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红色印记 赓续红色血脉

我县积极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红三军古城坝驻地旧址(马氏宗祠)(县文管所供图)

红三军进驻的猫圈坡(本报资料图片)

竹子营战斗遗址

碑石坡红军路(县文管所供图)

红军井

大地坪会师遗址局部

石柱县红军游击队与鄂川边红军独立团大地坪会师遗址全貌

我县地处长江上游南岸、三峡库区腹心、重庆市东部,是成渝城市群直通中东部的重要走廊。境内拥有沪渝、石渝、沿江、石黔高速公路和渝利铁路,已形成“四高一铁”对外综合交通体系。该县幅员面积3014平方公里,辖33个乡镇(街道),总人口55万,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81.1%,被誉为中国辣椒之乡、中国黄连之乡,是中国最大的莼菜生产基地,曾荣获“中国避暑养生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中国最美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等称号。这里不仅交通区位独特、产业优势突出,而且文旅资源丰富,以三根树革命遗址、西乐坪战斗遗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是重庆市七大红色革命老区之一。

1石柱红军与民鱼水情深

1933年12月19日,湘鄂西中央分局在湖北咸丰大村召开会议,决定开创湘鄂川黔边新苏区。22日,红三军一举攻下黔江县城。四川军阀、国民党第21军军长刘湘急派周化成保安团等武装火速驰援黔江,企图在黔江与红三军决一死战。红三军攻下黔江7天后,于12月29日迅速撤离黔江,转移至湖北咸丰活龙坪,跳出了刘湘的军事包围圈。红三军转移至活龙坪后,敌军随后也向咸丰云集。

1934年1月3日,贺龙遂率红三军攻下利川县城,在敌人疲于奔命之际,贺龙迅速将红三军兵分两路进入四川,一路到万县柏杨一带游击,牵制住拟调防石柱的李宗煌团(原驻防石柱的何甫之团已调往黔江)。贺龙率领红三军第九师,由利川小贩郎德清带路,于1月8日从利川县鱼泉口进入石柱,一路过双河(今枫木镇)、黄水坝(今黄水镇),于9日露宿悦来(今悦崃镇)古城坝。1月10日傍晚,贺龙率领红三军抵达县城附近的猫圈坡(今属南宾街道),驻于庙岭、轿子顶等地。

红三军到达猫圈坡后,一面组织战士学习,一面组织宣传队深入到各个村落,宣传红军的任务和纪律,宣传土地革命和大村会议精神,提出了“穷人不还富人债,佃户不交地课(租)”等口号,深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同时,红军战士积极帮助当地群众解决生活困难,冒着严寒上山打柴并送到群众家中。当时有个年逾花甲的马姓老人,因气管炎发作不能劳动,连煮饭和烤火的柴都没有,红军战士给他送去了柴禾,老人连声慨叹:“红军是好人,从来没见过这样好的军队!”

当年冬旱非常严重,接连40多天未降雨,猫圈坡一带井水干涸,群众和红军饮水都成问题,有的群众顶着严寒到两里外的小溪里挑水,有的群众甚至到“牛滚凼”取水饮用。

贺龙得知这一情况后,一面派卫生员向群众宣传饮用水卫生安全知识,一面亲自带人寻找水源,解决群众和红军的饮水问题。后来在下院子(小地名)发现一处地面浸水,立即带领战士连夜挖井,很快挖出了一口水井,解决了当地群众和红军的饮水困难。

红军离开后,群众称水井为“龙水”“龙井”,一直饮用至今。为表达对红军、对贺龙的深情,群众还编了一首山歌,至今流传:“昔日喝水贵如油,下山挑水就发愁,自从贺龙挖了井,龙水流进锅里头。”

1982年12月,县人民政府将此井命名为“红军井”,并于1984年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完成长征文化资源调查

自2021年以来,我县大力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工作,重点围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及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安排,积极策划储备项目。

《规划》征求意见稿印发至区县后,我县便开始按照《规划》安排启动了长征文化资源全面调查工作。2021年7月,组建了革命文物调查组,随即对包括长征文化资源在内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了全面调查。至12月,共对15个乡镇68条线索进行了实地调查,新发现红色文化资源45个,其中1934年红三军及其所属队伍遗址遗迹9处,包括石柱县红军游击队成立地遗址、石柱县红军游击队与鄂川边红军独立团大地坪会师遗址、红三军悦崃新场遗址、红三军古城坝驻地旧址(马氏宗祠)、红三军休整地、碑石坡红军路、红三军蚕溪老街驻地旧址、鄂川边红军游击总队竹子营战斗遗址、鄂川边红军游击总队竹子营战斗烈士墓。调查组对这批新发现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了测量、拍照,填写登记表,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红色文化资源库。

3力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申报

我县高度重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工作,县政府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工作列入文化旅游工作重要内容,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县文化旅游委成立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文化旅游委主任任组长,分管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副主任任副组长,办公室、规划保护科、非遗中心、市场促进科、市场监管科、文物管理所等科室和下属单位为成员单位,大力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工作。

2021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石柱县申报的“重庆市红三军纪念地文化旅游复合廊道建设项目”列入“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申请中央资金16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400万元。12月,该项目经县发展改革委审批立项。其建设内容和规模: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军井”周边环境整治1000平方米,对红三军休整地约2万平方米实施环境整治,对红三军休整地现代建筑约2000平方米实施风貌改造;新建“红军井”仿古防护建筑100平方米、旅游厕所1座,新建停车场、广场各1座,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标志1座;新建“红军井”至龙井路公路青条石连接步道2000米及防护栏,设立标识标牌20个。

2022年3月,县文化旅游委完成可研报告编制。目前,正在推进项目用地预审和规划选址工作,计划今年8月完成项目资金申报。

4逐步推进红军长征文物保护

2022年,悦崃镇政府筹资对新场红军路进行了修缮,县文化旅游委委托设计单位编制古城坝(马氏宗祠)修缮设计方案。

今年3月,县文化旅游委按照“红军井”修缮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要求,对“红军井”本体进行全面修缮,恢复其原貌。同时,对“红军井”周边约500平方米环境进行整治,包括更换保护标志、栽种植物、硬化地面等。

下一步,我县将以推进重庆市红三军纪念地文化旅游复合廊道建设项目申报实施为重点,持续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

文/记者 岳良芬

图/记者 梁德风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