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啰儿”声声醉枫木

0713004_002_01_b.jpg

“刘家班”演唱土家“啰儿调” 

● 黄玉才

枫木镇是石柱县一脚踏渝鄂两省(市)边陲乡镇,与湖北省利川市毗邻,座落在渝鄂屏障七曜山西麓,长江支流油草河穿境而过,黄水国家森林公园油草河风景区也在其中,其历史悠久,民风古朴,风光灵秀,物产丰富。

枫木镇原来叫枫木乡,根据枫木台而得名。乡政府原驻地双河口,因处大鱼溪与三剑溪交汇之河口,故名双河口场。民国初年,双河口兴场,属黄水乡辖。1952年建双河、枫木两乡,1956年两乡合并为双河乡,1958年改双河农场,1961年撤农场建人民公社,1980年更名枫木公社,1984年复乡建制。1954年双河口老场被洪水冲毁,1955年迁到大堡(又名新街)大鱼溪峡谷的半山腰。

大堡老场是一个土家族集聚的山寨。依山而建的吊脚楼民居,随山势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片片青瓦房随坡拖檐,从山脚的桥头,一直延伸到半山腰。蜿蜒曲折的街道随山势层层递升,乡民们在拐角处的平台、过街骑楼下赶场,晴天不染尘,雨天不拖泥带水。

大堡街场不大,一支烟的工夫,就可从街头走到街尾,但缝纫店、中药铺、饭店、茶馆、酒馆、百货店、铁匠铺、遍布老街,商贩的叫卖声、大人呼唤小孩的声音、朋友间的问候声、顾客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汇成浓浓的乡情,令人感受到回家的温馨。家家户户门前悬挂着大红灯笼,门窗上已褪了色的大红春联、窗花,仍透出喜庆祥和的气息,像深藏在大山深处的现代版《清明上河图》。

从民国时期兴场开始,枫木老场的过往行人就络绎不绝。当时老场上有40多家客栈,生意火红,过往力夫(背脚子)特别多,背盐巴的力夫来来往往,前往湖北利川、恩施、来凤等地。

民国时期,这一带与湖北利川爆发了“神兵”农民起义。“神兵”后被贺龙红军改编为“川鄂边游击队”。当年,这里的农民闲时农耕、战时操枪,游击于川鄂边,凭借山高林密、居住分散的特殊地理优势,与国民党政权抗争,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枫木台就是游击队的根据地,游击队的活动得到当地群众的有力支持和配合。

现因老枫木场地处地质滑坡隐患地带,政府已在昌坪村苦草湾修了新场镇,将老场镇居民全部搬迁,大堡老场退出了历史舞台。新场镇建在一片台地上,地势安全,视野开阔,功能设施一应俱全,富有民族特色的楼房鳞次栉比,干净整洁的街道穿插其间。优美的环境、凉爽的气候,使这里成为外地游客新的避暑胜地。

枫木镇曾是“川盐销楚”的必经之地。这里山高林密,民风古朴,恋爱传情、劳动耕作、婚丧嫁娶等生产生活,都可以用歌来表达。土家人能歌善舞、爱歌成癖,人人会吼歌、个个会唱段。那震天的一吼,吼出了土家人激昂向上的精神风貌,也吼出了土家族勤劳尚武的底气。所吼的歌有《劳动歌》《打石头号子》《抬石歌》《打夯歌》《薅草锣鼓》《哭嫁歌》《跳丧歌》《孝歌》《抬轿歌》等,内容十分丰富,常常是逢山喊山、遇水唱水,临场即兴而唱。也有的唱历史典故、风云人物。土家人击节而歌、踏歌而行,唱出苦闷、唱出欢乐。

枫木镇是重庆市命名的土家“啰儿调”之乡,是著名的土家民歌“啰儿调”传承之地。诞生于石柱的土家“啰儿调”,源远流长,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大山飞出的“啰儿调”经典《太阳出来喜洋洋》,因唱出了土家人的情怀而驰名中外,成为石柱县的县歌。以刘永斌为代表的“啰儿调”传承人,活跃在枫木、黄水一带,成为当地的“名片”。每年举办的民俗文化节暨消夏旅游节上,土家摆手舞、土家“啰儿调”等民族歌舞表演,都是亮点。

刘永斌是枫木镇莲花村的农民,已年近80岁。他从8岁开始学唱山歌,现在能演唱100多首土家山歌,是远近闻名的农民“歌王”,2008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柱土家“啰儿调”的传承人。他已唱了60余年的山歌,多次参加国家、市上和县上的大型文艺演出,并获奖。为了传承这项优秀的土家历史文化,他把儿子刘长春、刘长顺,女儿刘长梅、刘长珍,女婿王顺阳培养成传承人。

刘永斌、刘长珍父女俩还被枫木乡小学聘为特邀老师,常年在这里教学生唱土家“啰儿调”。父女俩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在枫木镇及县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刘永斌、刘长珍目前已培训了近千名小学生,他们每人都能熟练地唱10首以上的“啰儿调”民歌。

刘永斌介绍说,他组建了“刘家班”,把家人先培训成传承人,然后带动一个村、一个乡的民间歌手。“石柱县刘家班演出队”经常在重庆主城、石柱各乡镇和毗邻的湖北利川等地,上街进院、走村串户演唱“啰儿调”,不仅带动了民间歌手传唱,而且还增加了收入,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民族文化发展路径。

“我决心在有生之年,把啰儿调传承到全乡、全县,将她打造成为石柱的文化名片和旅游名片,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把祖先的优秀文化传承下去……”“歌王”刘永斌满怀信心地告诉笔者。



[打印]

[责任编辑: 成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