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养鱼”现身鱼龙渔场

szb0409002_001_01_s.jpg

“智慧养鱼”基地

本网讯(记者隆太良龚雪梅文/图)“前几天我回成都后,打开手机上的APP,在外就可查看到鱼塘的溶氧、氮氧、水温、水质的实时数据以及各种鱼类的数量和重量,从而进行远程操控。”日前,记者到黄鹤镇鱼龙村的鱼龙渔场采访时,石柱县石岭四季生态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旭波在谈到“智慧养鱼”这一新模式时,如数家珍。

据介绍,2020年3月黄鹤镇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水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在“盘活水资源、做好水文章”上下功夫,引入石柱县石岭四季生态有限公司,在鱼龙村流转了30多户村民共34亩土地,建起了鱼龙渔场,发展淡水养鱼产业。

为解放人力物力,节约养殖成本,降低养殖风险,实现高效增产,公司投资50多万元,购置了一整套智能化养鱼设备,创建鱼龙渔场可视化平台,建成了淡水“智慧养鱼”基地。

记者在现场看到,阳光下,42口露天鱼塘倒映出蓝天白云,微风吹来,水面泛起波光粼粼。鲈鱼、虹鳟、鲟鱼、丁桂鱼等多种鱼类欢快游曳,令人目不暇接。

朱旭波是成都人。他告诉记者,鱼龙渔场可视化平台综合运用了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终端等先进技术和传感器、高清监控等智能设施设备,犹如渔场的“中枢系统”,覆盖了42口鱼塘。鱼塘的水质、水温、PH值等数据在小小的手机上显示,也可在办公室的电视上、会客厅的大屏幕上查询。通过在线监控,既避免了人工监测出现的误差,又提高了水质环境调控的及时性和实时性,为创建健康安全的水质环境提供了条件,使得现代水产养殖变得更加安全、健康和绿色。

“以前养鱼全凭经验,担心鱼塘含氧量不足,每隔两个小时就查看一次。如果缺氧就立刻开启水泵增氧,常常一夜无眠。”在该渔场从事管理工作的蹇春华告诉记者,他是黄鹤镇山河村村民,以前在外务工从事养鱼工作多年,2020年返乡后便在这里上班。自公司创建鱼龙渔场可视化平台以来,他通过手机操作管理,工作起来非常轻松,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提高了收入,现在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

目前,该渔场养殖的各种鱼类数量在30万尾左右,产品远销成都、重庆等西南大城市和上海、浙江、广东等沿海城市。特别是虹鳟鱼,通过自繁自养,从繁殖到上市需要2年时间,产品一直供不应求,是市场上的香饽饽。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