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很有看头的书——谭建兰《瓦屋村》读后感

●郭才平

最近读了重庆出版集团出版的、石柱本土作家谭建兰所著长篇小说《瓦屋村》。故事主角刘冬麦外出务工偶然返乡,被当作“成功人士”逼上村长位置。她带领村民艰苦创业,历经坎坷,终有作为。初看题材和故事梗概觉得会很一般,以为其落入了“临危受命——艰苦创业——功成名就(或者因公牺牲)”的老套路,但读完《瓦屋村》,却发现该书并不落俗套,很有看头。

本地题材

卓尔不群

这是一部地地道道的石柱的本土小说。瓦屋村是一个真实的村名,地处重庆东部七曜山和方斗山之夹槽龙河岸边,位于石柱县境腹地桥头镇的中心。桥头镇历史文化沉积比较深,现为重庆市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之一,瓦屋村位居美丽的藤子沟湖畔,山清水秀。近年来,瓦屋村的发展速度很快,得益于广大基层干部付出的艰辛劳动。

《瓦屋村》的作者并不是基层干部,但她参与了瓦屋村产业发展工作,亲历了该村的发展和蜕变过程。她深有感触,把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历写进小说,让小说有血有肉,让瓦屋村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眼前。小说对瓦屋村的深刻解读,让人颇感惊喜和意外,也许这部小说会让瓦屋村出名,像《边城》让人了解茶峒、了解花垣一样,让人了解桥头、了解石柱。

写作手法

耳目一新

《瓦屋村》以作者自己真实的经历为题材,没有造作,没有拔高,没有游离于真实的生活,读来让人感到特别接地气。书中大量反映了石柱普通民众的生产生活境况、风俗习惯、精神内涵等,地方特色浓郁。在语言表达上,不避俗语、地方话,对逐渐消失的一些地方语言予以大量采用,冒着让人“看不懂的风险”,顶着让语文老师觉得“奇怪”的压力,大量使用原汁原味的东西,把当地即将消失的非常丰富的特色语言保留下来,这也是对先祖历史甚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所作的贡献,也让全国读者了解真实的土家风情和七曜山山里人的精神面貌。

作者阅历

难能可贵

作者谭建兰是一个“紧跟时代”的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三届),是重庆市劳模、石柱县辣椒水果协会会长,是创办三多湖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石柱“女匠”,是重庆谭妹子金彰土家香菜加工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也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从小就喜欢读书的土家姑娘。在人们的印象中,这样一位企业家、人大代表应该是一心谋政的形象,要写作的话,该是作报告、写议案之类的东西,而她能写出一部反映现实主义的小说,真让人有些意外。

《瓦屋村》剖解了作为一个“成功人士”的心路历程,展现了作者从为自己打工到为家乡造福,从被“逼上梁山”到使命担当的转变,展现了其中的不为人知的艰难、困惑与无奈,也展现了创业者的成就感、喜悦感和幸福感。

小说里的主人公,为了乡村振兴,坚持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子。小说中,瓦屋村在政府的支持下,发展辣椒和水果产业。受市场起起落落的影响,产业发展遇到的各方矛盾。作者采取写实的手法,不放大社会问题,也不回避社会矛盾,没有轻浮地哗众取宠,没有盲目地迎合潮流,而是随着主人公的脚步,故事一路走来,无论多么蹉跎、艰辛和坎坷,依然坚持初心、奋勇前进。

政府行为与市场秩序的摩擦、农业市场对政府的依赖、农产品市场的无序管理而不经风浪等问题,都在小说里面有充分的体现。针对问题,小说中的干群是如何把农业产品推向市场,这中间经历怎样风险和艰难,走了多少曲曲折折的路,最终取得的什么样的成效,都一一呈现。其中,怎样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话题,让人深思。

创业激情

昂扬振奋

人都有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自己个人、家庭生活富裕的理想。刘冬麦和瓦屋村的其他村民一样,为了生活,南下打工,并没有大富大贵,但比起在家务农,还是更有生活保障,更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回到家乡后被家乡群众当作“成功人士”,最后被群众“逼上梁山”,担当起了“带领全村人民共同致富”的担子。

刘冬麦凭借其生性的善良和一种敢于担当的良好品性,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完全将自己的理想与集体挂钩,以大体为己任,从而把自己与家庭、与全村、与全乡、与全县以致与更宽广的社会等同起来,那种社会责任、使命担当的精神,是如今基层干部甚至各级干部所需要的良好品质。读了《瓦屋村》,让读者精神振奋,在潜意识里增强了干事创业、大公无私的情怀。

特色浓郁

引起争议

《瓦屋村》从一面世,就引来各方争议。好在作者集思广益而不乱分寸,博采众长而不盲从,让这本书保留了一些看点,同时争议也得以保存下来。争议主要集中在语言方面:一些人认为必须用书面语言替换“口水话”,一些人却认为这些本地俗语、俚语的使用更具地方特色。

在这一点上,作者在保留本地土话的基础上,让一些太过生僻的字词尽量符合现代语言习惯,或者添加注解,让读者能够轻松阅读并理解其中深意。另一方面,在使用真实地名时也颇有争议。为了真实地反映故事发生地的风土人情,风物特色,也由于作者对自己奋斗过的这片土地太过深情,力排众议,采用真实的地名。但这样的弊端是会让某些人对号入座,为了避免这个问题,作者通过改名换姓、“触类旁通”“张冠李戴”等手法来规避。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