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当疫情“排雷兵”
—— 记县疾控中心主任谭余

    好几次约好了采访时间,县疾控中心主任谭余都“爽约”了。“太忙了,太忙了。”他这样解释。

    他在忙什么?到底有多忙?

    21日上午十点,记者终于把他“堵”在了他的办公室里。

    “两个小时时间能结束不,吃完午饭我还要走一趟西沱。”谈话间隙,他坐在电脑桌前,拿着一份疫情报告读了起来,身上那件印有“中国卫生”字样的工作服都没脱。

    采访期间,每隔一会儿,他的手机都有电话打进来,协调工作、咨询疫情、部署任务……他忙得“不亦乐乎”。

    1月23日晚,我县确诊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周某。得知周某的活动轨迹集中在西沱镇,有从事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20余年经验的谭余心头一紧。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经历过多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谭余知道,在西沱这样的人口大镇,疫情一旦扩散蔓延,后果不堪设想。

    他当机立断,组织了6个工作组,率队深夜奔赴西沱镇。“一定要找到传染源和传播链条。”他给同事们下了死命令,“越快越好!”

    流行病学调查(简称“流调”)是疾控的核心环节,通过追踪传染源,判定密切接触者,掌握疫情走势的第一手资料防止疫情传播。因此,流调也被形象比喻为“排雷”。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作为疫情防控的“先锋队”,谭余带领全体疾控人冲锋在前,誓与疫情鏖战到底。

    流调是件“笨活”,没有捷径。从1月23日晚到1月25日,谭余带领流调组不断走访摸排,反复求证核实,撒下了一张“大网”。

    “泡面送走除夕,盒饭迎来春节。”连续48小时超负荷运转,他们终于将传染源锁定,明晰了传播链条。正是这些基础材料,为全县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依据。

    但谭余知道,离松口气的时间还很远。在对全县进行风险评估时,他发现西沱镇的风险等级超出了预期。

    “如果不加以控制,前面所有的工作都白费了。”谭余召集班子成员和业务骨干商讨后,决定向县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提出建议——对西沱镇实行全面管控。

    “这是很冒险的做法,但又不得不提。”最终,指挥部采纳了这一建议,并及时完善了全县的防控措施,确保了全县疫情形势平稳可控。

    截至记者发稿,全县15例确诊病例中,仅西沱镇就有12例。在全市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分类管控方案中,石柱被列为中风险区域。担心市民放松警惕,谭余呼吁大家:不要掉以轻心,以家庭为单位的防护工作尤为重要,出门在家都要戴口罩。

    为了守住“战场”,谭余把被褥搬到了办公室。“非常时期,睡在办公室,心里踏实些。”他说。

    “从大年三十算起,除了洗澡换衣服回趟家,我几乎见不到他。”谭余的爱人说,他70多岁的母亲也住在县城,老人对疫情的严重性不太了解,至今仍在抱怨他没去拜年。本网讯(记者 罗贤为)

 

感谢您关注县委县政府主办的主流媒体重庆·石柱网,更多新闻关注其他主流媒体《石柱报》、《重庆石柱手机报》、“五彩石柱”微信公众号、“五彩石柱”APP、“石柱新闻”微博;统一投稿邮箱:sz_xwzx@sina.com。

总 编 辑:禹云洲

值班副总编辑:谭晓钟

执行主编:张俊杰

 

[打印]

[责任编辑: 余贺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