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柔肩撑起脱贫攻坚“半边天”

入秋以来,行走在六塘乡大塘村的田野里,成片的烤烟、黄连等产业基地映入眼帘。该村长堰组建卡贫困户唐帮润用勤劳的双手种植烤烟、黄连和前胡,撑起了家庭的“半边天”,一边要照顾体弱多病的父母,一边要发展产业脱贫致富,谱写出了一首脱贫攻坚和孝老爱亲的赞歌,受到村民的交口称赞。

重担肩上扛干劲赛男儿

现年48岁的唐帮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成家后,一直勤俭持家,与邻为善。她既要在地里劳作,又要操持家务,日子尽管过得平淡却感到很幸福。

然而,令唐帮润万万没想到的是,婚后10年,家庭发生了巨大的变故,丈夫在一场意外事故中不幸去世,那时其儿子马孟柯只有9岁。

“再苦再难,我要抚养好孩子,一定要扛起这个家。”丈夫的离世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然而唐帮润并没有倒下,悲痛之后,她选择默默扛起家庭的重担。

弯弯山路,村民们经常看到她匆忙奔波的瘦小身影;田间地头,村民们经常看到她头顶烈日或冒着凛冽寒风劳动。多年来,她克服种种困难,男人能干的活她同样会干,而且干得很好。

看到母亲辛勤劳动,既舍不得吃又舍不得穿,节衣缩食供自己上学,儿子看在眼里疼在心头,多次想辍学回家帮助母亲劳动,都遭到母亲断然拒绝。

“儿子啊,你要好好读书,将来才有出路。妈现在的苦,就是为你将来的甜。”唐帮润流着眼泪,多次劝慰儿子。 

让唐帮润非常欣慰的是,年幼的马孟柯非常懂事明理,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刻苦学习,如今大学毕业,即将走上工作岗位。

家贫志愈坚勇走致富路

2013年,唐帮润一家因学致贫被评为建卡贫困户。为了孩子顺利完成学业,让家庭脱贫致富,她努力奋斗着。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大塘村新建成的农村公路为发展烤烟、黄连等特色产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大塘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唐帮润结合交通优势,因地制宜种植烤烟、中药材和黄连等经济作物,走出了一条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道路。

大塘村外出务工村民较多,留下了很多撂荒地,2016年,唐帮润开垦出别人弃耕的20亩土地种上了烤烟,当年收入6万余元,一举摘掉了“贫困帽”。

“人穷并不可怕,就怕没志气没骨气。脱贫摘帽后,我激动得大哭一场,更充满了致富的信心。”唐帮润说,她春季种植烤烟和前胡,夏秋进行大田管理,冬天上山种黄连,一年四季不辍劳作。

“特别是在烟叶采收和烘烤的时候,唐帮润经常在晚上头戴矿灯在地里采摘烟叶,在烘烤房里查看温度和湿度,脱贫致富的意愿非常强烈。”悉知情况的村民胡登云说。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来,唐帮润给自己定下了产业发展目标,咬定目标不放松,每年坚持种植烤烟20亩、前胡5亩和黄连1亩,饲养两头大肥猪,确保了家庭总收入在10万元以上。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走上了致富路。

朴实无华语孝老爱亲情

谈到唐帮润,村民们充满敬意。三年前,看到父母年迈体弱多病,唐帮润便将他们接到家里同吃同住,无微不至照顾,这让父母感到十分欣慰。

唐帮润的母亲谭仁冬今年已经69岁,患有类风湿病多年,四肢乏力,只能依靠拐杖行走。在繁重的农忙之余,她时常为母亲更换衣服、擦洗身子、饮食服药、端茶倒水……毫无怨言。

“我为有这样的女儿感到自豪,要不是她耐心照顾着我,也许我早就不在人世了。”谭仁冬老人动情地说。

今年春节期间,谭仁冬老人病情发作,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唐帮润及时将母亲送到县中医院治疗。在老人住院治疗的半个月时间里,她天天衣不解带守候在病床前,用心坚守着那份敬老爱亲的亲情,直到老人身体痊愈才出院回家。

“她非常孝顺,一直用心用情照顾着年迈的父母。”言及唐帮润,长堰组组长马泽文感叹道。

“每年唐帮润父母看病的医药费上万元,即使家庭有困难,她也从来不向政府主动伸手……”大塘村党支部书记吴朝银说。

“父母养我小,我要养父母老,这是当女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面对村组干部的赞许,唐帮润朴实无华语的语言,诠释着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记者 隆太良


感谢您关注县委县政府主办的主流媒体重庆·石柱网,更多新闻关注其他主流媒体《石柱报》、《重庆石柱手机报》、“五彩石柱”微信公众号、“五彩石柱”APP、“石柱新闻”微博;统一投稿邮箱:sz_xwzx@sina.com。

总 编 辑:禹云洲

值班副总编辑:谭华英

       执行主编:张俊杰

[打印]

[责任编辑: 谢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