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留守女童怀揣足球梦 闯入更大“赛场”

2017年马诗彤(左一)和张婕(左二)准备放学后练习颠球。资料图片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文科 摄

在重庆石柱的大山里,有一支小小的足球队,大部分成员是留守儿童,可就是这支“业余”队伍却拿到了市级足球比赛的冠军,这是两年内这支队伍拿到的第三个市级足球比赛冠军。2017年4月,华龙网报道了《大山里的留守女童足球队》,讲述了她们闪闪发光的足球梦。此后,重庆石柱县三河小学女子足球队获评2017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特别奖。三年来,这些大山里留守女童的足球梦实现了吗?

2017年三河小学建立女子足球队以来,目前已有6批队员,50多个孩子通过足球技能来到主城,得到了更加专业系统的训练和指导。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毅 摄

山里娃来到城市 第一代队员踢进全国女足超级联赛

9月,在巴南中学的训练场上,马诗彤和张婕正在进行脚下盘带训练。她们特招到这所中学,目前读高一。比上次采访时,两人长高了还开朗了不少,她们主动朝记者打起了招呼。

“以前妈妈担心我在球场受伤、撑不下来,不太支持我踢球,华龙网的报道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我们,现在妈妈也在为我加油。”马诗彤说。

如今,马诗彤(左一)和张婕(左二)因为足球技能被特招进入巴南中学学习。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毅 摄

在山里,这样的态度转变并非个例。原石柱县三河小学校长孙晓鸣透露,他特意将华龙网的报道张贴在学校的宣传栏里:“这是对娃娃和教练的鼓励,通过社会的关注,不少家长对这项运动也有了更多的认识,那些认为耽误学习、找不到出路的想法渐渐少了。”

2018年,孙晓鸣带着5名队员一齐亮相2017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这些队员中最大的16岁,最小的9岁,代表了学校的三代队员。回想当时,孙晓鸣感触很深:“那是一个追梦的起点,也成为‘后来者’的榜样。这让我们坚信发展足球的路没有走错,读好书、踢好球,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学校有了继承和发扬。”

马诗彤和张婕在教练的指导下配合训练。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毅 摄

此后,越来越多的重庆主城名校向三河镇小学抛出“橄榄枝”,这些大山的留守女童来到主城读书。孙晓鸣说,自2013年学校建立女子足球队,目前已有6批队员,50多个孩子来到主城,得到了更加专业系统的训练和指导。学校里走出的第一个“球星”马庆林考上了上海体育学院,成为上海申花俱乐部的一员。孙晓鸣激动地说:“不久前她开始打比赛了,那可是全国女足超级联赛!”

马诗彤正在进行传球训练。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毅 摄

在无数赛场上驰骋 山里娃继续追梦之旅

在石柱县三河小学,2018年获重庆市校园联赛小学女子甲组精英组冠军;2019年获重庆市校园联赛小学女子甲组精英组亚军、乙组精英组冠军……好成绩仍在继续。

“一年级开始参加训练,三年级参加比赛。为了方便球队管理,现在有70多个娃娃住校,夏练三伏冬练数九。”孙晓鸣说,有很多知名人士、社会团体送来孩子们所需,还有专业球员到学校对娃娃们进行现场指导。

另一头,尽管已没在学校任职,但作为石柱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学的孙晓鸣,仍坚持每学期2次前往孩子们就读的主城学校了解情况。每次与学校交流,孙晓鸣最关注的是孩子们的足球训练和文化知识。“不是每一个娃都能培养成国家运动员,学习成绩能够保持,加上足球特长,山里娃考上理想大学的机会才能更大,未来的出路也更多。”

10月全国性的邀请赛、重庆市足协举行的乙组锦标赛,11月重庆市校园足球联赛高中组……一场接一场的比赛,下课后的马诗彤和张婕总要迅速换装奔向赛场,进行训练。

几年前,第一次走出大山到重庆主城打比赛的马诗彤,兴奋得一次次跟邻座小伙伴指向车窗外的高楼,激动又紧张。如今,她随队比赛去到过天津、上海、青岛、宁波……在无数的赛场上驰骋,她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过去,这些想都不敢想!”

随着校园足球被愈发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亦有招生计划,张婕透露,她希望未来可以考上厦门大学,去海边的大学读书。而过去憧憬到主城打比赛的马诗彤有些腼腆地说:“小学的梦想已经实现了,在足球这条路上,我想不断地进步和超越。”(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袅)



感谢您关注县委县政府主办的主流媒体重庆·石柱网,更多新闻关注其他主流媒体《石柱报》、《重庆石柱手机报》、“五彩石柱”微信公众号、“五彩石柱”APP、“石柱新闻”微博;统一投稿邮箱:sz_xwzx@sina.com。

总 编 辑:禹云洲

值班副总编辑:谭华英

       执行主编:张俊杰




[打印]

[责任编辑: 冉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