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8000亩“红缨子”高粱进入采收期

一台中型收割机穿梭在黎场乡千亩粮油示范基地收割高粱

本网讯(记者 梁德风 谭艳波 文/图)秋高气爽,艳阳高照。入秋以来,我县在王场、黎场、西沱、沿溪等乡镇发展种植的8000余亩“红缨子”高粱相继进入采收期,各地抓住晴好天气,组织人力物力加紧采收,确保高粱颗粒归仓。

8月31日,记者在黎场乡千亩粮油示范基地看到,红艳艳的高粱铺满田野,颗粒饱满的高粱穗压弯了枝头。一台中型收割机在高粱地来回穿梭,不一会儿,一大片的高粱穗子全被它“吃进肚子”里。几十名村民在收割机“扫描”过的地里“打扫战场”,采收遗漏的高粱穗。基地对面的一个居民点,房前屋后的水泥地上全被正在晾晒的高粱籽铺满,犹如一张张红地毯铺在地上。

黎场乡秀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梁兴权说,他们采取机收与人工收割相结合的方式收割高粱,每天可收100亩左右,10来天能将这1000亩高粱全部收完,预计产量200吨左右、产值约120万元。为了保证高粱的品质,他们采用自然晾晒的方式将高粱晒干,然后企业订单收购用于酿酒。

正在晒场上翻晒高粱籽的秀才村村民陈云兰告诉记者,她将自家的5亩土地交给村里经营,然后在基地里务工,一年的务工收入加上土地流转费,大概有2万多元,这比自己种庄稼划算多了。

据了解,我县今年在王场、黎场、西沱、沿溪等乡镇发展“红缨子”高粱8000余亩,预计产量达2000吨,可带动2500余户农户增收1000余万元。“此产业适应我县地理环境,且销售渠道畅通,还有效盘活了闲置土地,让公司、集体和农户都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正在成为我县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县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