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一双手 擎起一片天—— 记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典型邓文齐、谭春群夫妇

邓文齐(左)谭春群(右)在红薯地里劳作

六塘乡三汇村新建组年过半百的邓文齐左手在年幼时被截肢,如今照样是种庄稼的“好把式”。其妻谭春群在年幼时双手被烧伤仅有三根手指,却照样做家务、干农活。

种庄稼、务工、养猪、建房……他们靠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勤劳苦干,书写出自己的“脱贫志”。

同病相怜结连理

清晨的三汇村,公路两旁的树枝上挂满了露珠,洁白的晨雾飘荡在崇山峻岭间,整个村子宛如人间仙境。但邓文齐、谭春群夫妇却无暇欣赏美景,他们已经在道路施工现场忙碌了一个多小时。汗水在他们饱经风霜的脸上流淌着,夫妇俩用沾满灰尘的手擦一下,又赶快忙了起来。

48年前,8岁的邓文齐因为贪玩爆竹,不小心炸伤了左手被截肢。谭春群烤火时不慎跌进火炉烧伤了双手,最终仅左手残存了三根手指。

两个同病相怜的人走到一起。生活中,对常人而言极其简单的洗衣、做饭,他们都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更别说种庄稼、务工等粗活、重活。

童年的经历磨炼出了他们坚强不屈的意志,夫妻俩在年复一年的劳作中,逐渐掌握了耕田种地、栽秧割谷等农活技能。

自力更生摘“穷帽”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邓文齐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我们不想因为残疾被人低看一眼。”夫妻俩拼命干活,想早点甩掉贫困户“帽子”。

种植辣椒、玉米、水稻、水果和高山蔬菜,养殖生猪,空闲时就近务工……夫妇俩不等不靠,起早贪黑劳动,主动脱贫的意愿十分强烈。

记者在邓文齐小院旁的稻田里看到,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杆,玉米地里大个的玉米棒子即将进入采收期,红薯地里嫩绿的薯叶铺满了整块地……一片丰收景象。

农闲时,邓文齐都会外出务工。“刚才邓文齐抱的那块石头至少100斤重,莫看他手有残疾,他每天的工作量不比别人少,他的工资也和大家一样,都是每天160元……”施工队负责人说。

靠着日复一日的勤苦劳作,邓文齐夫妻俩不仅摘掉了“穷帽”,而且建起了新房,实现了期待已久的“安居梦”。如今,夫妇俩的儿子娶了媳妇,还为他们添了一个孙子,一家人其乐融融。

致富路上不停步

夫妻俩的事迹在三汇村家喻户晓,他们的日子犹如院落旁边的那条公路,早已从以前泥泞不堪的小道变成了硬化后宽阔的“幸福路”。

2018年10月,夫妻俩获评第76期自强不息“重庆好人”。邓文齐登上领奖台,用右手高高举起沉甸甸的奖杯和荣誉证书。“在现场,我都忍不住热泪盈眶。”邓文齐说。 

夫妻俩自强不息的奋斗事迹,也激励着广大村民。“他们不等不靠的思想,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力求上进的精神,就是我们的榜样。”……三汇村的村民对夫妻俩好评如潮。 

“我一直相信,只要自己勤劳肯干,生活就会越来越幸福……”面对村民的赞许,邓文齐信心满满,“我们一定加倍努力,永不停步。” 

今年,谭春群在照顾孙子的同时,还种了2.5亩水稻、3亩玉米,饲养了3头生猪。而邓文齐每天坚持就近务工,每个月能收入4500元左右。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邓文齐夫妻俩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名言的深邃内涵。

(记者 隆太良 文/图)

感谢您关注县委县政府主办的主流媒体重庆·石柱网,更多新闻关注其他主流媒体《石柱报》、《重庆石柱手机报》、“五彩石柱”微信公众号、“五彩石柱”APP、“石柱新闻”微博;统一投稿邮箱:sz_xwzx@sina.com。

总 编 辑:禹云洲

值班副总编辑:谭华英

       执行主编:张俊杰



[打印]

[责任编辑: 张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