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镇——“农旅”融合描绘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szb0915001_003_01_s.jpg

桥头镇湖光山色 (桥头镇政府供图)

记者 马瑗 李玉霞

为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年来,桥头镇广辟路径、综合施策、开拓创新,驱动着农村振兴、农业发展、农民富裕的列车驶上快车道,一个个小山村实现了美丽“蝶变”。

作为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2021年以来,桥头镇充分运用帮扶集团对口资源、主动争取上级部门行业资源,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同时,各类社会组织、高校团体也纷纷为该镇乡村振兴助力添彩。

近日,记者走进桥头镇,一条条硬化整洁的公路,一排排装饰一新的民居,木屋、石板路、帐篷点缀山间……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更是赞不绝口。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道路上,不仅要创造美丽,还要经营美丽。桥头镇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积极引入社会资本,通过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发展乡村民宿,携手四川美术学院等9所高校,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打造写生创作基地,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落到实处,让美丽景色向美丽经济转变。

在桥头镇长沙村滨湖康养小镇,喜马拉雅野奢露营地、民宿建设等项目已初步完工并对外营业,现正抓紧推进滨湖音乐广场、滨湖生态步道、滨湖码头及垂钓中心等项目建设。一个集艺术写生、生态农业观光、农耕文化体验、乡村野奢露营、生态养生度假六大功能为一的“农旅”结合示范园即将呈现。曾经的小山村乘上了旅游“东风”,逐渐成为当地居民安居乐业、外地人羡慕向往的“诗和远方”。

长沙村的“蝶变”并非个例,桥头镇田畈村也正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几年前,田畈村还是一片荒山沟壑,缺乏区位和资源优势。通过反复调研评估,2016年,该村开始种植果树,采取“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模式,把一片荒山建成面积达1700余亩的果树种植、旅游采摘体验综合基地。春赏花、秋摘果,一时间这里成了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驻村工作队也利用自身优势,拓展水果销售渠道,村子火了起来,村民也富了起来。

田畈村梨园基地业主邓彰程介绍,田畈梨园每年3月进入赏花期,7月进入盛产期,2021年产量突破100万斤,产值达到380万元,带动农户328户1312人增收。今年的产量约有120万斤,产值可达450万元。

近年来,桥头镇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强化基层治理,建设文明乡风,构建由点及面、串点成片的美丽乡村建设格局。如今,行走在桥头镇乡间,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美景目不暇接,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桥头镇镇长陈森林介绍,作为全市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桥头镇正瞄准“乡村振兴桥头堡、绿色发展示范地”定位,以“农旅”融合发展为路径,一手抓乡村旅游,全力创建藤子沟国家湿地公园4A级旅游景区,一手抓“三色”农业,积极打造“三色”产业示范基地、“三色”产业园区和“三色”产业科普馆。同时,该镇还构建起政府、企业、高校、村集体、村民“五位一体”的共建共享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从“环境美”到“内涵美”,如今的桥头镇,面貌日新月异,一幅村净、景美、业兴、人和的美丽乡村画卷,生动诠释了桥头镇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