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汗水收获老百姓的信任 ——记市委宣传部帮扶集团驻石家乡黄龙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兼队长巨建兵

干净整洁的村道,绿树掩映的民居,异军突起的特色产业……盛夏时节,走进石家乡黄龙村,欣欣向荣的气息扑面而来。

“巨书记来了,现在村干部的工作更有激情了,村民们通过发展产业实现信心更足了,我们生活的环境更美了……”日前,石家乡黄龙村的群众说起村里的变化,感谢最多的就是市委宣传部帮扶集团派驻黄龙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兼队长巨建兵。

巨建兵主持召开村组干部会

增收致富的

“引航人”

脚穿胶鞋,一身农民装扮,皮肤被晒得黝黑,巨建兵举手投足之间,活脱脱一个当地群众的样子。自2021年5年驻村以来,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员,配合村“两委”,帮带队伍强班子、多措并举促增收、排忧解难聚民心,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路、幸福路,赢得了大家的交口称赞。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巨建兵初到村里,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求,抓住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牛鼻子”,针对村“两委”工作效率不高、综合业务能力不强等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按照政治强、能力强、作风强的标准,与村干部结成“对子”,采取“一帮一”的工作机制,让一个驻村队员帮带一名村干部,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振大家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巨建兵将村级事务逐条分解,将责任压到每个干部的肩上,将“板子”打到每个干部的身上。他严格落实党组织生活制度,创新“三会一课”内容和形式,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帮助党员解决实际困难,加强党员的党性教育,让党组织生活更有温度,切实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巨书记的带领下,随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了,责任分工更明确了,心气、劲头更足了,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了!”说起这些变化,黄龙村党支部书记田宁发深有感触。

巨建兵与村民一起背西瓜

建强堡垒的

“领头人”

进入7月下旬,在黄龙村庙坝组的“党员众筹”产业示范片,占地30亩的西瓜基地,一个个西瓜探出了圆圆的脑袋,务工村民正忙着采摘成熟的西瓜。在占地20亩的有机水稻种植基地里,风吹稻田千层浪,绿浪滚滚丰收望。

然而,在今年春节前,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原来,庙坝组在家劳动力不足,有50余亩的“鸡窝地”“巴掌田”因产出效益低而被闲置多年。

为充分利用好土地资源,提高农田的利用率和产出效益,今年入春以来,在巨建兵协助下,黄龙村将此处的50亩闲置田按照“小并大、短改长、弯改直”的方法,进行了宜机化改造。

然而,当地村民认为改造时翻出来的是生黄土,都不愿意在此种植庄稼。面对这一“难题”,在村集体会议上,巨建兵带头“认种”10亩土地。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石家乡政府、黄龙村党支部有13名党员积极响应,先后筹集资金9万余元,用于流转土地、支付务工村民工资以及购买西瓜、水稻种子和有机肥,将这50亩田地打造成了“党员众筹”产业示范片。

每天早上天刚亮,巨建兵就披衣起床,穿着胶鞋,来到田间地头,与务工村民一起整地、播种、除草、施肥……在阳光的照耀下,他脸上的皮肤越发显得“油光”发亮。

“巨书记驻村以来,一日三餐常常没能按时,比我们大部分人还辛苦。”黄龙村黄连组村民岳国英说。

7月下旬以来,“党员众筹”产业示范片的30亩西瓜进入采摘期,亩产量预计在5000斤左右,目前售价是每斤5元,因品质佳、口感好,市场供不应求。

因此,巨建兵更加忙碌,既当采摘工、搬运工,又当驾驶员、销售员,天天忙得像一个旋转的陀螺。

背着一背篓西瓜,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巨建兵擦擦脸上的汗水,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我们的宗旨是围着老百姓转、做给老百姓看、带着老百姓干。通过示范引领,为当地群众探索出一条发展高效农业之路。”

巨建兵在体验中心介绍商品

村企“联姻”的

“搭桥人”

石家乡具有良好的地域优势,早在多年前就形成了优质稻米、辣椒、无公害蔬菜等多种特色农产品产业。如何充分挖掘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和效益,这成了各驻村工作队面临的一大课题。

驻村以来,为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后一公里”,巨建兵牵线搭桥、协调沟通,推进了黄龙村与重庆报业集团旗下的重庆重报电商物流有限公司“联姻”,通过盘活村集体闲置房,打造了七彩石家体验中心,再利用线上线下销售方式,把当地老百姓的农特产品“嫁”出了深山。

记者在七彩石家体验中心看到,土家腊肉、精制的有机大米、特色蜂蜜、窖藏白酒等数十种特色农产品包装精美、琳琅满目,选购的游客络绎不绝。

作为优质稻米盛产地,石家乡致力推动大米深加工和品牌建设,在巨建兵帮助下注册了“官田坝”“池谷高山”两个商标,覆盖大米、辣椒、食用菌等数十种农产品。同时引入了重庆万源粮油有限公司,以九龙村的官田坝为核心,在全乡打造了1000亩有机水稻种植基地,而且坚持市场导向,通过对精深加工稻谷、精选优质大米、精制包装上市,让石家乡的“米粮仓”变身为县内外广大群众的“好厨房”。

此外,为搭建起市内市外销售渠道,唱响农业产业品牌,促销石家乃至全县的农业产业商品,巨建兵充分利用重庆重报电商物流有限公司的资源加大销售力度,同时积极培育村组干部为“网络”主播,通过直播带货,不断加大线上线下产销对接力度。

“以往我们的农产品走不出大山,而今我们也可以通过电商平台,把商品卖到全国各地。现在我们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了。”黄龙村党支部副书记冉启平告诉记者。

巨建兵用微耕机翻地

解难帮困的

“暖心人”

“我们走访群众不能只是征求意见和了解困难,还要善于发现群众存在的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巨建兵不仅经常给驻村工作队员和村组干部说,而且带头做。

2021年夏季,在新冠疫苗接种期间,他用自己的私家车义务接送村里岁数较大、行动不便、卧病在床、家里无车的群众到石家乡卫生院接种新冠疫苗,累计接送村民400余人次。

“巨书记送我去打疫苗时,上车下车都扶着我,就像亲人一样和蔼亲切。”谈到巨建兵,庙坝组现年95岁的谭定珍老人感动得流下了泪水。

“巨书记不是我们的亲人,却胜似亲人。”“他的车是一辆‘农村公交车’,村民只要看到他的车过路,招手他就马上停下来带上大家。”“巨书记为了让村民喝上‘放心水’,有时候深夜还在组织人员维修管道。”“为了调解村民纠纷,他不怕吃闭门羹。”谈到巨建兵驻村以来解难帮困的暖心之举,黄龙村的村民们滔滔不绝。

2021年冬季,茅坪组的自来水管道破裂,巨建兵组织人员连夜抢修。他们冒着严寒,在冰天雪地里一直忙碌到第二天凌晨,恢复供水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去休息。

村民马某某和王某某因林地边界纠纷,多年来形同陌路,有时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闹得不可开交。今年5月,巨建兵“三顾茅庐”,通过说情、讲理、谈法,终于化解了两家人的心结,让其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群众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环境好了、产业强了、收入高了、百姓笑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更强了……巨建兵扎根基层,埋头苦干,用汗水收获了老百姓的信任。每当群众看见他都会亲切地叫一声“巨书记”。这一声声发自肺腑的“称呼”,饱含着当地村民对他的高度认可和由衷称赞。

(记者 隆太良 文/图)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