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柱:系统谋划,点“石”成金,全力推动产业升级

三星乡石星村大梁子“三星香米”有机水稻种植基地(本报资料图片)

桥头镇长沙村乡村振兴示范基地的露营地(中核集团微信公众号供图)

重庆强钢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工人在检查零件 记者 罗远琴 摄

村民收割有机水稻 记者 隆太良 摄

近年来,中核集团始终将乡村振兴重任牢牢扛在肩上,心怀“国之大者”,坚定不移发动全系统全力以赴推进乡村振兴及定点帮扶工作,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中核力量。

2023年夏,中核集团全媒体平台“乡村振兴看中核”系列报道采访组走进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石柱县),以记者走进、现场直播等多种形式讲述中核集团用“核”之动力、“核”之能量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故事。

石柱县地处长江上游南岸,集少数民族自治县、革命老区县、三峡库区移民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等多重身份于一身。这里群山连绵,峰坝交错,草木繁茂,气候宜人。从重庆江北机场一路行来,视线所及尽是盎然绿意。穿过重重隧道和蜿蜒山路后,石柱,这个位于重庆东部的美丽山城,在蓝天碧水的映衬下,施施然出现在眼前。

1994年,石柱县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全国重点扶持的少数民族贫困县和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1995年,中核集团对石柱县开展定点帮扶。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石柱县累计实现85个贫困村、16426户60201人脱贫,于2019年顺利通过国家贫困县退出检查验收,同年4月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宣布退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成功摘掉“贫困帽”。但中核集团没有停下脚步,而是选择在脱贫攻坚胜利的基础上立刻转入乡村振兴的新赛道,用更加澎湃昂扬的“核”力进一步推动石柱实现从“站起来”向“富起来”的飞跃式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如何补短板、扬优势,激发出新的发展动力?对于这个关键问题,石柱县正在给出完美的答案。

1目标:西南地区泵阀基地

在距离石柱县城13公里远的一处工业园区内,高大整齐的厂房排列有序,开阔平坦的道路四面延伸,不时有汽车和工人进进出出。在不远处郁郁葱葱的小山丘映衬下,人与自然是如此和谐交融。这里,就是石柱县泵阀产业基地。

“今年以来,在中核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已经引进20多家优质泵阀企业,并获批打造重庆市泵阀产业基地。与此同时,我们还联合中核西仪、中核苏阀等54家泵阀企业在石柱成立了重庆市泵阀行业协会。”石柱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陈世武介绍道。

利用中核集团定点帮扶的优势,石柱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围绕中核集团装备制造市场的强大需求,通过央企合作、嫁接央企市场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正着力打造集“泵阀制造-仪器仪表-自动控制”为一体的装备制造产业链,建设核工业配套产品生产基地。

目前,泵阀产业基地内已经有多家企业开工投产。走近厂房,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石柱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像泵阀这种产业链相对较短的产品会比较好上手,加上目前沿海地区正在向内陆转移相关产业,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出台优惠政策,积极承接这些产能。”陈世武解释道,“此外,中核集团旗下的中核西仪、中核苏阀也有相关的经验和需求,能够给我们提供直接的帮助,所以我们把泵阀产业作为石柱工业的一大发力点。”

但石柱和泵阀产业的缘分不止于此。“我之前是在浙江温州开泵阀厂的,2022年11月得知家乡开展了相关产业的招商引资,出台了产业扶持政策,我们就回来对接了建厂事宜。”说话的是重庆强钢精密铸造公司经理祝峰,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石柱人,他已经在外打拼了20多年。

“得益于石柱县政府充足的准备和便利的条件,我们从建厂到投产只花了2个半月。”说话间,祝峰打开了厂房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明亮的加工车间,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在各自的流水线上工作。制膜、定型、脱蜡、浇铸……各个环节密切配合,井然有序。

“我们对制造技术进行了升级,产品制造正在往精密化、高端化发展,不仅生产效率更高,也能重复利用材料,更主要的是能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祝峰介绍道。

这个总投资2.4亿元,预计在3年内完全建成的“归来游子”,未来年产值将达到2亿元,带动阀门产值1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个。

产业来了,工作有了,工人的待遇也更好了。

“我们的工资待遇是对标沿海发达地区制定的,一个毫无经验的学徒工人,起薪就能拿到4500元左右,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和成长,工人们月工资最高能拿到7000元。”祝峰说,“我们还提供午饭和职工宿舍,尽可能满足工人的生活需求。”

以重庆强钢精密铸造公司为代表的泵阀制造厂,不仅为石柱带来了沿海地区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经验,更像一个个闪耀伫立的灯塔,吸引着越来越多在外务工的石柱人回到家乡,点亮石柱快速发展的希望。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后,从早到晚电话就没停过,许多在外务工的石柱人都联系我,希望给他们留一个用工名额。”祝峰笑着说,“能够为家乡的产业发展出一份力,我非常高兴。”

“借助中核集团在产业、市场、技术、品牌方面的优势,我们力争到2027年,在招引泵阀企业150家以上的基础上,高标准、高规格打造‘百亿级泵阀产业集群’,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泵阀产业基地。”陈世武表示。

这个忙碌的工业园区,正承载着石柱发展和富强的希望,熠熠生辉。

为了助力工业稳健发展,中核集团充分发挥自身在能源领域的优势,积极参与石柱县的能源建设。自2022年以来,有投资上百亿的能源建设项目拟落地石柱。其中,中核汇能与石柱县政府签订风电光伏新能源发电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协议投资额约60亿元;中核旗下的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与石柱县政府签订装机容量1400兆瓦的抽水蓄能投资开发协议,概算总投资额约90亿元。此外,还推动与中核产业链相关的东方雨虹、伟岸测器、盛隆电器等行业龙头企业在石柱成立“核谷”系列公司。这些源自中核集团的澎湃“核力”,将为石柱县产业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2打造高标准功能齐备的乡村旅游接待窗口

在一片山环水绕、鸟语花香的河谷地区,坐落着桥头镇长沙村乡村振兴示范基地。这里毗邻藤子沟国家湿地公园,距县城20公里,平均海拔800米,四季分明、湖景迷人,是集野奢露营、特色民宿、写生创作、大地艺术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基地。

“依托藤子沟湿地公园和长沙村湖心组秀丽的自然风光,我们正在桥头镇大力推进全市乡村振兴‘桥头堡’建设。”桥头镇党委专职副书记汪见波介绍道,“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实现以企业聚产业,以产业助振兴的目的。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引进了58家企业,涵盖了农、文、旅三个产业。”

目前,桥头镇已建成湖畔民宿、民革小院、泊隐小院、林下帐篷等各类房型,并配套户外草坪、山水观景台、步游道、小火车等游乐项目和湖边环境设施。清风吹过,山间的花草轻轻拂动,沿着栈桥走去,一路经过巨大的3D眼镜、小矮人风格的卫生间、透明玻璃盖成的旅游客房以及蜿蜒环绕的水滑道,尽头遇见的是一汪平静深邃的湖泊。乍一看,人们或许很难相信,这个街道整齐、风景唯美、特色民宅鳞次栉比的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在几年前还是个贫困落后的山村。

“在推进乡村振兴之前,桥头镇的发展水平在县上还是比较靠后的,但通过引入先进企业,进行农文旅产业融合,现在桥头镇的经济收入已经比之前翻了一番,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汪见波说。

在桥头镇的乡村振兴画卷上,政府起笔,做好基础设施配套;龙头企业着色,进行别出心裁的设计建设。村民们闲置的房屋和土地不仅被充分利用起来,他们更能直接在家门口的旅游区就近工作,而游客们从此也多了一个兼具自然景色与现代建设的好去处。

视线回落,在一个美丽的山腰处,由中核集团援建的“核谷·沁园春”湖畔特色民宿综合体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这里集民宿、科普、会展与培训功能为一体,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布置了民宿小院、森林花园、林下会议室等。“我们将在这个项目中深度植入中核集团的企业文化,细数石柱县乡村振兴的历史以及未来路径。”汪见波说。

在项目大门口的一处展板上,写着这样一首满含深意的七言小诗:两弹一星谱华章,嫦娥新石九天藏;风光水蓄齐发力,森林核谷画卷扬。短短几十个字,涵盖了核工业人的初心与奋斗精神,指出了石柱未来向着清洁能源、核工业供应链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天人和谐的环境理念。

“未来,‘核谷·沁园春’将成为藤子沟国家湿地公园旅游接待最具特色、功能最齐备的乡村旅游接待宣传窗口,势必会提高乡村旅游发展标准,聚拢人气,展现桥头镇乡村振兴的全新面貌。”汪见波如是说道。

随着长沙村农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和接待能力的不断提高,未来,游客们的游玩体验不仅会变“好”,而且会“越来越好”!

3“我们的三星香米供不应求”

三星乡古称“三星半月”,因场镇所在地有三个小山包和一块形如一弯新月的水田而得名。这里阳光充沛、海拔适宜、富氧有机、无任何工业污染的生长环境,造就了谷粒饱满、口感绵醇的“三星香米”。

近年来,三星乡创新产业发展思路,探索集体经济壮大模式,逐步形成“中核集团帮扶+农业发展公司(专业合作社)+科研院所+村集体+农户+销售平台”的六方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政府引导市场、特色赋能产业、科研提质增效的三大手段,将“三星香米”打造成一张靓丽的名片,让“三星香米”成为全市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重庆特色、石柱特优、三星特有的辨识性产业品牌。

“在中核集团的帮扶下,我们引入了全套的机械设备,形成了完整的农业服务体系。在耕种、虫害防治、收割、烘干、包装全链条都实现了机械化,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更能确保产品质量,有助于我们向着规模化、产业化、高端化发展。”石柱县顺德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朗顺德指着身后高大整齐的加工厂房介绍道,“我们给农户的收购价比一般的市场收购价高了30%左右,农户再也不用担心找销路、被压价的问题。”

在统一管理、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下,“三星香米”示范基地年产值在1400万元以上,2022年产值达1600余万元,带动2058户农户(含脱贫户602户)实现稳定增收,同时提供约200多个就业岗位,为68名脱贫劳动力解决了就业问题。“从2019年到2022年,6个村级集体经济累计分红160余万元,助推6个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年均超5万元,农户收入得到了实实在在地增长。”三星乡党委书记谭千红表示。

不远处,一片片梯田宛如绿色的波浪,层层叠叠地向天空延伸。农户们俯身在田间劳作,他们的身影显得格外勤劳坚韧。三五成群的鸭子漫步在田间,时而低头觅食,时而抬头欢叫。每当鸭子们走过,稻田的土壤就变得更加松软肥沃,新生的稻苗在它们的脚步中蓬勃生长。

“原先没有选品育种的时候,我们种出来的米都没人要,但现在种出来那是供不应求,很多人想买都买不到咧。之前肩挑背磨,什么都需要人工去做,现在有了机械设备,那些下力气的事情都省掉了。中核集团还在稻田里给我们建鸭舍,安装除虫灯,不仅肥料更足了,还不用担心防虫除草的事情,特别好。”农户谭代其表示。他今年67岁,声音洪亮,体格结实,谈话之间脸上始终带着朴实的笑意,“我们家的收入比过去高多咯。”

细雨蒙蒙,如同一层薄薄的轻纱,轻轻地覆盖在这片土地上。雨中的稻田更加翠绿欲滴,淡淡的清香随着微风飘来,那是稻米和土地的芬芳,充满了丰收和希望的气息。

“在乡村振兴阶段,我们要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结合每个地方的特点,锻长板、扬优势,坚持不懈地探索合适的发展路径,促进全县经济的腾飞。”中核集团战略规划部副主任,石柱县委常委、副县长刘高杰表示。

剑指未来,在中核集团的“核动力”加持下,山清水秀的美丽石柱将握指成拳,凝聚产业,集聚优势,走出一条更加宽阔的富强之路!(来源:中核集团微信公众号)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