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深度贫困村的蜕变之路
——中益乡华溪村脱贫纪实

华溪村黄精基地一角


中益乡华溪村,地处我县东部的高山深谷之中,因大山的阻隔,使得贫困像雾霾般长年笼罩着华溪村。如今,华溪村干部群众在党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引下,撸起袖子加油干,感恩奋进向前跑,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7年8月,中益乡被确定为市级深度贫困乡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帮扶下,人居环境、教育、医疗等不断改善。

“三变”改革助力脱贫攻坚

华溪村距县城40公里,面积22.3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过去该村村民主要种植传统农作物,农民致富无门路,60%以上劳动力外出务工。全村近有60%的农村承包地被撂荒,是集支柱产业“空白村”、集体经济“空壳村”、老人妇女儿童“留守村”于一体的典型村。

开展农村“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17年12月以来,华溪村作为全市 “三变”改革试点村取得了重大进展。

推进“三变”改革,培育市场经营主体是关键。华溪村探索建立了“1+1+N” 经营体系(即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1个公司、N个合作经营项目),以此承接“三变”改革。

之后,华溪村成立了华溪村股份经济联合社,承接华溪村所有经营性资产和扶贫开发资金,负责管理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服务集体成员等经营管理事务;成立中益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调动村民积极性和解决发展初期资金短缺问题,并为未来社会资本参与“三变”改革留下空间。

近年来,华溪村先后与重庆市六边形蜂业有限公司开展蜜蜂养殖、蜂蜜加工等项目合作。该村还与农户开展项目制合股联营,发展脆桃、脆李、西瓜等水果,种植黄精、吴茱萸等中药材和辣椒等特色经济作物。

2018年,中益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利用农户入股的200亩土地种植黄精,并将种植上黄精的土地返包给45户农户管理,农户获得“管护工资2000元/亩/3年+管护地块产业收益20%分红”,预计返包农户每亩每3年收益4万元左右。这样既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又激活了农户内生动力。

在“三变”改革中,华溪村建立了“明晰规范产权、优选产业项目、培育经营主体、注重权益保障、防范管控风险”的基层经济治理新机制,助力脱贫攻坚。2018年,户均年增收3500元。

干群合力攻坚努力向前

“有吃的就行。”这就是华溪村村民以往的观念,现在的村民不仅要吃饱穿暖还更多地追求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

如今,不少村民喝起了牛奶,用上了洗衣机,一家老小穿得干净暖和,身体也越来越健康了。

以前,华溪村村民们的房屋多为土木结构,不少房屋歪歪斜斜、破旧不堪。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华溪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3户、D级危房改造2户、C级危房改造15户。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居民楼宽敞漂亮,交通四通八达,贫困群众从“忧居”转变到了“优居”。

此外,华溪村还积极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尚,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入开展清垃圾、清杂物、清庭院和改厕、改厨、改地坪、改风貌等工作,累计改厕117户、改厨129户、改地坪119户,不仅美化了乡村的“面子”,更提升了“里子”。

华溪村驻村干部和村组干部,一心扑在扶贫一线,勇当脱贫致富的“领头雁”,带领全村人民努力发展产业。村干部谭启桂丈夫身患疾病,需人长期照料,自身身体又不好,但她仍坚持工作,服务村民。为坚定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她筹集2万元带头入股村集体经济。

许多外来业主和本地能人也帮着村民向前跑。在“万企帮万村”活动中,陶然居、陈田螺餐饮公司和土家碉楼等县内外餐饮企业的“对口帮扶”,让先锋组9户农户开起了农家乐。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更加辛勤地发展着自家产业。

如今,华溪村稳定实现了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大家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2019年,全村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138元。

现在的华溪村,道路畅了,庭院美了,村庄靓了,游客多了,村民的笑容更灿烂了。(记者 王秦 文/图)


重庆·石柱网

            感谢您关注县委县政府主办的主流媒体重庆·石柱网,更多新闻关注其他主流媒体《石柱报》、《重庆石柱手机报》、“五彩石柱”微信公众号、“五彩石柱”APP、“石柱新闻”微博;统一投稿邮箱:sz_xwzx@sina.com。

总 编 辑:禹云洲

值班副总编辑:谭晓钟

       执行主编:张俊杰


[打印]

[责任编辑: 谢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