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得给后世一个了解老石柱的机会”
——访县政协社会事业委原主任彭广文

    “以文提高修养,以文实现价值”是县政协社会事业委原主任彭广文的座右铭。虽然如今的他已年过花甲、两鬓斑白,但他仍在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着石柱的发展,为石柱的文化和慈善事业发挥着余热。

    “年轻的时候,特别是在政协工作的那段日子,和当初的同事、领导一起干了许多关于文史方面的事。如今回首,发现当初的坚持是那么的让人欣慰。我常常念叨的一句话就是‘总得给后世一个了解老石柱的机会’……”彭广文似自语般地向记者讲述了部分他当年的故事。

    编撰《石柱老城》留住老城记忆

    石柱历史悠久,民俗、宗教、红色等文化丰富异常。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文化因没有相关记载而逐渐被世人所遗忘,这些宝贵精神财富地消逝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

    为留住历史记忆,让后世了解90年代中期的石柱,再现老石柱的原始风貌,在原县政协领导的提议下,彭广文等人经过充分酝酿和准备,组织编撰了县政协文史资料《石柱老城》一书。

    为收集第一手资料,彭广文与其他同事跑遍了全城每一条大街小巷、每一个大小院落,一丝不苟逐户落实查证,采访了100多位老人,查阅了大量文史资料,历经两年多的紧张筹备和编纂,《石柱老城》于2017年12月问世。

    该书是一本具有历史价值,收藏价值,研究价值、人文价值的史料书籍,是石柱县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共233页17万余字,配图53张,对只有只言片语流传下来的大街小巷、民居院落、路桥渡口等的名称都逐一核实矫正。对县域的婚丧嫁娶、方言典故、民风民俗等,都作了详细地阐述。对地理、行政、经济、社会、文卫、庙祠、人物等进行详尽的描述,从各个侧面真实详细地记录了石柱老城的历史风貌和原本面目,填补了我县县志在这方面的空白。

    重塑巾帼英雄秦良玉的女杰形象

    彭广文的父亲是一名小学教师,当年在大河乡鸭庄村小学教书。彭广文小时候就常听父亲讲述三教寺的历史和巾帼英雄秦良玉的故事。

    秦良玉(1574-1648),明末清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她出生在现在的重庆市忠县,她从小精剑击、懂射骑,精通文韬武略,善于领兵打仗。她嫁给石柱马千乘为妻后。她和丈夫一同训练了一支纪律严明、作战勇猛、远近闻名、善于山地作战的“白杆兵”,传说白杆兵飞檐走壁,来无影去无踪。白杆神兵,叱咤风云,血战浑河,三次北上抗击金(清)兵,战功卓著,被崇祯皇帝多次接见。秦良玉所率军队纪律严明、威震四方。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进入二十四史的巾帼女英雄。

    彭广文从小受到父亲地熏陶,酷爱文学,加上常听秦良玉的故事,让他对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很感兴趣。于是他从小立志要把巾帼英雄秦良玉的故事,收集整理、传承下去,以激励后人,教育后人不忘历史,缅怀先人。

    彭广文对秦良玉的墓地也很感兴趣。相传秦良玉死后,48口一模一样的棺材同时从县城发往48处安葬,不知哪口棺材装着遗体,每口棺材都一模一样,真假难辨。三教寺秦良玉的墓地更加神秘莫测,有风水先生夸赞,秦良玉的墓地真是一块风水宝地,有道是:秦良玉下葬时,脚踏金狮子、口含金珠子、双手捧宝剑。

    2016年,彭广文和其同事一起在县志办的主持下,参与编辑了《秦良玉史料全集》六卷九册,真实地记录和展现了秦良玉波澜壮阔的一生,向世人再现了秦良玉“万里请缨,保家卫国”的英雄壮举。

    “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彭广文为了真实客观地反应秦良玉不朽的一生,多次跑遍山海关、万寿寨的每一个角落,实地体验和感受几百年前,那硝烟弥漫的古战场。他还参与了中纪委拍摄的秦良玉电视专题片《执干戈以卫社稷》,同时还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文化中国”栏目《巾帼英雄秦良玉》纪录片上下集的拍摄工作。为保证拍摄内容的真实性,他亲自带队,领着拍摄组的工作人员,跋山涉水,到万寿寨、回龙山多个地方实地实景拍摄。

    如今彭广文已63岁,但他一直没忘记自己的初心,也没忘记自己曾作为一名政协人的使命,虽已退休,但他仍然在不遗余力助推着我县文化事业的发展。

 

       感谢您关注县委县政府主办的主流媒体重庆·石柱网,更多新闻关注其他主流媒体《石柱报》、《重庆石柱手机报》、“五彩石柱”微信公众号、“五彩石柱”APP、“石柱新闻”微博;统一投稿邮箱:sz_xwzx@sina.com。

总 编 辑:禹云洲

值班副总编辑:谭晓钟

执行主编:张俊杰

 

[打印]

[责任编辑: 石柱谢天]

  1. 华龙直播|攻防对垒!直击2019年重庆市网络安全攻防大赛决赛
  2. 【新时代民营经济和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改善激发企业活力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