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人民立场 倾听百姓呼唤
——记县人大代表、“猪鬃大王”马书德

p3_b.jpg

马书德在阅读报纸

记者 罗贤为 文/图

作为土生土长的石柱人,年过七旬的马书德在当地小有名气。做企业25年,他是老百姓心中的“猪鬃大王”;连续四届都当选县人大代表,他是群众的“贴心人”。

初见马书德,他正戴着老花镜,坐在办公桌前翻阅着一份《重庆日报》。读报是他坚持多年的习惯,他一边读一边将重要内容抄写到笔记本上,口中还念念有词。这一温和儒雅的形象让人记忆深刻。

1994年,年近50岁的马书德做起了猪鬃生意,并创办了石柱宏达畜产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猪鬃销售、加工,鼎盛时期员工多达几百人,产品远销海外。

在他的带领下,记者走进加工车间,只听见机器轰鸣,待加工的猪鬃堆成小山,工人正在将加工完成的猪鬃打包。而在另一边,几名妇女手里拿着镊子,正在仔细挑选猪鬃里的杂质。

原来,马书德的工厂招用的都是附近的群众。特别是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有12个贫困户长期在这里务工,每人每月有三四千元收入。

50岁的孙晓蓉说,她平时在家里带小孩,空了就到猪鬃厂里来挑选猪鬃,一个月可以挣三千元。

马书德是代表们眼中的“老大哥”。二十年来,他在不同场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多达几十条,老百姓对他很信赖。谈及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的“窍门”,马书德谦虚地说:“人民群众选我当代表,我就要站在人民的立场,深入老到百姓中去走访、调研,了解群众所急、所盼,倾听群众的呼声,多提真实、可操作的意见和建议。”

从公司成立至今,马书德的公司先后获得“重庆市优秀民营企业”“重庆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称号。2020年,公司生产猪鬃525吨,猪鬃刷12万打,实现销售收入6400万元,出口创汇220万美元。

但随着国际大环境的不断变幻,公司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不确定因素。“我有决心、有信心克服困难,计划明年购置程控机械设备,提高生产水平和生产能力。同时,要尽量满足脱贫户在厂里务工,确保他们永远不返贫,为石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人大代表和企业家应有的贡献。”马书德说。

[打印]

[责任编辑: 成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