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总编辑走基层: 深化“走转改” 锤炼编辑记者“四力”

szb0403003_002_01_s.jpg

向阳(右)指导记者拍摄取景

记者 隆太良 文/图

去年以来,县融媒体中心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在深化“走转改”增强“四力”活动中,主任、总编辑、副主任带领编辑记者深入基层采访,交流经验、传授技术,不但锤炼了编辑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还推出了一批力作,其中多篇作品在中央、市级媒体发表。

田间地头带头示范

身体力行走近群众

3月16日,县融媒体中心主任向阳、副主任谭华英带领编辑记者,来到大歇镇双坝村采访。

早在2005年以来,双坝村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在深入开展以解决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读书难、就医难、通讯难、就业难的“七难”问题综合试点工作中,广大村民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战斗精神,拼搏进取,全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在2011年12月,双坝村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采访中,向阳、谭华英与编辑记者了解到,通过该村干部群众持续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实施美化、绿化和亮化工程,让乡村“颜值”再添彩,擦亮了“全国文明村镇”这张亮丽的名片。在产业发展上,双坝村以油菜花为“媒”,正致力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醉美乡村”,一幅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画卷已徐徐展开。

新闻报道怎么写?在向阳、谭华英的悉心指点下,编辑记者从双坝村擦亮“全国文明村镇”这张亮丽的名片的实践中找到了答案。

随后,一篇《以花为“媒”打造“醉美乡村”》的报道跃然纸上,很快被市级主流媒体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转载。

书写沾泥土好故事

广大读者反响热烈

“源头有活鱼,基层天地宽。”县融媒体中心总编辑禹云洲经常对编辑记者们说,下基层采访要身入心入,要善于发现问题关键,精心提炼主题,才能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

2021年8月5日,骄阳似火。禹云洲带领编辑记者来到悦崃镇水桥村的有机水稻种植基地,指导随行的编辑记者在采访时如何“刨根问底”,如何发现关键问题,如何抓住新闻亮点。

大家在采访时了解到,水桥村有机水稻产业欣欣向荣发展的背后,是悦崃镇坚持党建引领,大胆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不断强化产业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实现富民强村的一个生动缩影,于是利用一整天的时间,跑遍了悦崃镇的多个村组,围绕“党建引领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采访。

随后,记者根据采访内容,先后写出《百花齐放春满园》《为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加码”》两篇通讯,在县融媒体中心的各媒体平台刊用后,两篇稿件皆被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采用,《为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加码”》被人民日报客户端采用,在读者中引起了热烈反响。

“走转改”助力“传帮带”

提升采编业务水平

近年来,县融媒体中心的主任、总编辑、副主任带队跑一线,在不断锤炼编辑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同时,还利用自己丰富的实战经验,通过“传帮带”,对编辑记者进行创作培养,提高其业务水平。

“一个场景一件事,网友不是看电视。”“要注意人物与景物的比重。”“特写镜头要注意细节,强化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曾意欣是县融媒体中心一名新媒体编辑,她在双坝村拍摄《赏最美油菜花》的短视频时,向阳在一旁不断“点拨”。

“双坝村的油菜花开了,好漂亮哟。”“那里值得一游……”县融媒体中心的短视频《赏最美油菜花》推出后 ,广大读者好评如潮,大家纷纷在朋友圈转发,让双坝村的油菜基地成为新晋热门打卡地。

“编辑记者走基层,‘身入’不等于深入,身到更要心到。”今年1月,禹云洲带领编辑记者到王场镇采访时,对编辑记者们说,只有带着感情,真正深入基层,才能在采访中发现新闻亮点;只有做到心到,才能在采访中获取最有价值的素材。

按照总编辑要求,记者在实地采访时,用笔头、镜头记录了该镇现代农业和生态观光旅游业发展的生动场景。《王场镇:党建引领,跑出产业振兴“加速度”》在县融媒体中心见报见网后,很快被多家市级媒体采用。

“主任和总编辑带头走基层,这是对深化‘走转改’和锤炼‘四力’活动最好的动员。”县融媒体中心的编辑记者们深刻地感受到,只有沉下去,在亲身体验中寻找写作灵感,在与群众聊天中捕捉新闻线索,用群众的语言写新闻,才能把富有感染力的新闻作品呈现到广大读者面前。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