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两水”间的石柱历史文化

西沱古镇禹王宫 通讯员 谭红建 摄

龙河风光 通讯员 马培钧 摄

舞水龙 通讯员 廖禾 摄

土家吊脚楼(本报资料图片)

巴盐古道上的背脚子 通讯员 谭红建 摄

龙河环绕着石柱县城 通讯员 马培钧 摄

本网讯(通讯员 罗涌 文/图)看一个地方的文化,先从地理环境看起,文化与地理环境紧密联系,相生相伴。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位于中国版图的中心区域,北纬30度,东经108.07度,长江南岸,属巫山、大娄山中山区。县境内有方斗山、七曜山纵贯,海拔最高达1932米;有3个乡镇濒临长江,有20多个乡镇(街道)分布龙河流域。长江和长江支流——龙河,是石柱两条母亲河。

“两山两水”,就是石柱的基本地貌特征,也是渝鄂边最为险峻的屏障。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土家人,长期面临修路难、出行难、流通难。所以,石柱很长一段时期是国家级贫困县。

一、石柱主要文化带

形成文化带,要经过时间沉淀,而且还要有明显的文化元素呈现。而最容易形成文化带的地方,主要有两种,一是河流,二是大路。从石柱县历史上呈现出的文化富集地带看,有三条文化带值得关注和研究。

一是石柱滨江文化带。

以西沱古镇码头文化为代表,黎场乡、沿溪镇等滨江地带形成的,长江文化符号非常明显的文化沉积带。比如西沱的舞水龙、赛龙舟、船工号子以及禹王宫建筑物等。

二是石柱龙河文化带。

龙河是长江支流,发源于七曜山冷水镇,全长164公里,在石柱境内104公里,后经丰都县注入长江。龙河是石柱境内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土家人的母亲河。龙河流域积淀了最具传统魅力的土家民族文化。

神秘崖棺。崖棺是古巴人的丧葬方式,墓穴凿于河边悬崖之上,有的状如蜂窝,石柱境内就有2000穴,被学者誉为“仙人洞”“土家五溪蛮雕刻艺术品”。

如画溪流。龙河支流很多,穿行于高山峡谷,汇聚了众多的名胜古迹。较为著名的有都汇溪、石界溪、银凤溪、土溪、香溪、四龙溪、螃蟹溪等溪流,涓细秀美,原始古朴。

宾流玉带。龙河流经石柱县城,宽阔的河道,流淌的河水,绕城三面。从高空或远处俯瞰,如一条碧绿玉带缠绕腰间。这一段河流,堪称大自然精美艺术品,带水拖蓝,钟灵毓秀,熠熠生辉。因为石柱曾为“南宾县”,清朝时期,土家族先辈就称为“宾流玉带”,列为石柱八景之一。

冶锌遗址。位于三星乡的大风门、小风门,为明清铅锌矿开采遗址,2013年3月5日被国务院纳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柱县铅锌矿开采时间久远,铅锌矿的开采、运输、冶炼,形成丰富的工业文化,也走出了一条繁华的“铅锌古道”。在这条“铅锌古道”上,还能看到石梯路上深深足印,踏上这些古道,就会令人震撼。

农耕文明。黄连、辣椒、莼菜等,如今变成石柱最具特色“三色经济”,是石柱享誉世界的康养食材。还有土家竹铃球、玩牛、土戏、阴米茶等,是石柱农耕文化的璀璨明珠。

独特建筑。土家族人自古就依山水而居,建造吊脚楼。在金竹乡和金铃乡“连三冲”巴盐古道上,古人修建的三层吊脚楼,十分奇特。楼上楼下设施迥异,楼上走廊通畅,房间密布,生活设施齐全,楼下则主要用于饲养牲畜。干栏式木结构,挑檐青瓦,楼上楼下两重天,只有一架木梯相连,既能抵御盗匪,也能防御猛兽。一幢吊脚楼形成独立的三合院或者四合院,构成一个山寨。站在这些吊脚楼下,也会对土家民族先民卓越的建筑艺术产生由衷敬仰。

三是石柱巴盐古道文化带。

古代巴人为寻找盐巴迁徙到武陵山,开凿了一条条人行大道,成为逐渐演变为交通运输的大通道,甚至承载国家使命,也是石柱土家人对外交往的主要途径。

这条古道从四川盆地至两湖平原,穿越石柱而过,巴人后裔称之为“巴盐古道”。具体经过路线为:四川盆地自贡、犍为-渝东石柱-湖北来凤-湖南常德。

如今的川汉公路、铁路线,基本上沿着巴盐古道修建,呈东西走向最多。石柱境内已经建成“四高一铁一港”交通格局,实现了交通三年大提升目标,正致力建设渝东鄂西综合交通“新枢纽”。

土家人走出的巴盐古道蝶变为现代化交通线。因此,石柱自古就是交通大通道经过的地方,只不过是人行大道变身为车行大道而已。

《尚书·禹贡》记载,石柱古为梁州之域;西周、春秋时,属巴国“南极黔涪”领地;战国时期,先后分属楚黔中地、秦黔中郡;秦至东汉年间,以境内七曜山为界,分属巴郡、黔中郡和临江县(今重庆忠县)、涪陵县(今重庆彭水县)。黔中郡,就是现在常德地区,洞庭湖边。也就是说,常德为郡首都的黔中郡,曾经管理石柱。所以,常德历史上跟石柱有渊源关系。

在这条千里巴盐古道上,物流繁华,尤其是承运过国家紧缺战略物资盐巴,是最具含金量货物,涉及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中国地理杂志》赞誉巴盐古道为“中国第五大古道”。在中国·重庆(石柱)第一届康养大会上,有学者提出“中国第三大古道”说法,还有石柱学者称为“北纬三十度的金丝带”。在巴盐古道上,物资大流通,民族大融合,文化大碰撞,沉积了精彩的“路文明”,为诞生世界级经典文化奠定了经济基础。

随着沪蓉高速公路、高铁等现代化交通线形成,巴盐古道变身为黄金大通道,也是石柱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的主要通道。

在巴盐古道上形成的老场镇、传统院落、寺庙、山歌、小说、诗歌、旅游景点等丰富多彩,比如西沱古镇、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千野草场、三教寺、广寒宫景区等。

巴盐古道是民族融合、文化交融的大走廊,是土家族繁衍生息的历史见证,是世代土家族人“执着向前、勇于登攀”精神的活化石。

二、石柱突出文化现象

石柱古为梁州之域,西周、春秋时属巴国领地;唐武德二年(619年)置南宾县,为石柱建县之始,至今1400余年。

石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巴盐古道贯穿而过;加之有长江和龙河两条河流滋养,底蕴厚重。

其中较为突出的有四大文化现象:

一是“路”文化。我们祖先开凿的巴盐古道,巴人后裔修建的高速公路、铁路,加之濒临长江,构成了“四高一铁一港”的交通格局,在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独树一帜。

二是“乐”文化。“石柱土家啰儿调”被誉为“竹枝词”的活化石。2006年,“石柱土家啰儿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的代表作《太阳出来喜洋洋》,更是脍炙人口的世界级经典民歌。

三是“将”文化。明朝末年,石柱女土司秦良玉因战功卓著,被明朝庭封为“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忠贞侯”等。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女将军。石柱土家族后裔至今将女子称为“女将”,缘于秦良玉的女兵营。这个民间称谓文化传承近四百年,是最具石柱辨识度的地域文化。

四是“苦”文化。

贫困二字,在石柱土家人心里面,就是“苦日子”。当地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里有这样的歌词:“太阳出来喜洋洋,挑起扁担上山岗”“手里拿把开山斧,不怕豺狼和虎豹。”“走了一山又一山,这山去了那山来”“只要我们多勤快,不愁吃来不愁穿。”歌中描绘的情景,就是土家山民苦日子和渴望摆脱苦日子的生动形象记录。

居住在这里的土家人,有种植黄连的传统。黄连的可贵品质在于:虽然艰苦的环境,却能顽强生长,枝繁叶茂。在七曜山、方斗山的高山上,勤劳倔强的土家人,硬是把这种“苦植物”种成了一种“苦”生活,变成了一种“苦”文化,种出了一部辉煌的农耕史、奋斗史、幸福史。

中国历史上,北有“苦瘠甲于天下”之称甘肃陇中定西,“一碗水贵过一碗油”,皆因气候干燥,灾害频发所致。而南有石柱,却以种植黄连,苦寒闻于天下。2012年,石柱县建起了石柱黄连苦文化博物馆。

三、石柱文化增长极

(一)秦良玉文艺增长极

重庆出版社在2018年出版的《秦良玉史料全集.诗歌散文卷》中收编了有关秦良玉作品:

1、诗歌79首,散文9篇,楹联6副。其中庄烈帝朱由检(明崇祯皇帝)赐秦良玉诗四首,明末兵部尚书吕大器诗一首,郭沫若咏秦良玉诗四首、题《赵一曼》诗1首,冯玉祥诗1首,秋瑾《题芝龛记》9首以及王萦绪、秦淮月、马宗大、破山禅师、董说、高作林等文学家作品。

2、小说5部。文公直《女杰秦良玉演义》(民国)、黄次书《秦良玉》(民国)、卫集贤《秦良玉》《民国》、卫集贤谭正碧编著《秦良玉话评》、田应良《秦良玉故事传奇》(当代)、孙因《女帅秦良玉》(当代)、黄瑛《巾帼恨》(当代)、陈时政田应良合著《明代女将秦良玉》。另外有贝锦三夫《秦良玉》。

3、戏剧曲艺5部。杨村彬《秦良玉》(四幕)、叶扁舟大型历史话剧《秦良玉》、黄瑛川剧《秦良玉》(弹戏)、现代京剧《秦良玉》。

(二)巴盐古道文艺增长极

重庆市开放大学教材《石柱巴盐古道》,秦顺福小说《遥远的玛鲁河》,罗涌长篇小说《深山松涛》《连山冲》等,均融入巴盐古道文化。石柱本土文艺家涉及巴盐古道文学诗歌散文及其绘画、音乐等作品很多。比如西沱古镇人杨光素,有“中国女凡高”之称,上世纪九十年代独闯法国,其画作曾轰动法国画坛,为法国总统和美国总统画过肖像。她的作品斩获多项国际大奖。西沱古镇画家谭继文的国画《开山图》,2023年入选中国美术出版社《中国美术通史》。这是一部详细记载中国美术从古至今发展演变的历史图书。

(三)扶贫和乡村振兴文艺增长极

市作协副主席何炬学报告文学《太阳出来喜洋洋》、石柱县委宣传部报告文学《春暖石柱》、罗涌长篇小说《深山松涛》《连山冲》《蛮王寨》、谭建兰小说《瓦屋村》、谭岷江报告文学《春天向上》、秦顺福报告文学《在大山里突围》等。散见于报刊的诗歌散文尚待统计。还有冉隆祥歌曲《脱贫不忘共产党》《扶贫队员之歌》等。其中罗涌《深山松涛》在《检察日报》连载三个月,《连山冲》荣获2022年度重庆市委宣传部“十佳渝版渝创图书”,谭建兰《瓦屋村》入选首届全国“乡村振兴好书荐读”100种图书。石柱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题创作作品,形成石柱文化的高原现象。

(四)龙河文艺增长极

出版发行的书籍有:本土作家彭广文《黄连花儿开》、冉从贤《至少还有梦》(散文集)、谭国文的小说诗歌、谭长军《八德谣》(小说)《生命的屐痕》(散文集)、谭岷江《我的村庄作坊冲》(散文集)、谭腊梅《前尘往事》(散文集)、云秋林《红尘雪花》(诗歌集),较为集中反映石柱龙河民族民间特色文化,讴歌龙河土家族人从站起来、强起来、富起来的历史变迁。

“两山两水”孕育了石柱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厚重,特色鲜明,有的领域独领风骚,生机蓬勃,欣欣向荣,历久弥新。这是石柱文化建设的希望所在。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石柱土家民族文化必然有新的发展,展现新的风姿。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