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与教学碰撞出魅力—— 有感于常克老师的《把散文的方法引入课堂》讲座

●谭地莲

我热爱为人师表的讲台,也喜欢敲打文字的静谧。我能静下心来给自己加油和充电,聆听一堂关于散文写作与课堂教学的培训,是令人开心和憧憬的一件事。

夏末的一天下午,县民族中学会议厅,如期到达的我发现已经有很多人落座,幸好前几排还有空位。我是习惯性地喜欢坐在前面听课的人,那样可以近距离感受大师的风范,也可以让自己听得更清楚、更舒爽。没有犹豫,我开心地选定了第三排的中间位置,随即开启聆听的模式。

无需车马劳顿,就能聆听专家的讲座,享受一场精神盛宴,学习如何让散文写作与课堂教学相拥、碰撞出写作与教学的魅力,让我心情豁然开朗。

“常克老师是重庆市散文学会副会长、第九届中国作家剑门关文学奖评委。他的散文《一座城市的情深意长》获得第七届剑门关文学奖散文诗歌类一等奖……”在县委教育工委相关负责人的介绍下,开始了当天的讲座。

于讲座而言,我不大喜欢那些纯粹理论性的讲解,感到太过抽象、枯燥而乏味。常克老师的讲座让我们很轻松、不压抑,无需把弦绷紧,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他首先让我们参与互动,进行问卷调查。

“距离你上一次写出一篇散文或者类似于散文的文字,已经过去了多久?”我喜欢写作,细想起来,这个答案应该是3个月。

“在没有任何准备的前提下,假如让你在五分钟之内写出一篇命题作文的其中一段(约200字),你能够做到吗?”

在常克老师的追问下,我“自不量力”地举起了手。石柱中学的一位老师出了作文题目《随意春芳歇》。我的天呐!自己虽然有点喜欢写散文,可写景散文是我的短板。面对这个题目,我能思考到一些内容,可是要让全体听课老师等我五分钟完成写作,我怕耽搁不起,也恐自己无能为力,果断地摇头放弃了。

为师的我此时作为学生,是有几分尴尬。可敬的常克老师却为我解围,化尴尬为鼓励与安慰。我心底涌起的是无尽的感动,心底默默地感慨:“不愧是大师。”

常克老师的问卷,其实值得我们深思:“如何做老师,怎样才是一个优秀的老师?”我们不能做一名“瞎忙活”的老师,要将写作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优秀的教师。同时,我们在教学中要不忘写作,努力成就自己的教育事业。

常克老师的讲座,寓教于乐,一边是传授写作知识,一边是蕴含做人之道。“生活中最有智慧的两个字是什么?它们也是最短的、最温暖的,也是经典的一篇散文。”他向在场听众提问。答案原来是“要得”“好的”。细想起来,这些极富哲理。求人时不易,别人的一句“要得”,足以慰藉心灵;帮人时爽快,自己的一句“好的”,足够留有余香。

讲座中,常克老师还讲解了散文的三大误区,要改变习惯或者套路;写有难度的散文,写不下去时快速解决问题的三种方法;散文的三种生态:智性散文、直叙散文和呓语散文;假期如何自行培训充电等。同时,他介绍了三位最有影响力的语文老师兼散文家,推荐六位当代散文家及其作品,告诫我们多向名师学习,多读名家的散文……

“我们是21世纪的语文老师,必须跟这个热腾腾的时代保持‘热恋’,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我们在课堂上,才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老师如是说。“靠近文字的一小步,就是你靠近名师的一大步。做一个出类拔萃的语文老师,就从文字呈现的提升做起。”老师又道。

听了常克老师的讲座,我愿意努力保持热爱与激情,让读书丰盈灵魂,让三尺讲台陪伴我教书育人的四季,让散文写作走过我为人师表的春秋。

常克老师在讲完散文的三种生态后,开始带领在场老师即兴作文。这样的挑战很考验人的写作素养和专业水平。随意抽到的六位听课老师分别出了题目《空荡荡的农村学校》《清晨的冷》《梦》《当我走进民族中学时》《石柱瞬间(石柱一瞥)》《桥头国的黄连花》。大家最终决定让常克老师写《空荡荡的农村学校》。对于一位远道而来的人,对石柱不甚了解,这突如其来的题目,真是有点难为人。只见常克老师不慌不忙地敲击键盘开始写作,我们无比期待着。

面对《空荡荡的农村学校》这个题目,我瞬间想到的是自己曾经去采风的空壳学校,那个神奇的地方就叫“空壳”。

在短暂的五分钟里,常克老师的大作亮相了:

空荡荡的课堂

我向高山走去,那些草叶和树林,曾经出现在一部分画面中。我知道读书的日子,空旷如寂静的夜色,孤独过,热烈过,某一天也泪流满面。我的学校已经远了吗?没有。我的印迹无痕,却清晰得如同秋天的树下,那个空荡荡的课堂……

读了常克老师的即兴散文片段,我油然而生惊叹:“大师之作确实不一样。”他写得诗情画意、不落窠臼,富有想象空间,读来余味无穷。会议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的双手用力地鼓起掌来,那是打心眼里的佩服,发自内心深处的敬仰,是一个为师者和散文爱好者对一个作家和大师的膜拜。

夏日的尾巴里,一个火热的大晴天,常克老师激情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平凡的日子荡起了涟漪,定格了我心中一个充实而美好的下午。在讲解与互动中,我感受到了大师的风范与亲切,邂逅了散文与教学的美好关联,收获了写作与做人的道理。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