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民歌何以能走向世界?

p1_s.jpg

国家非遗传承人刘永斌父女登台献唱《太阳出来喜洋洋》

◇罗涌

《石柱土家啰儿调》记载,石柱民歌“啰儿调”在二十世纪中叶在石柱广为传唱,为石柱民族民间艺术的主流,浸润在石柱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2006年,“石柱土家啰儿调”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因集中体现了土家人豁达豪迈、奋发向上的性格特征和勤劳善良的美德,而深受人民喜爱。其中代表作《太阳出来喜洋洋》,2003年在央视播出,2005年确定为石柱县县歌。

蓝河先生,一位来自吉林省怀德县(今公主岭市)的音乐人,1946年,到石柱中学任教,1949年12月参军入伍。在此期间,他在一名石柱籍战士的传唱下,记录下石柱民歌“啰儿调”,随后将石柱民歌收集记谱整理,并与重庆北碚中学教师金鼓合作修改歌词,用第一句歌词作为歌名《太阳出来喜洋洋》。蓝河的同事蔡绍序把这首民歌带到上海音乐学院,带到国外交流演唱。从此,这首石柱民歌唱遍了祖国大江南北。2007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经典民歌”。

一首普通的石柱民歌,何以能走向世界呢?

它唱出了土家人民劳动的生动场景。流传于石柱民间歌谣,多数都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太阳出来喜洋洋》歌词中有“挑起扁担上山岗”“手里拿把开山斧”“走了一山又一山”等,都是普通老百姓熟悉的劳动场景。劳动是最美的,所以,这首民歌唱出了劳动之美。《太阳出来喜洋洋》既有闲时逗乐情趣,也有激扬奋进的张力。无论学历高低、身份贵贱、环境优劣、情绪起落,人们都可以哼唱,在哼唱中找到欢乐,找到寄托,从而达到身心愉悦。这就是《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民间艺术之魅力。

它唱出穷苦人民翻身得解放的喜悦之情。这首歌诞生于1950年,正是新中国刚刚成立之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改天换地,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穷苦人民终于扬眉吐气。蓝河先生在“石柱土家啰儿调”的基础上,提炼创作《太阳出来喜洋洋》,一改悲情哀怨的唱腔,融入高亢激越的音符,抒发了顽强拼搏、踏平艰险、征服大自然的豪迈之情,开创了“石柱土家啰儿调”崭新的思想艺术境界,打下鲜明的时代烙印,唱出新中国的时代强音。“太阳出来喜洋洋”这样的歌名,切合了建国初期人民的心声。因此,这首发端于石柱的民歌,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它唱出了古道沧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古代巴人在武陵民族走廊里开凿出一条条人行路,有的路变成了连接成都平原和两湖平原的交通运输大通道,民间称为“巴盐古道”。因为战略需要,国家曾启用巴盐古道,规模性运输盐巴、铁和粮食,被研究学者赞誉为“武陵山北纬30°的金丝带”“中国第三大古道”等。巴盐古道,为石柱通往外界的主要路径,世世代代的石柱人走在这条路上。交通大通道,促进民族大交融,推进文化大碰撞,会产生深沉的文化积淀。而《太阳出来喜洋洋》,充分吸纳了巴盐古道上的土家人“执着向前”“勇于登攀”“包容和善”等精神特质。有的歌词和曲调,就是巴盐古道上“背脚子”爬坡上坎、翻山越岭的真实写照。

它唱出了朴素愿望和奋斗精神。传承着巴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能歌善舞的石柱土家人,在劳动生活中创造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考证,“啰儿调”源流于巴渝舞、巴人土歌和唐代的竹枝歌。歌词以“七言四句”体为主,被誉为“竹枝词”的活化石。古蜀地,多为高山峡谷,瘴气弥漫,天无三日晴,素有“蜀犬吠日”之说。这里偏远闭塞,民生多疾苦。故竹枝歌多悲情哀怨。这样的民歌情调,被蓝河先生艺术加工之后,变得生机蓬勃,有了“石柱土家啰儿调”的华丽转身,得以提升和突破。

《太阳出来喜洋洋》有这样的歌词:“只要我们多勤快,不愁吃来不愁穿。”它寄托了土家人吃饱穿暖的朴素愿望,也表达了“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奋斗精神。

石柱县位于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境内高山深壑交织,人居环境险恶,因为发展滞后,一度时期,成为国家级贫困县。全县有85个贫困村6万多贫困群众,扶贫任务异常艰巨。“两不愁三保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指标。老百姓的愿望与国家行动紧紧相连,高度契合。一首民歌与脱贫攻坚的故事就此发生。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石柱县中益乡视察,在重庆市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石柱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民歌中的美好愿景,终于得以实现。

直到今天,石柱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依然如天籁之音,在百姓中传唱,经久不衰。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