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一体多元优势 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石柱分校特色学院建设实践探索

石柱分校教学楼

石柱分校举办开学思政课

高素质职业农民培训现场


石柱分校工作人员拍摄教学视频

新教师试用期培训线上直播启动仪式


“红色三星”红色文化体验基地挂牌仪式

“国培”新入职教师培训学科工作室主持授牌仪式

石柱分校开发的部分特色课程教材

药学专业学员社会实践活动

记者 隆太良

教育之春雨,润国民素质于无声。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石柱分校(以下简称石柱分校)是电大分校、教师进修学校、社区教育学院、康养学院“四校合一”,承担着全县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教师培训与管理、市民社区教育、康养职业教育以及教师资格认定与注册等职责任务,是石柱县唯一的高校。

自2019年启动特色学院建设以来,石柱分校坚持“着眼长远、目标导向、主动作为、服务大局、内涵发展、创新特色”的工作方针,按照“一体(终身教育)两翼(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四支柱(教师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康养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工作思路,以服务全县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宗旨,以提升质量、铸造特色为目标,以培养康养人才为核心,充分发挥一体多元优势,努力打造具有辨识度的特色学院实践成果,助力石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思政”为抓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石柱分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校负责人带头上“开学第一课”和思政课,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并印发《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着力构建以“十大育人”体系为基础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推动了立德树人工作落地见效。

为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石柱分校组织思政课教学团队积极参加国家开放大学举办的“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开放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等专题培训。思政课教学团队在参加重庆开放大学思政课教学设计比赛中,荣获三等奖,1名教师入选重庆开放大学思政课程教学研究中心组。

为加强“思政”阵地建设,推动实践育人,石柱分校与三星乡政府合作建成石柱县“红色三星”红色文化体验基地;与中益乡政府合作,将初心学院作为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组织学员到基地开展现场教学,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教育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为推动科研育人、课程育人、服务育人,石柱分校实施了重庆开放大学教改项目《开放教育思政课教学中微课实践的路径研究》,已开发《红色三星》《红色石柱》等校本思政课程《走进三根树革命纪念馆》系列微课以及思政微课“主题单元资源包”,构建起基于“微课”的“三阶四环”开放教育思政课教学模式,丰富了育人内涵,提升了育人成效。

“学非融合”并举,推动特色专业建设改革

石柱分校围绕全县“全域康养、绿色崛起”发展主题,牢固树立“康养+”专业建设理念,深入推进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特色专业建设与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

该校围绕康养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确定药学、健康管理、智慧景区开发与管理(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方向)、行政管理(村镇管理方向)等为学校的重点建设特色专业,调整招生政策,加大特色专业的招生宣传力度,对报读特色专业的学员落实优惠的政策,不断优化生源结构。目前,该校有学历教育在籍学员2463人,其中特色专业在籍学员312人,每年本专科毕业学员在800人以上。

该校结合农村农业产业发展和土家文化传承的实际,确定特色种养和土家文化传承为非学历教育的重点建设特色专业,制定了非学历教育特色专业及课程建设规划,以重庆开放大学教改项目《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特色种养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基于土家文化传承的社区教育专业及课程建设实践研究》《康养文化视域下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为载体,建构专业系统,开发特色课程资源,建立起集职业教育、社区教育、教师教育于一体的“康养石柱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

该校建立了特色专业(学科)工作室及教学团队,申报市级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康养旅游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石柱县为例》《教师课程力协同提升研究—以石柱县为例》和重庆开放大学教改项目《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实践研究》《“圆梦”工程与特色课程建设》等,有效开展康养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建立专业实训基地或体验基地。

2019年以来,该校坚持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成果显著。其中,2名教师荣获重庆市特级教师称号,2名教师荣获重庆英才B卡,1名教师被评为重庆市学科名师,4名教师被评为重庆市骨干教师;2名教师入选国家开放大学网络教学核心团队,5名教师入选重庆开放大学网络教学团队;取得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创业指导师、职业咨询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的“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9%。

此外,该校申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和重庆开放大学教改项目共计10项,结题5项;1个项目团队荣获重庆开放大学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拔赛)铜奖;开放教育工作连续六年的考核等次为“优秀”,被重庆开放大学表彰为“先进单位”;基本建成药学、健康管理、智慧景区开发与管理、行政管理等学历教育特色专业和特色种养、土家文化传承等非学历教育特色专业,建立专业实训基地或体验基地11个,提升了学校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

拓展教学资源,特色课程体系“春色满园”

石柱分校树立“以专业统揽课程。以课程支撑专业”的理念,按照“基于需求、立足本土、聚焦实践、人课合一”的课程建设原则,通过不断开发特色课程,丰富课程体系,拓展学习资源,呈现出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的生动景象。

该校结合特色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实际,构建起以校本思政课程、专业拓展课程、职业资格证书网络课程为主体的学历教育本土化课程体系。在开发《红色三星》《红色石柱》等校本思政课程的同时,还开发了《石柱巴盐古道》《乡村民宿经营与管理实务》《石柱土家医方》等专业拓展性课程,引进健康管理师、创业指导师、乡村规划师、社会工作者等职业资格证书网络课程,开发5分钟“思政微课程”“康养微课程”50余件。

该校构建起以县社区教育学院为龙头、以街道(乡镇)社区教育学校为基础、以社区学习中心为支撑的三级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建立起“353”社区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即3个社区教育特色专业(休闲养生、土家文化传承、新技术应用),每个特色专业由5个模块课程构成,最终形成了三个项目品牌(康养讲堂、“康养黄水”特色课程培训和“康养之星”大众评选)。其中,土家文化传承专业已开发《土家啰儿调》《土家米米茶》《石柱土司》《土家族特色菜制作》《土家玩牛》《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石柱土家族传统风俗》等特色课程。

该校深入落实“科技强农”政策,按照培训高素质农民的需求,开发了《有机蔬菜种植技术》《中蜂养殖技术》《脆红李种植技术》《核桃种植技术》《黄连种植技术》和《莼菜种植技术》等特色种养专业多媒体课件。通过精选培训教师,严格按照课程计划授课,在培训各环节充分体现“实践”应用,让学员看得见、摸得着、学得进、记得牢,提高了学员的实用技术,为“科技强农”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国培”为引领,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师进修学校是重庆市三峡库区、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唯一的市级示范性区县教师培训机构,教师培训是石柱分校的主要办学职能。近年来,该校主动争取“国培”“市培”经费和市财政培训奖补经费1000多万元,结合我县教师队伍的现状,以“国培”为引领,以“市培”为中坚,以“县培”为主体,以校本研修为基础,对全县中小学教师进行分层、分类、分岗培训,每年培训教师均在5000人次以上,实现了教师培训全覆盖,提升了全县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2020年6月,该校作为市教委推荐的全市5个教师队伍建设先进单位,在《重庆日报》专版报道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典型案例,与其他区县同版晒成绩、亮账单。

2020年12月,市教委“国培”专项视导组对该校的“国培”工作用“站位高、定位准、模式新、工作实、评价全、成果丰”十八个字予以充分肯定。

2021年开始,市教师发展中心委托该校牵头,与忠县、丰都研训机构合作实施“国培”教师发展协同创新项目,共同打造“石忠丰”区域教师发展协同创新“金三角”。

2022年,该校成功申报为重庆市3个教师队伍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区县之一,作为“两群地区”的试点区县实施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探索教师队伍综合改革模式。

主动服务社会,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石柱分校坚持“教育惠民”,充分发挥服务职能,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开展主题调研,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该校完成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市域“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专题调研,撰写了《关于推动康养学院建设,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市域“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提供康养人才的调研报告》;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专题调研,撰写的《打造“企业+集体+村民”的良性利益联结机制—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华溪村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获国家开放大学征文活动一等奖。

该校在实施康养职业技能培训,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根据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要求,与县农业农村委等县级部门合作,以调训或“送培”的方式,开展高素质职业农民培训、“榜样面对面”宣讲团成员培训、红色体验基地解说员培训、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和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等社会培训,累计培训学员 3000余人次。培训案例《创新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助力康养产业持续发展——重庆开放大学石柱分校高素质农民培训模式的实践探索》被重庆市教委评为重庆市2021年教育发展典型案例一等奖。

县作家协会主席、该校教师谭岷江创作的纪实散文集《春天向上》入选重庆市13部脱贫攻坚优秀文学作品之一,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县美术协会主席、该校教师王德贵到桥头镇助力打造写生创作基地和举办反映乡村振兴成果的主题油画展,受到市委宣传部帮扶集团驻桥头镇工作队和群众一致好评。

为传播康养文化,提升“康养石柱”形象,该校每年暑假期间均以“风情小镇·康养黄水”为主题,在黄水镇以避暑游客为主要对象,开设以传承土家文化和休闲养生为主要内容的土家摆手舞、土家花棍、土家茶艺、土家民歌、太极拳、咖啡冲泡、国画、书法等特色课程培训班,累计受众在1万人次以上。同时,还与企业合作举办“华宇杯”康养之星大众评选活动,为避暑游客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大众化平台,营造出康养、休闲的良好氛围,深受各级媒体和避暑游客好评。

近年来,该校面向社会开展教师资格认定与注册3000余人次,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1000余人次。该校与学术团体合作开展本土历史文化研究,开发地方教材,传播康养文化,进一步丰富办学职能、发挥社会服务职能,为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增添了动力活力,为推进石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教育力量。

(本网图片由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石柱分校提供)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