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峰的蜂缘

马峰展示自家的蜂脾 


特约通讯员 汪万英 文/图

黄水国家森林公园深处的黄水镇洋洞村,树木蓊郁,山花遍地,蝶飞凤舞,鸟语花香。连片的黄连棚周围,成片的五倍子花,一团团、一簇簇,竞相绽放,蜜蜂三五成群,“嗡嗡嗡”飞来飞去忙着采蜜。马峰才五六岁时,就常跟着去给蜂巢打扫卫生的父亲看热闹,不时调皮地用一根枯草管从蜜蜂进出的蜂眼插进去吸蜂蜜吃。

马峰出生于1973年,家里还有3个哥哥和3个姐姐。父亲是养蜂人,养了20多群圆桶中华蜜蜂,每年都要取一些蜂蜜。马峰出生时母亲没有奶水,市面上又买不到奶粉,母亲就用蜂蜜调和米羹来喂养他。那时,蜂蜜成了马峰每天必吃的食物,他也对蜂蜜情有独钟。七八岁的时候,马峰就成了父亲的小帮手。父亲给蜜蜂分脾,他就帮忙打下手。一次父亲取蜜,他抓起就吃,谁知蜂蜜里有一只蜜蜂,蛰得他“哎哟”直叫。

马峰每天放学回家,书包一丢就去看蜜蜂,看它们忙忙碌碌、飞进飞出。一天,他看见一只马蜂入侵蜂群,蜜蜂们一涌而上,向入侵敌人发起反击。它们不怕牺牲、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很快就将敌人歼灭。蜜蜂风里来雨里去,勤劳勇敢的精神使马峰深受感动和启发。他说:“自己应该像蜜蜂一样,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一天,马峰放鞭炮,不小心炸残了右手,小学没毕业的他只好辍学在家跟着父亲学习养蜂。父亲夜间取蜜,他就掌灯;父亲打扫卫生,他就拿工具。他最喜欢消灭中蜂的敌人——马蜂。父亲养蜂是老把式,技术落后,在当时根本赚不到什么钱。

20岁那年,马峰到成都学了3年厨艺,然后到北京和南京开了几年饭店,赚了100多万元,还买了房子和车子。但前妻去赌博将家产输了个精光,还欠了25万元的外债。

2011年马峰母亲去世,他悲痛欲绝。回家奔丧时,看着年迈多病的父亲,他决心留在老家,边发展产业边赡养父亲。当时他身上只有3000多元钱,便找亲戚、朋友借了十几万元,在黄水镇街心花园租了一栋楼,装修成了一家饭店。饭店开业后生意兴隆,不久,经人介绍,他和现任妻子向雪飞结了婚。

向雪飞老家在黄水镇青岗坪。那里地势开阔、蜜源资源丰富,马峰就在那里搭建起养蜂场,买了60多群蜜蜂,边开饭店边养蜜蜂。他白天在饭店炒菜,晚上回去检查蜜蜂,经常通宵达旦地忙碌。别人送他一个外号——“夜猫子”。他当年取蜜1400多斤,卖了11万元,开饭店又赚了20万元。后来,他得知三河镇三店地处万寿山脚下,春天有几百亩油菜花蜜源,于是又在那里建了新房,以便养在黄水的蜜蜂到那里去越冬。 

岳父母年迈体弱多病,儿子又即将小学毕业去县城上初中,为了方便照顾他们,2014年马峰在县城买了一套三居室住房,花光了卖蜂蜜和开饭店赚的钱。这难不倒勤劳肯干的马峰,他又承包了几栋楼的基础工程,一边养蜂,一边开饭店,一边做工程。

2015年,饭店房东见马峰生意好,把一年的房租提高了5万元。无奈之下,他决定不开饭店,专心养蜂,空闲时就去承包点小工程做。  

2016年,马峰将青岗坪的老房子拆了重建,打算边开农家乐边养蜂。他夏天把蜂群拉到黄水采集五倍子花蜜,冬天把蜂群拉到三店越冬,春天让蜜蜂采油菜花蜜。马峰说,他一般不取油菜花蜜,而是让蜜蜂自己食用,实在太多了就取下来存着,寒冬时节缺蜜源时用来喂蜜蜂。

2019年,马峰投入25万元在黄水镇川主堂建了一个中蜂标准化养殖场。当年夏天,马峰将蜂群拉到万州采五倍子花蜜,秋天就取了2000多斤蜂蜜。可不幸的是,父亲突然瘫痪住院,24小时需要人照顾,他不得不把蜜蜂暂放一边,专心伺候父亲,取好的蜂蜜也没时间拉回来。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万州到石柱的道路封锁,马峰只好把蜂群托付给别人照管。道路解封后,他赶到万州,发现蜜蜂逃的逃、死的死,200多群蜜蜂只剩下不到60群。望着空空的蜂巢,他潸然泪下。

好在马峰懂育蜂和招蜂技术。他对剩下的蜜蜂进行繁殖,很快就发展到了200多群。他还在三店的山上放了几十个空蜂桶招蜂,不到两个月,就招来了60多群蜜蜂。

马峰不仅自己艰苦创业、勤劳致富,还热心助人,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在他的帮助下,黄水镇洋洞村村民马培虎2020年养了100多群蜜蜂,取蜜2000多斤,卖了14万元。数着一张张百元大钞,马培虎喜上眉梢、思绪万千。他说:“自己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马峰的帮助。”

原来,马培虎是残疾人,也是养蜂人,靠老式方法养蜂,每次蜂蜜一取,就让蜜蜂自生自灭。第二年又去山上放蜂桶,等蜜蜂自己上门。一年下来,最多取200斤蜂蜜,有时只能取几十斤。他的两个孩子都在上大学,做生意又亏了20多万元。马培虎夫妇为此忧心忡忡、焦头烂额。

为了帮助马培虎摆脱困境,马峰主动教他新式养蜂技术。他把蜂种赊给马培虎,教他繁殖技术和管理方法。待到蜂群壮大了,马峰就免费带上蜂王,晚上去帮马培虎分蜂,并教他育王。

 在马峰的帮助下,马培虎靠养蜂顺利地供两个孩子念完大学,再读研、读博。而今,马培虎家一个孩子已参加工作,另一个孩子正在读博。

  三河镇芭蕉滩贫困户朱茂华想通过养蜂脱贫,但手头没有本钱。马峰知道后,主动送去蜂种,教其养蜂技术和管理方法。朱茂华当年就取蜂蜜400多斤,顺利实现脱贫。

  石柱县城居民成亚梅也想靠养蜂致富,并找马峰赊了几十群蜂种。一天下午,马峰正在炒菜,成亚梅焦急地打来电话:“不得了!不得了!蜜蜂打架,死了好多好多。怎么办呀?”马峰安慰她不要着急,教她把所有的巢门关小,只留下容一只蜜蜂进出的缝隙,然后给每个蜂箱上做好标记,很快就解决了问题。之后,马峰还手把手地教成亚梅在不同季节如何管理蜜蜂、怎么育蜂王、怎么取蜂蜜等。

  成亚梅自己也非常努力,又勤快又能吃苦,夏天晒得像个“非洲人”。如今,她有3个养蜂基地,有蜜蜂几千群,还有自己的蜂蜜品牌和专卖店。成亚梅说,她养蜂能有现在的规模,与马峰的无私帮助是分不开的。

  在马峰的带动和帮助下,近30个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靠养蜂致富。

  马峰说,蜜蜂是人类的朋友,没有蜜蜂授粉,农作物就不会结果;蜜蜂爱清洁讲卫生,如果空气、水源受污染,就无法生存,因此蜜蜂可以监测生态环境。将来,他还要结合乡村振兴,把这项甜蜜事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人养蜂致富奔小康。



[打印]

[责任编辑: 成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