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千年桥头 助力文化振兴

szb1213004_003_01_s.jpg

新农村 张吉川 摄

●罗涌

桥头镇位于渝东南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是重庆市确定的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之一。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魂,没有文化振兴,就没有乡村全面振兴。

那么,如何推进文化振兴呢?在桥头镇的乡村振兴规划(2021—2025)中,对镇内文化现状作了概述,即人文基础较好,千年桥头,土汉文化交融,底蕴深厚;对如何实施乡村文化振兴也作了详细规划,即围绕“自强、奉献、开放、生态”文化理念,唱响桥头品牌,让文化走出去,让游客走进来,挖掘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吃、住、行、游、购、娱的场景业态,开发特有地域美食,特色文化民俗,文化产品;具体目标为建成乡风文明的魅力小镇,重要任务是千年桥头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和乡贤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这样的目标任务,其实就是要扮靓传统文化,展现文化魅力,发展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那么,“千年桥头”的底气在哪里,我们的文化特色在哪里?文化脉络在哪里?桥头人的精神特质在哪里?这些都需要做深入挖掘、论证和探索。

千年桥头

源远流长

1987年罗洪斌先生编撰的《桥头乡志》记载:“桥头乡的建置沿革,根据飞桥坝桥的基础石刻,建于天德二年(公元944年),离今1042年。”由此推来,桥头历史已逾千年,“千年桥头”名副其实。但是,桥头在石刻显示的时间之前,显然已经存在,这个无须考证。所以,桥头的历史并非局限“千年”。

《龙河的记忆》(2014年出版,刘建平、秦成德编撰)中“龙河墓葬”里记载了桥头马鹿、赵山村崖棺群。其中马鹿羊子岩13穴,为长方形横穴式龛形墓;赵山村新建组羊梯岩16穴,有长方形横穴式和正方形纵穴式龛形墓,无门楣。岩棺是古代巴人的丧葬方式,墓穴凿于河边石崖,有的状如蜂窝,仅石柱境内就有2000穴,被学者誉为“仙人洞”“土家五溪蛮雕刻艺术品”。桥头镇遗存的岩棺,就是古代巴人沿龙河迁徙,沿河而居,繁衍生息的客观证据。

古代巴人是土家族的先祖,其有史记载时间可以上溯到商朝。由此推测,桥头镇的历史与五千年中华文明几乎同频共振,同步发展,其文化脉络根源与古代巴人息息相关,可以说是同根同源,源远流长。

土汉交融

源远流长

据《桥头乡志》《没有国界的“桥头国”》(2017年11月石柱县志办编)记载,“明,洪武十四年(1381),丰都县编号4里,丰乐上里,丰乐下里,市郭里,南宾里,桥头坝属南宾里,管辖洪武四年的治域”“1942年,改编保甲,整顿隶治,解决插花界,丰都县划出第4区桥头坝所辖的9乡68保地面,768.78平方千米入石柱版图,人口9220户,46058人,载石柱县户籍。从此桥头乡隶属石柱县第4区,区署设桥头坝场,管辖桥头、金铃、栗新、沙子、湖镇、官田、中益、大沙、龙沙、桥头10乡”。

根据上述历史记载,虽然桥头属于石柱县地域范围,却长时间由丰都县管辖。桥头由此有了500多年的插花地史。

石柱县属于土家族人居住之地,有长达六百多年的土司制,土司土家文化厚植浸润。但是,桥头这个土家族的亲生儿女,被汉族邻居“领养”着。管辖地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人文特征。石柱属于土家族人居住区域,丰都则处于长江之岸,汉族人居住区域。即使属于丰都管辖,桥头与丰都长江文化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桥头属于长江支流龙河上游,丰都属于龙河下游,虽然同吃一条河的水,文化却有较多差异。

行政辖治的特殊性,让桥头镇在地方行政事务的上传下达,官员的任命,读书求学,人口的迁徙流动等方面有别于石柱的其他乡镇,土汉文化交融表现得尤为明显。

桥头镇在历史上也有过人口迁徙,比如赵山村,就是因为明朝洪武二年一家姓赵的人迁居此地留下的村名。桥头镇大户杨家,也是清朝晚期从长江边迁来。但是,因为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移民也会尊重当地土家族习俗,不断融入土家族民间风俗习惯。

清末到民国时期的桥头,曾经有过强大的地方武装,人数超过石柱、丰都、忠县的总和。他们有独立的审判体系、完备的教育机构。这些类似于国家形态的元素,在桥头存在了很多年,这是石柱县其他乡镇所没有的,就是在重庆都可能极为罕见。

“土汉交融”,是桥头镇传统文化呈现出的特质,是桥头镇文化区别于其他乡镇独有的文化现象。民间流传“桥头国”说法,就是老百姓对桥头镇特有的文化现象的基本评价、概括总结。

自强奉献

源远流长

桥头镇因为有其独特的“插花”辖治历史,丰都县鞭长莫及管不了,石柱县没有权限管,致使家族势力做大,成为桥头的实际统辖者。而丰都县为了辖区的稳定,默认了这样的家族宗派统辖制度的长期存在。所以,向家、杨家、马家等家族长期抢占地盘,壮大家族势力,争夺桥头的统辖权。

一部桥头的历史,就是一部家族发展史。

这些家族宗派有着争斗的一面,但也有创业革新、重视耕读、修桥铺路、振兴乡里的善举,推动桥头历史进程,产生深刻变化。

杨家在桥头发达后,开设砖瓦窑,修建砖瓦房,让居住于茅草、杉皮屋檐下的农民,有了新房。这是桥头农民住房条件改善的一次深刻变化。

杨家在桥头龙河岸边,在原有小规模“六合场”的基础上,大规模推进场镇建设,形成了桥头新场镇。这是桥头发生的第二次巨变,展现桥头人“自强”精神。

修建“三多桥”、白塔、乌塔,维修大寨坎巴盐古道,建造欧式建筑“洋房子”,开设“华祝书院”“道远中学”等,给桥头带入了先进的文化、开放的思想。这段时期,可以称得上桥头的第三次巨变,展现了桥头人的“开放”精神。

桥头清末至民国的历史,是一部战争史,同时也是一部创业创新史、建设史。

随着新中国成立,桥头发展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尤其是2004年藤子沟水库建成,场镇迁移,库区移民搬迁,桥头发生了第四次历史性巨变。

脱贫攻坚战以及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桥头又一次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在这次机遇中,藤子沟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性开发显得尤为重要,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到历史性的新高度,成为乡村振兴的一项崭新课题。

藤子沟国家湿地公园正在打造全国“生态最原始、景观最优美、水质最洁净、环境最宁静、气候最凉爽”的渝东南湖泊旅游新高地。桥头镇七个行政村环湖分布,依山傍水,风景优美独特。湿地公园库区,曾经就是丰富多彩、精美绝伦的民间文化宝库,湿地公园就是桥头的心脏,正在被精心保护。生态文明的精髓就是人类对大自然索取有度,保护生态,包括文化生态,而不是破坏。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原生态的静美,致力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美丽家园。这些为打造重庆市乡村振兴桥头堡,贡献了更多的创新亮点。

桥头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将生态融入文化,文化融入生态,厚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展现出了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综上所述,在桥头镇的历史进程中,独特、丰富而精彩的地域文化已熔铸成桥头人“自强、奉献、开放、生态”的人文精神,有力推动桥头镇打造乡风文明的魅力小镇。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