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非法“校园贷” 守住孩子的读书钱

非法“校园贷”的危害

在校大学生没有固定工作和稳定的收入来源,但近年来消费水平却在不断提高。《中国校园消费金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6》显示,大约67.5%的大学生曾使用过分期消费,而且还将继续使用。大学生旺盛的消费需求和超前的消费观给非法“校园贷”提供了滋生的温床。

瞄准了在校大学生的广阔市场,各类“校园贷”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校园贷”具有手续简单、批贷快捷、无需抵押、借贷周期短等特点,有的还能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让不少在校学生趋之若鹜。

但在这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校园贷”隐藏着极大的危机,有的学生面对还款压力,选择“以贷养贷”,进而债台高筑;有的学生为了借贷成功选择了打“裸条”,留下被人敲诈勒索的隐患;还有的学生因无力偿还贷款长期遭受暴力催债的骚扰......种种乱象之下,非法“校园贷”如同野蛮生长的藤蔓,扰乱了平静的大学生活,甚至紧紧束缚着一些大学生的未来。

“校园贷”乱象丛生,侵害了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造成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2016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原中国银监会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对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平台加强监管和整治。

2017年5月,原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大校园贷监管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治理乱象,防范和化解校园贷风险。2019年,教育部、公安部联合有关部门对不良“校园贷”机构进行严厉打击,向全社会征集涉及不良“校园贷”的案件信息。

如何防范非法“校园贷”

一是要养成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让消费者回归理性。“校园贷”的风行与大学生的不良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息息相关。部分在校学生缺乏较强的自控力和正确的金钱观,远离了父母的管束,面对形形色色的物质诱惑,很容易产生盲目消费、跟风攀比的不良习惯。一旦过度消费,资金断流,就容易进入非法“校园贷”的圈套。

二是要提高风险意识,妥善保管个人信息。很多“校园贷”诈骗发生后,受害人并不知情,基本上都是因个人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盗用所导致的。在校学生要提高警惕,妥善保管个人身份信息和其他重要信息,防止被他人盗用。

三是要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办理金融业务。在校学生要掌握基本的理财技能,学会使用各类金融工具,如确有正当消费需求,应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办理相关金融业务,切不可轻信不法分子的诈骗诱饵,让非法“校园贷”钻了空子。

四是保持理智,寻求正确的救济渠道。万一陷入非法“校园贷”的陷阱,要保持理智,及时保留相关证据,保持同家长和学校的密切沟通,并向警方寻求帮助。

对于家长和学校而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金融教育。金融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金融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金融素养,尽早对各类金融产品建立正确认识,还能提高风险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增强抵御不法行为侵害的能力。

如今的大学生在校园就与社会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校期间的金融教育很有必要,要将金融教育引入课堂,帮助学生增强金融素养。家长也应在家庭教育中从小给孩子灌输金融基础知识,从合理规划零花钱开始,引导孩子合理消费,正确使用现代金融工具。

(来源:重庆金融安全卫士微信公众号)

[打印]

[责任编辑: 谢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