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供销社:“三社”融合激活“三农”发展新动力

szb1019002_005_01_b.jpg

信用社工作人员到田间地头了解群众需求 

本网讯(记者 陈静 文/图)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信用社的融合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县供销社积极探索实践“三社”融合发展模式,进一步巩固基层供销组织,持续拓展服务领域、完备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逐步搭建农民生产生活综合服务平台,激活了“三农”发展新动力,推动了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足不出户享受信贷金融服务

金秋时节,沙子镇卧龙村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基地里的中药材云木香迎来了丰收,这离不开农商行的信贷金融服务。近日,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石柱支行沙子分理处(以下称沙子镇信用社)工作人员到秦大成家中,上门了解贷款办理情况,切实把服务送到田间地头,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周到便捷的信贷金融服务。

秦大成是中药材种植大户,想要扩大云木香种植规模,但缺少发展资金。沙子镇信用社工作人员在得知秦大成的贷款需求后,第一时间来到中药材种植基地开展了实地调查。“在提交资料后,你的20万元贷款一周左右就会到账。”沙子镇信用社工作人员的话让秦大成吃了一颗“定心丸”。

沙子镇信用社工作人员介绍:“我们通过‘三社’融合,主动上门对接,为其办理了不需要任何抵押的‘三社’融合贷款,帮助群众扩大种植面积,大力推动产业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为解决专业合作社及涉农企业融资难、融资门槛高等问题,县供销合作社联合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石柱支行等银信部门,围绕“三社”融合不断创新“助农贷”“富民合作贷”等金融产品,累计为146家合作社及涉农企业投放贷款3.91亿元。

产销对接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

记者在沙子镇供销社看到,日杂百货、农资用品、便民物流等区域次序分明,农产品区的货架上摆着天麻、干竹笋等特色农产品。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自从与沙子镇供销社对接后,自己种植的农产品都有销路了,有效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实现产销对接。

面对“互联网+农业”的新机遇,沙子镇供销社积极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拓展农产品流通服务主阵地,依托农村客运、物流配送,按照“线上+线下+物流+产业”模式,做强农村电子商务,缓解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沙子电商’作为‘三社’融合的销售端之一,通过远山结亲、1688等平台收购了500多个农户的农产品,加工包装后在线上销售,既缓解‘销售难’问题,还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农民收入。目前,我们已销售黄连、竹笋、莼菜等特色农产品368万元。”沙子镇供销社相关负责人说。

聚焦服务提升农业产业效益

沙子镇是我县“三社”融合示范区之一,是我县“三社”融合发展中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我县“三社”组织体系完善,全县供销基层组织实现了乡镇(街道)、涉农行政村全覆盖,33个乡镇(街道)改造建设基层供销社33个,涉农行政村(社区)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230个,发展农民合作社1143个。同时,充分发挥供销社、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优势,立足耕、种、管、收、加、贮、销全方位服务,着力延伸产业链条;着眼代管代收、代运代销、金融代办等方面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组建社会化服务队伍115个,服务产业面积22万亩;聚焦产业末端,培引131个基层社、合作社做实农产品加工和线上销售,2020年加工销售额近8亿元。

“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三社’通过组织形态、生产经营、利益联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科学有效融合,把生产、流通、信用三大要素融合起来,大大提升了农业产业效益,也让农村产业更加兴旺,农民更加富裕。”县供销社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印]

[责任编辑: 成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