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实践有力度有温度有热度
石柱 聚焦问题导向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石柱红”志愿者帮助劳动力短缺家庭采摘辣椒.jpg

“石柱红”志愿者帮助劳动力短缺家庭采摘辣椒

盛夏的石柱,百花盛开,风景如画。走在城镇乡村,更美的是到处流动着的“志愿红”——各类文明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倡导文明新风逐渐成为石柱人的精神追求,文明成为大美石柱一抹亮丽的底色。

新时代文明贵在养成,重在实践。作为2019年全市首批和2020年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石柱坚持“凝聚思想、服务群众、助推发展”的理念,不等不靠,先行先试,针对怎么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活起来、强起来等难题积极探索,着力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打造成离百姓最近、群众最喜爱的活动阵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切实可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截至目前,全县文明实践活动群众参与率累计达78%,群众对生活幸福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达97.91%。

打造“矩阵”盘活阵地多维整合,绘就文明“施工图”

每天晚上7点半,石柱县城关门岩与天尧新世界广场的滨河公园段又进入到一天中最热闹的时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人民……”这边,老年合唱团正唱着革命歌曲;那边,一块块崭新的宣传牌吸引着众多市民围观——整个公园热闹非凡。

滨河公园是县城居民休闲活动的“聚集地”。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要求。根据这一情况,石柱因势利导,在公园内选址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公园,增添了形象牌、展示牌、公益广告宣传展板、道旗宣传牌等硬件设施,还时常组织开展文明礼仪宣讲、时事政策解读、志愿服务等,让原来自发形成的群众聚集地成为一个传播文明的实践场所,受到大家的欢迎。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阵地就延伸到哪里。据石柱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过程中,该县坚持全覆盖构建体系、全链接组建队伍,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建立由县委书记牵头抓总、30名市管领导定点包干、17个行业部门联动推进、所(站)“一把手”主抓主管的三级工作体系,创造性地提出“1+9+33+242+N”的组织构架:以全县为整体,在县级、9个县级部门、33个乡镇(街道)、242个村(社区)分别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分中心(所、站),覆盖城乡、一体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

同时,积极整合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打通七大平台,形成集成化、分众化、互动化的综合性平台支撑,把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村(社区)社会工作室、学校、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作为文明实践主要阵地,并建立“建、管、用”结合的长效机制,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城乡居民学习、活动的新高地。

一个个崭新的平台,一个个创新的阵地,一个个鲜活的载体……以资源整合的方式,石柱把实践阵地建起来、管起来,真正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能建成、可见效。

精心“配餐”服务群众多元融合,扮靓实践“好菜单”

群众需要什么,文明实践阵地就提供相应服务。石柱县沙子镇文明实践所(站)内墙上,贴着一张张“沙佳帮”志愿者名单、志愿服务项目清单,只要群众有需要,实践所(站)都可以派出志愿者,免费为群众提供服务,为群众解难。

沙子镇卧龙村烤烟育苗基地负责人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今年3月,为了帮助烟农抢抓时令做好烤烟生产春耕备耕,“沙佳帮”志愿者到沙子镇卧龙村烤烟育苗基地开展了助农助耕志愿服务活动。“他们都是好样的,一上午就完成了400亩、2800盘的漂浮育苗,帮了我们大忙。”育苗基地负责人至今点赞不已。

“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主力军,是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基本力量,更是确保服务群众零距离的重要环节。”石柱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此,石柱县组建了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志愿服务队伍,并在此基础上,推进志愿服务力量下沉,统筹司法、农业、科协等县级部门专业志愿服务队力量,深入到基层农村、学校、企业、所(站),自上而下将志愿服务“大餐”送到群众家门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给广大群众精心“配餐”,石柱着力在体现地方特色上开展特色活动,指导各分中心(所、站)针对群众实际需要,开展群众最喜爱的活动,提供群众最需要的服务,让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如依托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创新开展“‘啰儿调’传播新思想”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群众通过传唱土家“啰儿调”,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如用“三字经”、顺口溜、快板词等易传易唱的方式,扎实推动“六讲”志愿服务深入基层,有效增强了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如以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为着力点,打造服务群众健康的“积善之家”;提升法律意识解决法律纠纷的“法援惠民生”;整治人居环境的“柴艺大比拼”;邻里互帮互助的“半小时服务圈”;急事代办帮办、上门修理维护、助农春耕秋收、产品代售代销的“搭把手”等品牌项目,将“大情怀”与“小生活”有效结合。

与改善民生的进程同频共振,与康养发展齐头并进,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目标合拍相应……差异性、选择性、多样性的活动供给,正让石柱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用起来、活起来。

凝聚“合力”力促长效多措并举,激活共建新局面

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半天5分、一天10分;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每天60分……石柱县西沱镇南坪村有个不一样的积分卡。如今全村参与文明实践积分达1964人,累计兑换积分253878分(含村集体经济务工积分187656分),兑换资金24.2万元。“通过精神鼓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调动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的积极性。”石柱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上述积分卡是该村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乡风文明积分有效结合的创新举措。目前,南坪村按照“做好自己有积分、帮助他人有积分、助力公益有积分、发展产业有积分”的原则,正推动该机制延伸到全村经济社会发展事业的各个领域中。积分作为兑换物资、评优评先、礼遇关爱、享受公共服务的结果运用,并定期采取“红黑榜”的形式进行通报公示,有效推动建立村民自治的基层治理模式,真正让“小积分”展现了“大作为”。

这是石柱以推进基层自治为重要目标,让文明实践阵地强起来、群众参与积极性高起来的一个缩影。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近年来,立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过程中,石柱还创新工作载体,全面谋划长效机制,有力地把干群凝聚起来、组织起来,让群众成为文明实践的直接参与者、实施者,充分激发干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中,在完善工作机制方面,石柱县按照“议事规则明责任、联席会议抓落实、督促考核问成效”的思路,真正做到工作研究部署每季度1次、5个门类37项指标纳入部门乡镇(街道)年度领导班子和干部实绩考核;在完善培训机制方面,采取“集中培训讲理论、分级培训讲方法、岗前培训讲业务”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志愿队伍服务水平;在完善激励机制方面,采取物质兑换、通报表扬、礼遇鼓励三种方式,探索实施文明实践嘉许激励机制……

从干部带头参与,到榜样引领参与,再到群众主动参与共识全面凝聚——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已成为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新载体。如今在石柱,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已然成为群众学习、活动、服务和助力发展的重要平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已被打通,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重报记者 张亚飞 刘玉珮 龙搏

图片由石柱县委宣传部提供

名词解释》》

“七个一”

重点文明实践活动

即一场“初心讲堂”理论宣讲活动、一场“奋进有我”感恩洗礼活动、一场“节节有礼”节庆文化活动、一场“简来简往”新风倡导活动、一次“守护美丽”洁净村庄活动、一次“为农代言”产品代销活动、一系列“搭把手”邻里互助活动。

“‘啰儿调’传播新思想”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以土家民歌“啰儿调”形式,围绕宣传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庆祝建党100周年、倡导文明新风、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等主题创作100首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土家“啰儿调”歌词,组建县级“领唱”志愿服务队,在乡镇(街道)培育“传唱”志愿服务队,让群众参与院落“合唱”队,形成“1+33+N”的传唱阵容,在全县深入宣讲党的创新理论,使群众真正成为新思想的实践者、传播者。

数说成效》》

截至2021年5月31日,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累计达4017场次,参与志愿者累计达40684人次,受益群众累计有398474人次。

队伍数量坚持“宁缺毋滥”,注入“新鲜血液”3000余人,全县志愿者总量达75635人。

打造文明实践主题公园1个,制作户外公益广告43幅,利用道旗、标语、专栏等335个宣传载体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辟线上阵地6个,全域实践的氛围更加浓厚。

目前,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开设专栏16个,发布新闻、志愿动态、科普知识等信息410条,注册团队有368个,注册用户达56574人,为辖区常住人口的14.9%,基本实现文明实践活动线上点单、派单、接单、评单的一体化、信息化操作模式。

累计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相关负责人参加北京、贵州、山东以及周边兄弟区县观摩学习5次,组织县、乡、村三级工作骨干和志愿者集中培训3场次,各所(站)定期开展分级培训342场次。

用积分激励引导群众参与,累计兑现积分资金350万元,已覆盖所有村(社区),在家群众参与率达80%以上;用典型选树引领群众参与,获评重庆市道德模范6人、重庆好人59人、中国好人5人、市级及以上志愿典型33个;评选县级道德模范60人、石柱好人298人。

[打印]

[责任编辑: 曾意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