机报》、“五彩石柱”微信公众号、“五彩石柱”APP、“石柱新闻”微博;统一投稿邮箱:sz_xwzx@sina.com。

总 编 辑:禹云洲

值班副总编辑:谭晓钟

       执行主编:张俊杰


[打印]

[责任编辑: 谢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