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显担当 实绩铸辉煌 ——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中共石柱县委

县委书记蹇泽西领取奖牌

石柱地处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4年,按照贫困标准线精准识别出贫困村85个、贫困户15758户54908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12.7%,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

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县委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认真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敢吃黄连苦、不怕辣椒辣、乐享蜂蜜甜”的石柱精神,持续深化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构建严实责任体系,统筹战贫、战疫、战灾,筑牢“两不愁三保障”硬底,全力攻克深度贫困,大力发展长效产业,累计实现85个贫困村、17541户63101人脱贫,所有贫困村均出列、所有贫困人口均脱贫达标。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中益乡视察调研“两不愁三保障”情况时表示“心里感到很托底”。2019年4月底,我县以零漏评、零错退、群众认可度97.91%的良好成效,一举摘掉国家级贫困县帽子。2019年10月中旬,我县荣获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2021年2月,县委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千钧重担众人挑”

构建严实责任体系 凝聚合力攻坚拔寨

近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县创新建立“组织领导、业务技术、监督问责”三大攻坚责任体系,把干部组织起来,把责任落实下去,推动形成统一指挥调度、攥指成拳发力、尽锐出战攻坚的扶贫格局。

加强组织领导。常态化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定期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全县性脱贫攻坚会议,研究、部署、督促脱贫攻坚工作,建立县委常委负责分管行业扶贫工作机制,实施县领导定点包干帮扶乡镇(街道)机制。县委书记蹇泽西带头当好“一线总指挥”和“施工队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左军认真履行“双组长”职责,县委副书记姚庆江牵头协调全县脱贫攻坚工作,35名市管领导干部、989名驻乡驻村工作队员和4880名结对帮扶干部投身脱贫攻坚,实现驻乡、驻村、帮扶到户“三个全覆盖”。

加强业务指导。全县成立16个行业扶贫指挥部,由县领导担任指挥长、县级部门和乡镇(街道)业务技术骨干为成员,分线作战、条块结合、迅速反应,精准谋划、推进、指导行业扶贫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存在问题。

加强全程督导。全县建立5个片区督导组和监督执纪、责任落实、业务工作3个专项督查组,将监督问责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各环节,倒逼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

“政策措施到人头”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全面筑牢脱贫硬底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县委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这一底线任务,始终把“精准”二字贯穿扶贫脱贫全过程,严格按照现行扶贫标准,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到户到人。

兜底政策到户到人。组织开展多轮全覆盖排查走访,将3101户6091名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扶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规定纳入低保兜底;实施临时困难救助11791人次3093万元,实现所有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穿。

义务教育到户到人。制定出台5个县级教育资助“补丁”政策,累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56.14万人次3.75亿元,全县义务教育适龄学生入学率100%、巩固率100%,无1例适龄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基本医疗到户到人。探索制定资助参保、县级兜底救助和居家康复临时医疗救助等政策,构建起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商业保险等为补充的医疗保障体系,累计救助贫困病人57.67万人次1.66亿元,贫困人口住院合规费用自付比例9.94%,慢特病门诊合规费用自付比例10%,大病救治率、在家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均达100%。

住房安全到户到人。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建成集中安置点6个,搬迁安置1854户6636人;精准落实危房改造政策,改造农村C级危房8718户、D级危房3611户,旧房整治提升15000户,全面实现无人住危房、危房不住人。

“集中火力攻山头”

围绕“四个深度发力”坚决攻克坚中之坚

2017年,中益乡被纳入全市深度贫困乡镇。近年来,县委瞄准中益乡和全县15个深度贫困村,集中精力、集中火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

深度改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打捆实施交通、房屋改造、产业、水利、易地扶贫搬迁、民生及社会治理等6个项目包,明确1名县领导牵头,推行1名乡党委班子成员联系一个项目包,实行县乡村三级协同监管,中益乡村公路通畅率、住房安稳率、饮水安全覆盖率均达100%,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4个,安置农户205户624人。

深度调整产业结构。聚焦中益乡“中华第一蜜蜂小镇”定位,因地制宜发展以中蜂、中药材、民宿旅游等为重点的康养产业,发展特色产业1.8万亩、中蜂8000群,探索构建“花卉种植+中蜂养殖+精深加工”“观赏作物+乡村旅游+民宿”等产业链条,持续巩固深化利益联结,助力贫困群众长效增收。

深度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深化中益乡华溪村“三变”改革市级试点和其余6个村集体经济发展,探索推行土地经营权和劳动力入股、资金入股、代种代管、以房联营等合作方式,推动龙头企业与1100余户农户建立长效稳定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贫困户户均增收2700元以上,华溪村“三变”改革经验获中央改革办肯定。

深度落实各项扶贫惠民政策。以“甜生活·新中益”精准扶贫专项行动为抓手,围绕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目标,把牢政策宣传、培训、公示、落实四道“关口”,确保群众政策知晓率、掌握率、认可度、满意度四个100%,真正把政策含金量转化为群众获得感。

“做强产业扶长远”

发展特色长效产业 打好有效衔接基础

县委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扶根本扶长远之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长效产业,为接续实施乡村振兴打牢基础。2017年6月15日,国家农业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在我县成功召开全国产业扶贫现场观摩会。

选准产业促贫困户全覆盖。在全面确保粮油种植面积不减少、产能有提升、品质不下降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调研、外出考察、研究论证,根据市场需求和群众种植习惯,启动农业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工作。累计发展脆红李、柑橘、茶叶等长效增收产业30万亩,实现有意愿、有条件的贫困户产业全覆盖。

延伸链条促三产融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康养休闲旅游业和农村电商,加快构建中药材、果蔬、生猪、中蜂等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全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累计引进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138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0个,建成电商产业园1个、电商运营中心4个、电商综合服务中心15个、电商站点110个,电商扶贫模式带动7100余户贫困户增收。

健全机制促三方共赢。探索推广股权、基金、信贷、旅游4种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健全完善土地入股、订单帮扶、返承包等长效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每名贫困户至少有1个以上扶贫产业带动,促进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贫困户三方共赢。资产收益扶贫模式被中央政策研究室相关刊物刊载。

“党建引领强根本”

深化抓党建促脱贫 强化攻坚政治保障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近年来,县委持续深化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以党建新作为推动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

推动基层党组织强起来。将85个贫困村全部纳入后进基层党组织整顿,调整党支部书记105人,发展农村党员415名,回引本土人才365名,总结推广中益乡坪坝村“三三联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三河镇大林村“和美工作法”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经验,全县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提升。

推动集体经济富起来。围绕激活人、地、钱三要素,合理利用农村资源、涉农资金、惠农政策,发展壮大七型集体经济,实现229个涉农村(社区)集体经济项目和经营性收入全覆盖,其中5万元以上的村101个。

推动干部作风实起来。进一步树立在脱贫攻坚一线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把脱贫攻坚纳入县管领导班子实绩考核,推行市管领导、县级部门、乡镇(街道)、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量化打分、“连坐”考核,强化考核结果刚性运用,累计提拔、进一步使用脱贫攻坚一线优秀干部126人、38人,分别占同期提拔、进一步使用干部人数的42.5%、36.7%,59名干部因违规违纪受到党纪政务处分;及时总结推广先进典型事迹,累计表彰脱贫攻坚先进集体108名、先进个人415名,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

推动广大群众动起来。深入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思想教育,创新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流动文化进村、广播村村响、媒体宣传、院坝话扶贫、巡回宣讲”精神扶贫“六大行动”,引导贫困群众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参与脱贫、向前奔跑的劲头更足。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役中,县委以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层层激荡排除万难、誓夺全胜的壮志豪情,号召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用汗水浇灌每一处贫瘠,用智慧和热血为贫困群众筑起奔向小康的幸福路,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的关口,县委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更坚定的决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有力的举措,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力奔跑。

[打印]

[责任编辑: 谢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