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西沱古镇一曲“盐歌”回响千年

西沱古镇雨景 通讯员 谭红建 摄

西沱古镇全景 重报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石柱西沱古镇精彩视频 扫一扫 就看到

西界沱牌坊 通讯员 谭红建 摄

重报记者 韩毅

8月12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长江时,一层金色的薄雾从江面升起,唤醒了千年古镇——西沱古镇上的人们:

82岁的老人谭华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端出一把藤椅,坐在门口,望着江上的轮船和老街上的行人,似乎在追忆儿时的记忆;

49岁的张新贵则提着一把扫帚,走出家门,清扫门前的街道,扫帚发出的沙沙声,打破了老街的宁静……

就这样,老街续写起新一天的故事。

“西沱古镇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市规划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西沱古镇通过活文化、兴业态、聚人流,吸引游客纷至沓来,让古镇焕发出新活力。

“巴盐入楚”的著名起点之一

走进西沱古镇,漫步在古香古色的街道上,这一地处长江三峡库区腹心地带,与长江明珠——石宝寨隔江相对的千年古镇,与周庄、乌镇等一起,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街道两侧,保留完好的大量前店后宅的木构、砖构民房,以及下盐店、禹王宫、万天宫、永成商号、永和商号、关帝庙、紫云宫、南城寺等古建筑群,既有土家族的吊脚楼,也有江南徽派建筑风格的四合院、岭南风情的廊式建筑和骑楼以及中西合璧的建筑等。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街最热闹。一到赶场日子,街上人山人海。”谭华全回忆说。那时,老街上生意很好做,吸引了大量南来北往的商贩。不过,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新场镇的修建,商贩、居民陆续离开,老街逐渐平静下来。

或许也正是这个原因,老街才得以完整保留下来。

历史文化学者谭光华是土生土长的西沱人,说起古镇的古往今来,他如数家珍。

谭光华介绍,西沱古镇原名叫西界沱,古为“巴郡之西界”。该镇所在的长江对岸有忠县古盐井——泔井、涂井,为古代巴蜀地区的知名井盐,盛产“锅巴盐”。居住在武陵山区的土家人,是巴人的后裔,为获得该盐,就将“锅巴盐”包装成盐包,用木船运到西沱,再由背夫背运到湘北鄂西的武陵山区。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了“巴盐入楚”的著名起点之一。

背夫走得最多的路线是从西沱出发,经朱家槽、南木垭、铁边槽等后,翻越“川鄂屏障”七曜山险关石门坎,进入湖北利川地界,再由利川汪营到咸丰、来凤及湖南龙山,全长300余公里。如今,这条古盐道已有3000多年历史。

西沱因盐兴镇、依道建街、以街立市。唐宋时期,西沱就成了渝鄂湘地区“施州蛮以粟易盐”的口岸;明清时期,“忠、万交邻为西界沱,水陆贸易,烟火繁盛,俨然一都邑也。”

至此,西沱发展达到鼎盛期:井盐、布匹、百货、药材、桐油等物资在此汇聚,竞相争辉。

古镇至今保留完好的云梯街就是见证。这条古街从江边码头依山取势,蜿蜒而上,至山上独门嘴总长约1.2公里。街道两侧的钱庄盐号、酒肆茶馆、驿站客栈、祠堂会馆、寺院道观、作坊集市等,星罗棋布,蔚为壮观。

站在江边向上望去,古街形似巨龙,又宛如登天云梯,故称“云梯街”,当地人也称其为“坡坡街”。它还是唯一垂直长江布局的阶梯式古街,故有“千年古镇西界沱,万里长江第一街”誉称。

保护性修缮让古镇重现昔日风采

“我在外务工了10多年,还是舍不下这方水土,又回来了。”张新贵是土生土长的西沱人,从小在云梯街长大,以前家里开了一个饭馆,古镇落寞时被迫关门,外出务工。

如今,张新贵和爱人在古镇上经营了一家销售旅游商品的店铺,生意好时,一个月能收入七八千元,日子过得挺红火。

在西沱,像张新贵一样,“离开又回来”的人还不少。

张新贵说,之前,由于年久失修,古镇多处建筑和民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

2017年,石柱采取保护现状、修缮保护、落架重建、复原重修等方式,对西沱古镇云梯街的建筑进行保护性修复,并同步推进环境绿化、风貌改造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在保护性修缮中,当地遵循保护优先、传承历史、科学规划、统一管理、合理利用、分区实施的原则,尤其注重对古街区文物古迹、传统建筑、街巷风貌、古树名木、山地特征、水系等的保护。

具体包括:坚持整体保护和原址保护,保持西沱历史名镇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空间尺度、自然景观;保持云梯街、巷道原有的视线走廊及空间尺度,不拓宽或缩小;商业街巷立面保持历史样式,不随意变更街道宽度和道路走向等。

“经过两年多的修缮,我们不仅留住了西沱千年传承下来的味道,也留住了人们割舍不下的乡愁,还新增了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公厕、购物中心等设施。”石柱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副局长田昊说。如今,街区焕然一新,古镇重现昔日的风采。

文商旅融合释放千年古镇新活力

“上坡脚又软,下坡脚打闪。一天不吃盐,平路打窜窜”“天上明晃晃啰,地下水凼凼哦,前面一个坡啰,背杵往后梭哦”……游走在西沱古镇,游客不时就会被一曲曲“盐歌”打破思绪,不自觉地循声望去。

这是古镇的保留节目——西沱古镇盐运民俗表演。该节目“活化”了古镇千百年前的盐运场景。

表演中,领头的背夫(又叫“背二哥”)每唱一句号子,后面众人必会齐齐附和,一呼一应,声音或高亢或悠扬,极具感染力。

64岁的彭家胜是这支民俗表演队的队长,也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盐运民俗传承人。他称,他祖父彭善敏、父亲彭道贵均为巴盐古道的背夫,他自己也传承“衣钵”,从12岁开始就在巴盐古道上背运货物。

在祖父及父亲口传心授下,彭家胜学会了巴盐古道川、鄂、湘三省的背夫号子和小调百余首。

“背夫号子是古镇文化的一部分,应该保留传承。”他说,古镇修缮开街后,他们成立了“背二哥大队”(即西沱古镇盐运民俗表演队),还原了当年“背二哥”背盐的场景。

如今,这支从云梯街走过的“背二哥大队”,已成了西沱古镇一道亮丽的风景。

“事实上,盐运民俗表演只是古镇以静态展览、动态展演、活态展销,促进文旅商融合发展的缩影。”西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唐剑称,近年来,该镇以“三峡库心·长江盆景”为指引,以“活文化、兴业态、聚人流”为目标,以打造居民安居乐业的家园、观赏和传承非遗文化的故园、增收致富的“富园”为核心,致力让古镇焕发出新活力。

“规划上,我们坚持‘保护第一’,以保护传统空间格局与历史风貌特色为核心,在法定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做了西沱专项保护规划与修复设计,并根据其古建筑的建造年代、历史价值、保存状况、使用功能等,采用了保护修缮、立面整饰、改造和重建。”田昊说。

西沱古镇还同步打造了禹王宫巴盐古道文化博物馆、庆忠堂土家族西兰卡普博物馆等8个文化活动场所,设立了石柱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国家级玩牛传习所等9个陈列展览馆和传习所,利用开放式非遗展演、封闭式非遗展演、非遗展演专场和旅游节会展演等,常态化展演玩牛、盐运民俗、玩水龙、土家唢呐特技等非遗项目,让广大游客沉浸式体验古镇的文旅魅力。

2020年,西沱古镇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2年获评国家级“非遗旅游小镇”。

接下来,西沱古镇将继续在业态优化、非遗活化、节会策划、营销创新、设施完善等方面发力,让古镇不断焕发新活力。

(来源:《重庆日报》)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