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跑出产业振兴“加速度”

szb0208001_003_01_b.jpg

王场镇万亩柑橘产业 记者 谢天 摄

记者 隆太良 罗贤为

虽是数九寒冬时节,但在王场镇广袤的乡村大地上,依然随处可见一派产业兴旺的可喜景象。伴随着明媚的阳光,成群结队的中蜂在林间飞舞;在郁郁葱葱的柠檬基地,务工村民在加强冬管;在连片集中的柑橘产业基地,沉甸甸的柑橘挂满枝头…… 

近年来,王场镇坚持以党的建设统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突出“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这一主题,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新路子,使基层党建与特色产业有机融合,实现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进,跑出了产业振兴“加速度”。

靠山吃山,中蜂产业厚积薄发

王场镇蛟鱼村地处巍巍方斗山深处,林草资源禀赋,养蜂所需的乌泡、五倍子、刺槐等蜜源植物多达80余种,发展中蜂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何把生态资源丰富的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胜势?近年来,王场镇通过谋新篇、布新局、出新招,将中蜂产业纳入重点项目强力推动。

为着力提升产业发展“领导力”,在王场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蛟鱼村党支部紧紧围绕“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工作思路,把抓党建作为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建立起党员干部与联系对象长期结对帮扶制度,通过思路帮、技术帮等方式,把党建触角延伸到产业发展第一线,为中蜂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冉孟华是蛟鱼村的党支部书记,也是石柱县方斗山中蜂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据其介绍,为引领当地村民发展中蜂产业,该村按照“党支部+合作社+示范场+蜂农”模式,已建成1个以村集体经济为主的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和4个中蜂养殖标准示范场,同时通过传、帮、带、扶,带动蛟鱼村、秦家村和大坝村的村民共养殖中蜂4500余群,形成了蜜源培植、技术培训、蜂蜜回收和统一“方斗山蜜都”品牌销售的发展模式。

在2021年,石柱县方斗山中蜂专业合作社自产和收购蜂蜜18吨,实现产业效益300余万元,其中村集体经济收入在20万元左右。

柠檬飘香,产业发展持续向好

走进王场镇柠檬产业基地,在阡陌纵横的乡村大地上,满眼的绿意恣情舒展,一棵棵翠绿的柠檬树生机盎然。

以前,王场镇无主导特色产业,农民收入有限。如何走出“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困境?近年来,王场镇根据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按照“党支部+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将扶贫开发与发展现代农业紧密结合,大力发展柠檬产业,连片建设5000亩柠檬产业基地,覆盖太和、双星、石溪三个村(社区),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发展新路。

“秋收时节,柠檬果子挂满枝头,不仅扮靓了山头,更装点了广大果农的幸福生活。”王场镇党委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环境好,柠檬树生长快。经过3年精细化管理,2021年已开始挂果,采收并销售柠檬20余万公斤,预计2022年产量将突破100万公斤。

“我家以前一直守着几亩田地过日子,收入较低。没技术,去外面打工很难找到工作。”太和社区一村民说,多亏在家门口发展起了产业,不仅有土地流转收入,还能就近打工挣钱,工作也比较轻松,每年可以挣到两万元。

王场镇柠檬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为全镇村民提供了近500个务工岗位,让当地农民在家门口挣到了钱,还盘活了土地,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和地方经济发展。

变荒为宝,柑橘产业欣欣向荣

隆冬时节,行走在王场镇双龙村和石溪村的通组公路上,公路两旁的柑橘园里硕果累累,金黄的果实挂满枝头,漫山遍野的柑橘树如同一棵棵“摇钱树”,带动当地村民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前,双龙村和石溪村的村民主要依靠种植传统农作物,因收入较低,多数村民以外出务工为主,撂荒的土地越来越多。

农民生活要富裕,产业振兴是关键。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王场镇充分利用双龙村和石溪村浅丘低山的地理环境和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气候宜人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发展晚熟柑橘产业。

2018年以来,双龙村和石溪村按照“稳定面积、调整结构、提升品质、拓展市场”的发展思路和“党支部+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在双龙村开发撂荒土地打造出7000亩柑橘产业基地,在石溪村开发撂荒土地打造出3000亩柑橘产业基地,在全镇形成了以晚熟柑橘为主的1万亩经果林示范产业。(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集中连片柑橘林不仅给远近游客带来了浩瀚的橘海盛景,也为果农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记者在双龙村兴阳组看到,村民冉瑞英正忙着采摘新鲜成熟的柑橘。她告诉记者,她种植的6亩柑橘可收入3万元,镇村干部请来专家,手把手教田间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冬季果树管理等技术,现在对发展柑橘产业更有信心。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基础。近年来,王场镇从“望山兴叹”到“靠山吃山”,从昔日的荒坡到种下“摇钱树”,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山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打印]

[责任编辑: 成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