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三郎”勇闯脱贫路

刘光平在地里除草

立秋后,清晨的鱼池镇袭来丝丝凉意。天刚蒙蒙亮,当全村都还在“沉睡”之中时,家住山娇村大连组的贫困户刘光平早已起床,他要为两个儿子准备早饭,然后骑着三轮车送他们到镇上上学,回到家来不及歇息便开始喂猪,紧接着下地为庄稼除草、施肥……

一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直到晚上十一二点,上床休息的刘光平还要看看天气预报,计划着明天该干什么……

对刘光平来说,这并不是他某年某一天的“一时劲头”,这样的状态已经持续了近六年,年年不变,日日无休。

突发变故

他是妻子的“守护神”

2014年前,刘光平在北京一家家具厂务工,妻子在家照顾三个孩子,虽然工作辛苦,但每次回家看到一家五口其乐融融的情景,他觉得“甜”在心头。

可好景不长,2014年6月,刘光平接到邻居的电话。邻居告诉他,他的妻子最近一段时间举止有点怪异,嘴里总说些别人听不懂的话,偶尔还愣着,对人不理不睬。

刘光平立即辞职回家,“回到家,她一看到我,就咧着嘴笑得很开心,感觉精神好了许多。”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刘光平言语间透着对妻子的心疼。

妻子最终被确诊为轻度间歇性精神病,刘光平决定留在家中照顾妻子和孩子。在丈夫的悉心陪伴下,妻子的精神面貌一天天好起来,发病频率也慢慢降低,刘光平觉得,妻子的病逐渐好转是他最大的欣慰。

自强不息

他是大家的好榜样

看着妻子的病情一天天好转,刘光平又不禁担忧起来:自己不外出务工,家里的经济收入就断了,生活怎么办?三个孩子读书怎么办?

经过一番思索,刘光平毅然决定发展养猪业。靠着从亲戚朋友家借来钱,刘光平养了8头猪。“当时看圈里的小猪仔,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亲切。”刘光平笑着说。

可难题又来了,家里仅有4亩多土地,产出的粮食根本不够喂养这8头猪。正在刘光平一筹莫展之际,山娇村两委下起了“及时雨”。考虑到他家的具体情况,村里决定将他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三个孩子上学不愁了,这让刘光平松了口气。

同时,村支书陈华兰的一句话也点醒了刘光平。“村里面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务工了,闲置下来很多土地,可以试着去借来种。”凭借夫妻俩多年来积攒的好人缘,刘光平轻松借到了20亩土地。

从此,刘光平几乎天天过着“打着电筒起床,听着鸡叫入睡”的日子。但他却从不在家人面前叫苦喊累。

现在,刘光平家不仅种植了15亩玉米、水稻等传统作物,还发展了10多亩辣椒,生猪养殖规模也扩大到16头。为了给孩子们解馋,他还专门拿出一亩地种上了西瓜。一年算下来,靠着刘光平的勤劳,全家能收入五六万元。2017年,刘光平顺利摘掉了贫困户“帽子”,他“拼命三郎”的精神也让大家刮目相看。

知恩图报

他是村里的“好帮手”

农闲时节,部分村民靠打麻将、打扑克打发时间,但刘光平却一点也闲不下来。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村里大大小小的工程,他都积极报名参加建设,拌水泥,砌砖,刷墙......他样样拿手。“做零工不仅帮村里把建设搞起来了,每天还有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在被纳入贫困户后,村里给刘光平安排了公益性岗位,虽然每年只有几千元的收入,但他这个“保洁员”却干得不亦乐乎。河道里、村道上,甚至田间地头的垃圾都被刘光平“收入囊中”。

春耕时节,刘光平还主动帮村里的留守老人犁田、插秧。自己家里有忙不完的活,怎么还去管起了别人的“闲事”?

“不管是村干部还是邻居,大家经常帮助我,我享受了国家的好政策,要懂得感恩。”刘光平一席话回答了记者的疑问。

陈华兰告诉记者,尽管被纳入贫困户,但刘光平硬是靠着“拼命三郎”的精神,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他的精神值得村民学习。


感谢您关注县委县政府主办的主流媒体重庆·石柱网,更多新闻关注其他主流媒体《石柱报》、《重庆石柱手机报》、“五彩石柱”微信公众号、“五彩石柱”APP、“石柱新闻”微博;统一投稿邮箱:sz_xwzx@sina.com。

总 编 辑:禹云洲

值班副总编辑:谭华英

       执行主编:张俊杰

[打印]

[责任编辑: 谢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