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农家女耗时6载巧手绣出22米长“清明上河图”

众人展示潘英绣的22米长的“清明上河图”十字绣

潘英在绣“清明上河图”十字绣

青山如黛,碧水如蓝。日前,记者在桥头镇龙河源小区看到,一幅长22米、宽0.6米的“清明上河图”十字绣在多人合力下缓缓展开,青山绿树、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商贩路人……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众人面前,引得大家纷纷围观,啧啧称奇。为了绣好这幅十字绣,家住该小区只有小学文化的潘英起早贪黑花了整整6年时间。

萌生绣制“清明上河图”念头

今年40岁的潘英是一位来自贵州安顺的苗族农家女,在桥头安家已有16年。其公公患糖尿病、脑梗塞多年,双目失明已6年;婆婆患帕金森综合征近10年。因家庭生活需要,其丈夫就近务工维持生计,照顾老人的重担就落在了潘英肩上。

一个偶然的机会,潘英在网上看到绣十字绣能赚钱的消息,就特别留心电视和网上有关十字绣的新闻报道,尤其对“清明上河图”十字绣的消息更为关注。

“关注时间久了,渐渐萌生出在照顾老人之余,绣一幅‘清明上河图’的想法。”潘英说。

她在网上看到别人绣制的“清明上河图”有的6米长、有的10米长,便决定绣一幅长22米的“清明上河图”。

当潘英来到县城购买绣布时,22米长的绣布要1万多元钱。“家里有两位老人要长期吃药,小孩要上学,家庭开支较大,商店里的绣布实在是买不起。”她告诉记者。

回到家里,不会网上购物的潘英在朋友帮助下,花了4990元在网上买了一幅22米长的绣布。绣布买到了,可要在绣布上按照说明图一针一线绣出人和物的图案,潘英起初也觉得有沉甸甸的压力。 

“我是一个不轻言放弃的人,既然决定干,再大的压力也要去克服。”潘英说,她小学没毕业就回家务农,虽然读的书不多,但她从小就喜欢绣鞋垫,有一定的基础。为了绣好这幅十字绣,她还买了几本书,主要是学习配色、构图。

老人视儿媳妇如贴心闺女

从2014年开始,潘英就开始绣这幅长达22米的“清明上河图”。

潘英的公婆皆年过八旬。公公在家每走一步路都要人搀扶,婆婆手脚不停地摆动,在家也是寸步难行。每天晨曦初露时,潘英便起床烧水做饭,为公婆穿好衣服,伺候其吃早饭,再搀扶两位老人到客厅沙发上休息。她在生活起居上无微不至地照顾公婆,俨然成为两位老人不可或缺的“拐杖”。

每天的三餐、晚上给两位老人洗脚,平时给两位老人剪指甲、换洗衣服、折叠衣物,忙好这些家务活后,潘英才架好十字绣架,按照图片说明,精准定位“经度和纬度线”,全身心地投入到绣十字绣的工作中,有时要忙到深夜才休息。

“她虽然是个外来媳妇,对公婆却非常孝顺,数年如一日精心照顾两位生病的老人。”整个街上的居民都把潘英视为学习的榜样。

“没有潘英的照顾,我和老伴很难活到这么大岁数。在我们心里她就是我们的贴心好闺女。”潘英的公公和婆婆告诉记者。

耗时6载完成精美十字绣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杰作。画面通过对市井生活的细致描绘,再现了北宋时期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繁荣景象。

绣十字绣是慢工细活,耗费时间,考验人的恒心和毅力。潘英绣的这幅“清明上河图”有人物684个、牲畜96头、房舍122座、桥梁26座、轿子8顶、舟船25只、树木124棵。凡是见过她这幅绣作的人都赞叹不已。

“细节决定成败。绣十字绣看似很容易,两针一交叉,一个绣格就算完成了,可真正做起来难度很大。”潘英介绍,她这幅绣作用到的绣线颜色就有50多种,总共用线近5公斤,且绣制过程中要原原本本对照说明图进行绣制,如果出错一针一格就要拆掉重新绣,所以容不得半点马虎。

“最难绣的是人物。”潘英深有感触地说,每个人物衣着不同、神情各异,需要不停穿针、换线。有时看得人眼花缭乱,绣得腰酸背痛、手臂发麻,没有毅力难以完成。

在6年里,潘英的手指磨出了不少老茧。因为长期低头,颈椎也落下了毛病,但她就是“一根筋”,坚持要把全图绣完才罢休。

2020年春节,历时6年的辛勤付出,在长22米的绣布上,一个个人物和景致惟妙惟肖地跃然“布”上时,潘英把自己关在屋里大哭了一场。在这6年的四季轮回里,她额前的青丝有的已变成了白发。

“整张绣布的背面光滑平整,这是一般刺绣者难以做到的。”她的好友付银秀对其执着的精神赞叹不已。

“这个孩子不容易,很勤劳、能吃苦。”她的公婆说。

一位摄影家到桥头镇采风时,看到这幅十字绣后由衷地感叹:“一个小学没毕业的农家女,既不懂美术,也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能绣出这样的巨幅作品,真是让人敬佩。”

“如果有人愿意购买,我想卖掉这幅刺绣作品,用以补贴家用,这是我的一个心愿。”潘英说记者 隆太良 实习生 张瀚文 文/图

[打印]

[责任编辑: 谢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