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紧“接力棒” 加快“接力跑”

—— 我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纪实

黄水镇村民在采摘莼菜

河嘴乡群众在烘制干辣椒

三星乡有机水稻收割现场

石家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

王家乡干部召开院坝会排查问题

临溪镇管水员为村民维修入户管道

南宾街道黄鹤村村民硬化乡村公路

三星乡石星村大梁子“重庆最美梯田”有机水稻种植基地

本报讯(记者 隆太良 文/图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动“万企兴万村”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工作落地落实,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发展,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局面,重庆市“万企兴万村”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现场推进会将在石柱县召开。即日起,本报陆续刊发相关稿件,展示我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的丰硕成果。

深秋时节,叠翠流金。行走在乡村大地,一片片谷浪金黄的田野、一个个涌动生机的产业、一处处整洁秀美的村庄映入眼帘,处处释放出乡村振兴的新活力。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后,我县力度不减、劲头不松,聚焦“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工作主基调,以“三统筹”为抓手,全力接好脱贫攻坚“接力棒”,加快乡村振兴“接力跑”,有效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水平、乡村振兴见实效。

统筹发展思路

巩固脱贫成果

家住悦崃镇水桥村年过半百的黄某某今年4月因左手受伤致残而失去了劳动能力,其子正在上大学,生活陷入困境。县级相关部门、镇党委政府和水桥村“两委”,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将两人纳入了低保,既雪中送炭又筑牢了返贫底线。

为使群众过上幸福安稳生活,就要切实提高脱贫成果的可持续性。对此,我县统筹发展思路,健全完善了“1+8+33”组织领导体系。县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推进巩固成果、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五大振兴等8个工作专班,协同33个乡镇(街道),在全县形成了上下贯通、纵横协作的组织领导体系,凝聚起了巩固脱贫成果的强大合力。

思路清,方向明。我县33个乡镇(街道)根据部署,扎实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专项行动,对脱贫户、监测对象及特殊重点人群进行全覆盖集中排查,全面摸清底数,实时解决困难。今年全县共走访3.65万户,新识别监测对象16户52人,风险消除96户246人,排查解决问题1478条。

建立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帮扶联席会议制度,联合教育、住建、水利等11个行业部门,围绕“三保障及饮水”、产业、就业、突发事故等方面的风险隐患,动态开展数据比对和监测预警,对年人均收入1万元以下的脱贫户进行跟踪监测,实现监测帮扶“关口”从事后向事前转移。

坚持“缺什么补什么”“量身定制”帮扶措施,精准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政策措施。今年全县已教育资助3.2万人次1902万元,对117名重度残疾不能随班就读的义务教育适龄学生送教上门,对6.03万名困难群众参保资助1005万元,改造提升179户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设施,分别将5792名、198名脱贫户纳入低保、特困兜底保障,实施临时困难救助415人次265万元,为18281名困难群众购买“惠民济困保”,通过将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牢牢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

统筹增收政策

培育多元产业

从夏到秋,在土家山寨希望的田野上,处处可见“涂抹”着“辣椒红”“黄连黄”“莼菜绿”那引人注目的“三色”色彩。这是我县统筹增收政策,立足高效农业发展,培育多元化产业,为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写下了生动的注脚。

今年以来,我县用心培育“三色”产业,巩固发展以黄连为代表的中药材30万亩、以辣椒为代表的调味品产业10万亩、以莼菜为代表的绿色果蔬产业26.5万亩,在实现产业增效、村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增强的同时,奏响了产业振兴“进行曲”。

近年来,我县认真落实产业帮扶十条措施,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贷款3.97亿元;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78个、家庭农场949个;实施联农带农机制,让脱贫户和风险未消除对象受益。今年上半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的村占比97.4%、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47.6%,中益乡华溪村获评第一批全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村级典型案例。

深入探索“万企兴万村”乡村振兴新实践,坚持企业特质兴村、乡村禀赋兴企、村企共融兴民,成功引进以陶然居为代表的160家企业,实施兴村项目190个、带动农户2.7万户受益,桥头镇被认定为全国“万企兴万村”示范镇。

建立重点人群就业状态跟踪服务机制,“点对点”服务返乡人员,2021年以来累计开展线上、现场等招聘活动40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811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3475人。通过深化鲁渝劳务协作,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2255人。全县15个就业帮扶车间、2个乡村振兴就业帮扶基地累计吸纳劳动力就业521人。多措并举促就业,全县有就业意愿的2.5万名脱贫人口全部实现转移就业。

统筹资源要素

改善发展条件

农村公路干净整洁、高标准农田建设纵深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如火如荼……近年来,我县统筹资源要素,不断提升水、电、路、讯保障水平和农村发展条件,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2021年以来,我县聚焦乡村建设行动,建成“四好农村路”330公里,助推全县所有村民小组通达率、通畅率均实现100%;通过开展农村供水“净水行动”,创建农村供水“四管”示范工程,全县农村100人以上集中供水率达到87%;建成高标准农田39.19万亩;新建及改扩建4G、5G基站各863个、1120个,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基地2个,建成智慧农业物联网指挥中心。

聚焦人居环境整治,2021年以来累计完成农村公厕建设20座、户厕改造4726个,建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190个,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79座、配套管网68.54公里,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垃圾收运处置率分别达到83%、91%、100%。鱼池镇团结村、中益乡盐井村等8个村上榜市级美丽宜居乡村,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聚焦乡村治理,深入推广“贵和工作法”和乡村振兴积分制,目前,在家农户乡村振兴积分参与率达88.6%。以积分制、清单制、院落制、数字化“三制一化”为抓手,创新推出人和善、家和睦、风和顺,环境美、业态美、生活美“三和三美”的“和美乡村”建设标准,初步形成具有石柱辨识度的和美工作经验。

秋风送五彩,大地尽朝晖。如今,全县上下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忍不拔的毅力,奋力推动高质量乡村振兴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一幅幅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