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立潮头 乡村振兴走前头
——记临溪镇红阳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王毕峰

王毕峰(右二)走访村民.jpg

王毕峰(右二)走访村民

一条条宽敞的水泥路穿村而过,一个个依山傍水的院落干净整洁……盛夏的临溪镇红阳村艳阳高照。连日来,从县委统战部被派驻到红阳村任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的王毕峰,进村入户与村民交流,查看产业发展情况……整日早出晚归、忙碌不已。

今年7月,在建党100周年之际,王毕峰被县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日前,记者前往红阳村,深入了解了王毕峰在驻村工作中,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用心用情为群众服务的点点滴滴。

怀揣扶贫真情

扛起攻坚重担

出生于1988年3月的王毕峰,于2010年11月入党。2017年10月,当时他在县财政局债务科工作,被派驻到中益乡龙河村任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

为尽快改变当时龙河村的落后面貌,王毕峰积极向县财政局争取资金,帮助新建龙河村便民服务中心,安装篮球架、双杠、乒乓球台等健身设备,为全村通组公路安装上太阳能路灯。

龙河村春光组坐落在中益乡半山腰上,在2017年之前,这里是成片的撂荒地。王毕峰顶住村民不理解的压力,逐户讲解发展产业的好处。做好村民思想工作后,积极引进专业合作社,将250亩撂荒地开发出来,发展起了脆红李产业。

如今,在春光组的脆红李基地,一颗颗硕大的脆红李挂满枝头,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一大特色产业。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2019年3月,王毕峰被县委宣传部授予“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

2019年4月,因工作需要,王毕峰被派驻到万安街道沙谷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在沙谷村工作半年的日子里,他与驻村工作队队员、村组干部一起,巩固发展辣椒、中药材和经果林等产业,铸就起了脱贫攻坚的坚强堡垒。

同心共“战疫”

演绎最美逆行

鼠年之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至。疫情当前,使命在肩。已在县委统战部工作的王毕峰逆风前行,主动报名到县城春草坝街排查楼栋、值守劝导、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帮助市民代购生活用品。

在参加疫情防控的两个月时间里,王毕峰和妻子赖世维风雨无阻,身着红色马甲,犹如“红色卫士”,每天在各自的网格点穿梭忙碌,演绎着“抗疫第一线,上阵夫妻兵”的感人故事,用坚守共同书写着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那时家里还有个2岁的孩子,父亲又是身体重度二级残疾,我们夫妻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后,只能将小孩和父亲交给母亲一人照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毕峰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接续奋斗征程

助力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根据组织安排,王毕峰于今年5月接过了乡村振兴的“接力棒”,被派驻到红阳村任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参与到乡村振兴热火朝天的建设之中。

走访中,王毕峰发现该村茶园组“一碗水”至“许家嘴”公路仍是碎石路面,影响当地村民出行,也不利于农产品运输。他提出申请后,该镇决定在今年的交通提档升级项目中优先硬化该段公路。

陶家组的蓄水池下大雨出现饮水浑浊情况。王毕峰在入户走访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召开村组干部会,商量解决办法。后经镇政府同意,决定在蓄水池旁新建一个过滤池,让村民饮水更加安全卫生。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今年“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王毕峰向县红十字会争取到了每份价值500元的大礼包30份,送到了30户已脱贫户在校就读的孩子手中。后又向山东省蜀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争取到捐赠款1万元,为红阳村20位家庭相对困难的学生每人补助500元,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7月19日傍晚,红阳村遭受暴雨袭击,山洪爆发。王毕峰及时组织村组干部逐户查看险情、排查隐患,在茶园组紧急疏散并妥善安置2户村民9人。当茶园组大河沟至梨子树脚(小地名)的公路被洪水挟带的大量泥石阻断后,他们在公路两端拉了警戒线。当晚,他与村组干部分组行动,排查了全村6个村民小组,确保全村644户农户安全后,才回到住所休息。

百舸争流千帆竞,砥砺奋进书华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重道远,唯有继续以满腔热忱,接好驻村工作‘接力棒’奋力前行,才无愧于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面对征途漫漫,王毕峰自信且坚定地说。(记者 隆太良 文/图

[打印]

[责任编辑: 曾意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