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糍粑香糯甜

●汪万英

“八月里,中秋到,家家户户打糍粑。烧开水,蒸糯米,蒸熟倒进碓窝里,拿起碓棒打糍粑。”伴随婉转动听的儿歌,中秋节到了。打糍粑是我们老家中秋节的主要习俗,它象征丰收、喜庆、团圆和平安。

儿时,在过中秋节前一天的下午,母亲就接来了远方的外婆,然后背上一背篼糯谷,到生产队的加工厂打成白净的糯米。晚上,母亲在昏暗的灯光下认真捡拾混在糯米里的稗子、石子等杂质,再用井水将糯米淘洗后浸泡在大木盆里;接着烧火用铁锅炒黄豆,豆在锅里欢蹦乱跳,噼啪作响,香气扑鼻,炒熟起锅凉凉。之后,父母推拉石磨,我们边吃边将冷却后的炒黄豆喂进磨眼,满口生香,磨子溢出来的黄豆面香气四溢。第二天清早,母亲把泡好的糯米淘洗三次后,捞起沥干,装入饭甑用大火蒸。感觉蒸得差不多了,她揭开竹盖,用筷子挑起几粒米,用手捏一下,有点粘手而没有硬心,满意地说:“嗯,熟了。”

父亲闻声过来,把饭甑端出门外,将煮熟的糯米倒入街沿上清洗干净的石碓窝里,顿时热气腾腾。幺叔二叔等院子的男人们围拢来,嘴里喊号子“嘿咗——嘿咗”,大家挥动下粗上细、碗口粗的木碓棒,你一摞我一摞,不停捶打糯米。小孩们好奇地围着石碓窝,抱着各自父亲的腿跃跃欲试,结果发现木碓棒被糯米粘住根本动不了,就转身在街沿院坝打来闹去,开心玩起来。

打糍粑时,碓棒下去要快,收起来也要快,翻来覆去地打,直到把一颗颗糯米打得均匀、瓷实。大家一起把打成团的糍粑拿起来放进撒有炒面(黄豆面)的簸箕里。

母亲双手沾一下冷水,把糍粑揪成一小团一小团的,粘面压扁压圆,晾在簸箕里。我们迫不及待地抓起一团糍粑伸进装有拌好黄豆面和白糖的碗里沾一下,咬一口,清幽淡雅、香甜爽口。母亲又趁热给左邻右舍送去一碗沾满黄豆面和白糖的糍粑。

下午,母亲推了豆花,炒了腊肉,做了一桌菜。我们按照辈分和年龄,给爷爷奶奶、外婆和其他长辈敬了酒,开开心心吃团圆饭。

晚上,一轮圆月升起来,像一盏明亮的大灯,高高挂在天幕上。我们双手捧起圆圆莹润的糍粑拜月,“照”月亮,爷爷说:“谁的糍粑能透过月光,谁的运气就最好。”

“你们知道中秋节怎么来的吗?”皎洁的月光下,爷爷笑着问。我们茫然地摇摇头说不知道。爷爷说,中秋节历史悠久,它起源于古人对月亮的崇拜。农历一年分四季,每季分为“孟、仲、季”三个月,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

“你们知道中秋节为什么要打糍粑吗?”爷爷又问。我们回答说因为糍粑糯糯的好吃呀,白白的圆圆的好看呀。爷爷摇摇头,拿起一块糍粑庄重地说,我们打糍粑是为了纪念楚国大将伍子胥。“爷爷好有学问啊!”我暗自钦佩,心想长大后要做一个像爷爷那样有学问的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年轻人一代一代进入城镇,老家田地荒芜,院子衰败。长辈几乎随晚辈住进了城镇,吃月饼也成了中秋节的主要习俗,但他们还是忘不了打糍粑、吃糍粑,忘不了那份浓浓的乡愁。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