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香时光

●唐伟

夏天刚过,清风便捎来淡淡桂花香。

一闻到关门岩的桂花香,我便想起开学了,想起教师节,想起童年里那一缕桂花香。

在我的成长路上,遇到了一个个好老师,对我影响最深的是我的启蒙老师——陈老师。

记得1997年9月第一次去报名,我和村里同龄的伙伴们,从家里出发,走过那条开满野花的小路,径直走进了学校。

一排“7”字形的旧木房、一块坑洼不平的石板就是我们的学校。中间隔着两户姓王的人家,其中一个是我们村的小诊所。踩着咯吱作响的木梯,我们走进教室。

教室在陈老师家的阁楼上,里面除了黑压压的瓦片、咯吱作响的木质楼板、一块残破的木黑板,最多的就是30余套破旧的桌子和长条板凳。

陈老师是我们村小唯一的女老师,中师毕业后,她就一直在我们这所偏远的村小教书,教过我们村里几代人。

小孩怕老师或是天性,更多的应是崇敬。一抬头,我就看到她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我立马低下头,心砰砰跳动,两只脚似千斤笨重,丝毫不敢动摇。我挪步到她身边,埋着头,连呼吸都小心翼翼。

“你几岁了呀?”她拉过我的手,问道。原本已紧张,现在心跳得更厉害。我把头埋得更低,生怕看到她的脸。

我微微颤颤回答:“我,我——6岁……”

她告诉我学校里很多有趣的课,以及读书的乐趣和好处。就这样一问一答,我渐渐发觉她十分亲和。

从1997年秋天开始,我在这里度过了5年时光。5年里,陈老师不光教我们知识,更带着我们一步步克服害怕的事,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怕木梯。每次进出教室,我就必须顺着那段十余步的陡梯上下,因为胆子小,因此手脚并用。上楼不易,下楼更难。楼梯很陡,不敢看但又不能闭着眼,两股颤颤,眯着眼下楼。为了克服这个困难,陈老师就一步一步、一个一个教会我们上下楼。

二怕下雨。每逢下雨,瓦片就渐渐“放肆”起来。一开始“滴滴答答”,渐渐的就“轰轰隆隆”,甚至还欺负我们头顶上那微弱的白炽灯。教室里,一下子全是雨声。陈老师毫不示弱,扯高嗓门决意要和暴雨较量。我最喜欢坐在教室里,从那一两片亮瓦里,呆呆地看蔚蓝的天空,看缥缈变幻的云朵。最喜欢有一缕阳光照进教室,顿然教室里亮堂堂的。有时觉得像一把五彩缤纷的神剑,有时像一道难以描摹的虹,十分奇妙。当然,暴雨带来的“狂欢”,绝不能错过。我悄悄凝视从亮瓦滚动的水珠,它们“恣意而为”,尽情奔跑,瓦片成了他们的“蹦床”,此刻他们尽情享受着快乐、自由,这如同下课(放学)铃响后的我们……一不留神,陈老师的教鞭就落在了身上,教室里的孩子们瞬间捧腹大笑。记得1998年雨水特别多,河里的水说涨就涨,放学后陈老师不放心我们,她和丈夫马老师就把我们一个一个背过河。

三怕冬天。一到冬天,教室里一片冰冷。凛冽的寒风从塑料薄膜蒙的窗户里疯狂窜动。我们一个个蜷缩在教室里,双脚冻得麻木。我们也从家里提火炉来烤。在课上,有的同学因口吹炭火惹得满脸灰,有的同学脸蛋和手上不时多几条炭制“黑须”,这样的事尽管“家常便饭”,但每一次都会引来哄堂大笑。

四怕留堂。读书娃最怕留堂。留下来时,心里的滋味很难受。其实留堂是老师尽职尽责的体现,他们和父母一样,期望每一个孩子都学到知识,以后才能有出息。背书我倒不怕,最怕就是数学算式。常常自己思量:天黑了怎么回家?回去会不会让邻居、家人发问、嘲笑?一想到这些,哪还有心思听老师讲课。所以结果是改一次错一次。陈老师既当老师,又当“生活保姆”。平日里除了包班教学,还要给我们留堂的孩子准备晚饭,改对了、听明白了,吃过晚饭后她和马老师就挨个送我们回家。

童年虽有些苦涩,却因有陈老师而无比温暖。我们在她心里,就是一个个希望。是她的用心守护,让我们更加勇敢、自信。

2019年,陈老师到退休年龄。看到学校无老师,她毅然选择继续坚守。

从1981年到2021年,陈老师就如山里的一株桂花,自己抵挡着风雨的侵袭,却总给别人带来一缕缕花香。她用40年来践行着一位山区教师的责任和担当,更用事实有力证明了教育人“向善向上向好向美”的深远情怀。

40年来,她用一颗纯粹的心生动书写着对教育事业的深深热爱,更用一颗滚烫的心给无数孩子的童年带来了如桂花香的温暖,甚至改变和影响一个个家庭的命运。

转眼又是一年教师节。我想说:陈老师,谢谢您!您辛苦了!

这段记忆如一缕桂花香,甜甜的,至今沉淀在心底。这段亲历成为童年最甜的时光,我将一生铭记。

[打印]

[责任编辑: 谢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