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铸辉煌
—— 记“脱贫攻坚创新奖”获得者河嘴乡同心村党支部书记吴吉财

扶兴苑居民点一角(资料图片)

吴吉财查看茶叶长势(受访者供图)

“外面像个村,进村不是村;老屋没人住,荒地杂草生。”地处石柱、万州交界处,被方斗山和骑龙寺山合围,“夹皮沟”里的河嘴乡同心村曾经一穷二白。2015年,该村党支部书记吴吉财挑起了“大梁”,带领村民用5年时间,打造了一个个“亮点”,将同心村建设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2020年,吴吉财被县委、县政府授予“脱贫攻坚创新奖”称号。

扶兴苑圆“安居梦”

从河嘴乡场镇沿山沟向西,道路两旁,成片的茶树娇翠欲滴,农舍炊烟袅袅,一幅乡村美景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汽车在水泥公路上前行约5公里,豁然开朗处,一处颇具规模的居民点出现在眼前。

蓝白相间的外墙,房屋四周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文化广场、篮球场、超市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年龄较大的村民悠闲地晒着太阳……“现在有3条街,共70多户200余人在此居住。”吴吉财向记者介绍起了这个名叫“扶兴苑”的居民点。

为什么修建居民点?原来,脱贫攻坚过程中,同心村有14户贫困户35人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如果分散修建,因山区条件限制,按照人均建筑面积25平方米和补助1.5万元的建房标准,很难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吴吉财多次组织贫困户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讨论,最后决定在交通便利、产业发展较好的地方集中修建居民点,来解决其无住房或住房不安稳问题。

“我们没花一分钱就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71岁的贫困户李英和老人原本住在该村石门组几间摇摇欲坠的土坯房里,遇上刮风下雨全家人都提心吊胆,搬进“扶兴苑”后,一家4口住在套房里,老人幸福之情溢于言表;55岁的贫困户雷继朋此前和侄子居住在峨眉组的危房里,因为身体原因,对生活失去信心,自从搬进“扶兴苑”后,他穿戴一新、精神饱满,与以前判若两人;常年在外务工的袁胡顺,在“扶兴苑”找到商机,开起了小超市。

小水源变“大保障”

同心村饮水难由来已久,全村80%的人缺饮用水,有3个村民小组常年缺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蓄水池修了不少,但因为管理原因,村民“望水兴叹”局面并未改观。

这件事情一直困扰着吴吉财。经过一番摸索,2017年底,吴吉财在全县率先成立了人饮协会,对全村的饮水工程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他先后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订立规章制度,明确水费和会费标准,并将管水员待遇与水费收取情况挂钩。通过这些措施,管水员基本工资和群众供水得以保障,实现了饮水管理村民自治。

一年下来,人饮协会收入达8000元,加上县水利局的补贴,全年收入近1.9万元,除去管水员工资、维修费用等,还结余1.1万元,实现了良性运转。

管理上的问题解决了,如何实现“水长流”?吴吉财又多方筹集资金,把全村所有分散的小水池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中心水厂,雨季将各个小水池富余的水汇入大水池,统筹使用全村水源,从而保证枯水季节不断水,真正为村民解决了一件大难事。

同心村的饮水工程,先后受到国家扶贫办、市水利局、市扶贫办等中央、市级部门的充分肯定,被作为重庆市脱贫攻坚亮点工程进行推广,并被写进了重庆市先进扶贫案例。截至目前,在同心村召开的饮水观摩学习经验交流会就多达30余场次,被中央、市级等20余家媒体宣传报道。

撂荒地成“摇钱树”

因为贫穷,村里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贫瘠的土地上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产量低、收入少。吴吉财深深明白,没有长效产业作支撑,村民就不能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同心村海拔在600-1300米,适合种植茶树。吴吉财找准了发展路径,搭建起“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民”的发展模式,动员群众将撂荒土地开垦出来,种上了绿茶树。截至目前,全村已栽植绿茶树1000余亩,覆盖全村207户农户,形成了全村新的增收主导产业。

“仅茶叶一项产业每年就能给村民带来务工收益10万元左右,土地流转收益40万元左右,村集体收益6万元左右。”如今的同心村,一条长6公里、宽200多米的“茶树走廊”已初具规模。该村的茶叶产业还被县委党校定为学员定点现场教学点之一。

为进一步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吴吉财还开办了1个面条加工厂,与企业合资兴办扶贫车间,为“村富民强”的乡村新貌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不仅能照顾一家老小,年底还有产业分红,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该村中心组村民吴吉明说。

用实干践行初心使命,用实绩检验初心使命。5年时间,吴吉财用一张张耀眼的“成绩单”向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兑现了自己承诺。如今的同心村,水清山绿人更勤,吴吉财正带领全村人民筑造着属于同心的辉煌。(记者 罗贤为)


[打印]

[责任编辑: 冉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