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父亲

谭华祥

又到一年清明时节。蒙蒙细雨中,往事并不如烟,而是如电影镜头般一一在眼前闪现。

时间回归到农历二○一九年腊月初二夜晚,父亲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匆匆而去,摆脱病魔的纠缠,永远离开了我们。

父亲一生经历了几个时代的变迁。经历过那么多的风雨,饱尝了人间的辛酸,但是无论生活的担子压得有多么沉重,他和母亲始终挣扎着把我们兄妹四个拉扯成人。此时此刻,倾尽江海湖水也道不完父亲对我们的恩情。

每当想到他离开我们的那一刻,我们的心仿佛万根针在扎、万把刀在割,那种“叫天天不理,叫爸爸不应”的感觉让我们至今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在这个时候,我们才真正品尝到了什么是无奈、无助,什么是回天无力,什么是万箭穿心,什么是撕心裂肺……

两年前那个风雪飘荡的时节,我们兄妹媳婿竭尽全力也没有击败无情的病魔,让它夺走了父亲的生命,给一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大家庭带来巨大悲痛,也成为我们晚辈心灵上挥之不去的阴影。

一生清贫的父亲,临走时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嘱托,却将自己光荣的名字、令人羡慕的声望和为人正直的人品深深留在了我们心中。父亲虽然只是普通不过的老农民,但是在他的身上,却发生过许许多多不平凡的事情。他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兢兢业业,不论干什么事,只要是对我们有益的,总是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父亲离开我们后,我们总是时不时梦见他。梦中的他有时笑意盈盈,有时憔悴苍老。而每每出现不好的梦境,我们总是情不自禁地担心,担心他过得不如意,担心他孤独寂寞,担心他依然受着病痛的折磨,泪水总是在睡梦中悄悄滑落。

脑海中常浮现父亲那熟悉的笑容:灿烂、温暖,像阳光一样绽放。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一个动作、一个手势、一句话,以及家中他使用过的一个物件,都能勾起我们深深的思念。

农历二○一九年入冬,正是父亲生命中最痛苦的一段日子,也是我们难以忘怀的日子,病魔已经将他折磨成了一个骨瘦如柴的老翁。每每想起他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的情形,泪水会禁不住流下来。谁都不敢提起,谁都不忍心提起。

记得在给父亲守灵的那几天,每到后半夜两三点钟亲友散去,我们总是情不自禁靠近他的灵柩,各自抱头痛哭,各自在心底搜寻他走过的苦乐人生。我们在想,他也一定在天上看着我们,一定在用那瘦弱的臂膀护佑我们……

几天后的腊月初六清晨,寒风凛冽,我们嚎啕大哭把他送到公墓,手捧黄土将他掩埋,让日月星辰从此陪伴他老人家。黄土无语,却将他和我们分成两个世界,阴阳两隔……

天下没有比失去亲人更刻骨的伤痛。那种伤痛,痛彻心扉,有时尽然会使人欲哭无泪。短短的几个月,病魔就夺去了他的生命。可恶的心衰竭大恶之极,我们恨不得把它扯得粉碎! 

有时候从梦里惊醒,欣喜若狂,激动不已——那是梦见他老人家还在,还像以前一样……待漆黑的夜把所有的一切都重新掩盖,才知道,那,只是一场梦……

父亲,就这样永远离开了我们!

他那一生都处在亢奋紧张状态下的皱纹,现在松弛了、疲软了、暗淡了;他那即使在高兴时也难以完全解开的双眉,现在是永远地舒展开了。他的眼睛闭上了,那双不论何时何地总在追随着我们、充满慈爱目光的眼眸,也永远地关闭在他眼睑的后面,再也不会看着我们了;他的嘴也永远地闭上了,连同那些没有对我们说的话语全部留在唇舌间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想起往日面对老人家的时候,我们没有认真倾听的耐心教导,从今往后是再也听不见了,我们十分内疚、后悔。我们只想到自己无时不需要父亲的呵护、关照、倾听,但对他的呵护、关照、倾听我们还没有认真对待啊!

父亲的一生,是曲折的、是平凡的,但他能在那种曲折艰辛的磨难中挺直腰杆,踏实而勇敢地面对种种人生困境,默默地吞咽着生活中的苦水,顽强而不屈的活着。不管在任何艰难困苦中,他都不轻言放弃对生活的希望,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苦难与压力,屈辱而倔强的活着。

父亲天性急燥、耿直、坦荡,从来不会阿谀奉迎,凭着坦白真实的一颗素心,真诚待人、认真做事。他把最宝贵的时光奉献给了襄渝铁路修建、芭蕉滩电站建设、乡村公路养护。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落实后,他回到农村,踏踏实实、兢兢业业,荣辱不惊、淡定从容,知足常乐、怡然自得,活得从从容容、自自在在,虽没有陶渊明超然世外的大隐之范,但也具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天性。

父亲是知足的,也是常乐的;是平凡的,又是真实的;是坦荡的,更是安适的。父亲,我们为您深感自豪!

父亲的一生是圆满的,儿孙满堂,享有天伦之乐。他虽不曾拥有功名利禄、富贵荣华,但却能在淡定从容中享受平凡生活中的种种乐趣。那些消逝了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看得到,摸不着。我们留恋、驻足,甚至身不由己地无数次回头观望。

父亲的一身是平淡的,但又是真实而丰富的。他能在曲折中不屈地坚守,又能在平安的环境中真诚而心存感激地生活。

父亲给了儿女生命,已使儿女无以为报。我们一定努力奋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他老人家对我们的恩情。

父亲的灵魂永远与我们同在,他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打印]

[责任编辑: 成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