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绽芳华——记县优秀党务工作者、沙子镇龙源村本土人才杜廷英


000.jpg

杜廷英(右)走访农户


家住沙子镇龙源村林坪组的杜廷英现年32岁,是该村的本土人才。她毕业于重庆某高校,却甘愿扎根基层,辛勤耕耘在最前沿,成为一名懂民情、能干事、肯吃苦的村干部。熟悉她的村民都会说:“她是个好孩子、好干部、好党员!”

扎根,为了乡亲们的需要

“农村是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2018年9月,沙子镇龙源村需要一位本土人才,怀揣“让乡亲们好起来、富起来”的初心和梦想,杜廷英在考核合格后便走上了这个岗位。

当时,正值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她与村组干部一起走访群众,掌握每户住房、饮水、生产、生活等基本情况的同时,还积极协助党支部抓好党员民主评议、发展新党员、开展“三会一课”和党史学习教育等工作的有序开展。

“话能说得出,事能办得到。”这是杜廷英给自己定的工作原则,只要群众有困难和需求,她一定千方百计去帮助去解决。

向洪是龙源村沿河组的已脱贫户,2019年底在缴纳2020年度的合作医疗费用时,因其在外务工单位未发工资,一家四口人的合作医疗费用暂时无法交上。杜廷英了解到情况后,帮其一家垫交了600元的合作医疗费用。

居住在龙源村沿河组的牟其兴、尹德东夫妇,年老体弱,特别是尹德东老人身患肺气肿等多种疾病,常年吃药,经常住院。为了减轻其经济负担,2020年6月,杜廷英和村组干部按照相关政策,帮助两位老人申请了低保。这之后,她经常到老人家里看望老人,帮助其打扫环境卫生。

“这个孩子把我的事当自己家里的事一样在办,就像自己的女儿一样亲切、可爱。”尹德东老大妈逢人便夸奖起杜廷英来。

奋斗,为了乡亲们能脱贫

“没有党的扶贫好政策,没有杜廷英等村组干部的真情帮扶,就没有我们幸福生活的好日子。”2020年春节前,在杜廷英的策划下,龙源村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该村林坪组村民张富明现场发表了自己的幸福感言,让大家深受鼓舞。

原来,在2019年11月,张富明家不慎失火,烧毁了5间房屋。当日,龙源村的村组干部和沙子镇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及时召开紧急会议。“张富明家的房屋烧毁了,‘两不愁三保障’不达标,按照相关政策可纳入贫困户……”会议上,大家达成了共识。

乡亲们的事,就是大事。于是,杜廷英和村组干部积极与县级相关部门沟通,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将张富明一家被评为建卡贫困户,并进行临时救助,紧接着为其办理建房手续,帮助其在原址上修建起了新房。同时按照改厨、改厕、改地坪的“三改”政策,为其建起了三眼灶、卫生厕所并硬化了室内室外地坪。搬进新居后,张富明一家人感动得泪水连连。

返乡参加工作3年来,杜廷英走村入户,把村民当亲人,真情帮扶群众、协助健身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等方面的事例不胜枚举,赢得了广大干群的交口称赞。

“尽管每天脚上沾满了泥水,一天下来浑身疲软,回到家里有时说话也费劲。但为了乡亲们能如期脱贫,这点苦,值!”杜廷英说,每每看着乡亲们热切期盼的目光,内心就增添了无穷的工作力量。

坚守,为了实现振兴梦想

宽阔干净的村道公路、错落有致的农家小楼、生机盎然的特色产业……如今,漫步龙源村,村内树木青翠,宛如世外桃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定要发展好特色产业,才能让大家真正富裕起来。”是杜廷英与村组干部们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达成的共识。

杜廷英与村组干部们根据建卡贫困户的致贫原因,逐户制定帮扶措施,深入田间地头,院坝院落,与村民促膝谈心,现场传授农业技术,不断激发村民的内在动力,帮助村民发展产业。

风霜雪雨、寒来暑往。近年来,在杜廷英与村组干部们的努力下,龙源村因地制宜发展黄连产业2100亩、莼菜产业300亩、种植药用大黄脆350亩,精心管护脆红李800亩。到2020年底,全村96户建卡贫困户顺利实现脱贫“摘帽”,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了坚实基础。

谈到杜廷英,龙源村党支部书记黄玉国赞许有加:“作为一个大学生,能返回村里工作,精神可嘉;她对党务工作和群众的每一件事都能耐心细致地去解决,工作认真很负责。”

花开锦绣时,扬帆正远航。作为一名奋战在农村基层一线的年轻女干部,杜廷英坚守炽热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以女性独特的情怀,向群众传递着温暖,让花样年华绽放在基层一线。在沙子镇2019年终总结大会上,她被镇政府评为“优秀村干部”;在2021年7月,她被县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面对获得的荣誉,杜廷英说:“荣誉只是人生轨迹上绚丽的光环,并不是事业成功的圆满句号,我还将继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梦想默默坚守、孜孜以求。”(记者 隆太良 文/图

[打印]

[责任编辑: 谢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