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掩灰瓦 青山绕玉带
石柱 全力提升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城乡

中益乡旧房整治提升 摄/李显彦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笔下的田园风光悠然生活,正在石柱县变成现实。随着场镇污水管网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旧房整治提升、保护传统村落等事关民生的项目“遍地开花”,石柱越来越美,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高。

    4月14日下午,29岁的邓亚飞站在四龙溪河边,跟河边垂钓的村民闲聊,“河水变清亮了,跟我小时候记忆里的河一模一样。”四龙溪是石柱县“母亲河”龙河的一条支流,得益于污水管网治理及溪水综合整治,已经从臭水沟变回了清澈小溪。

    2017年以来,随着城乡污水管网改造、危房改造、特色小城镇建设及传统村落保护等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推进,改变正沿着龙河两岸横贯整个石柱县。

沙子镇贫困户危房改造后住上新房 摄/李显彦

 

    污水管网改造 “水清岸绿”环境回来了

    邓亚飞的老家在石柱县下路街道上进村。“小时候,河里有鱼,我们经常下去摸鱼玩耍。”邓亚飞说,后来四龙溪沿线村民的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进河里,四龙溪渐渐变成了不被人待见的河流。

    “四龙溪周边污水管网整治涉及四龙溪沿线2800多米,涵盖周边的高坪村、上进村5个居民点,共700多户老百姓。”站在重新变清亮的溪水边,石柱县场镇污水管网整治项目有关工作人员介绍,从去年3月开始到现在,通过层层摸排,理清了所有明的、暗的污水直排口。因为污水管网不管新旧,都是在地下,所以排查难度相当大。截至目前,所有居民点的雨污水分流、化粪池、生化池整治已经基本完成,生活污水做到100%进入各级管网,在净化合格后才排放。

    同样的改变,沿着龙河随处可见。在下路街道上,污水管网整治已经进入最后冲剌阶段,工人们正想方设法把因疫情耽搁的时间夺回来。“这里再沿河往下,就进入丰都了,龙河在那里汇入长江。”石柱县住房和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段管网是主管网的一部分,完成后将极大提升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将成为保护龙河的重要一环。

    据介绍,石柱全境场镇污水管网改造,从2018年3月开始摸排,历时两年,克服摸排难度大、资金压力大等多方面困难,石柱县建立起以县主要领导挂帅、住房和城乡建委为行业主管单位、国资集团为建设主体单位、乡镇街道协助配合的四级责任机制,直接投入5.4亿元,先后完成7个项目,改造管网达700余公里,覆盖33个街道、乡镇,全县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农村危房改造 让困难群众住有所居

    沿龙河往上游方向,出县城不远处,是龙河的另一条支流河坝场河,河边的小山叫黄家山。山上茂林修竹,白墙半隐,这里属于石柱县南宾街道黄鹤村。村民何光勇一家,正在暮春的阳光里忙着为新家外墙刷灰浆。

    何光勇一家三口是建卡贫困户,守着几分地,靠种水稻为生。4年前,儿子争气,考上大学,还没来得及高兴的一家人就面对一个大难题——全家一年仅有4000斤谷物的收入,很难承担儿子的大学学费和生活费用。在县里的帮助下,因学返贫的夫妻两人在农闲时找到了一个就近在县城里打工的机会。去年年底,家里土房年久失修,被鉴定为D级危房,石柱县住房和城乡建委将他们一家列入危房改造家庭。并按政策为他们一家补贴了近5万元的建房费用。

    何光勇的儿子介绍:“房子是去年底修好的砖房,比以前的土房子要安全多了。”他还说,房子坐东朝西,因为这里海拔高,这个朝向室内要暧和些。“门前院子也是住建委帮我们平整的,还种了八桷树和樱桃树,家里种的谷子也是靠他们帮忙才开始了电话和网上销售。”

    据石柱县住房和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保障困难群众住房安全尤为重要。在2019年全县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96户的基础上,今年再次申报纳入危改107户,其中三类重点对象户38户。同时,旧房整治提升改造2000户。危旧房屋均按统一规划设计进行改造、迁建和提升。经过几年的努力,绿树掩灰瓦,青山绕玉带,已经成为石柱县乡村最美的风景。近年来,石柱县创新方法开展农村危房改造,除国家重点支持改造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三类重点对象外,还多方筹集资金,把家庭经济条件相对困难,唯一住房不安稳的一般农户房屋纳入改造对象,累计改造农村危房1.3万余户,市住房城乡建委于去年5月组织全市各区县住建部门在石柱召开现场会,推广石柱经验。今年,石柱县再举全县之力,组织力量开展住房安全大排查,所有危房一起改,真正在全县范围内实现了困难群众住有所居。

    保护传统村落 打造美丽乡村新景点

    毛滩河,石柱境内另一条河流,经乌江注入长江。与龙河隔七曜山相对。两河之间,就是石柱县金铃乡。4月14日下午,金铃乡银杏村的余文策正在家里忙着结算周末的收入。

    银杏村是首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因为所处地理位置海拔高,天气冷,当地居民对于木质房屋冬暖夏凉的特性相当喜爱,所以全村房屋都是木质结构。“村里银杏树很多,造册挂牌的就有90多棵。这里一年四季都很美,空气又好。最美的时候是秋季,金黄的银杏树林中,坐落着一排一排整齐的木屋。”余文策介绍,自己家的木屋形成一个三面合围的大院子,自己叫它“老余家”。现在,“老余家”办成了乡村农家乐,每年吸引游客8000余人,带来利润15万元左右。

    但是,几年前的银杏村并非现在这样。木屋失修,乱搭乱建,污水处理落后。余文策介绍,那时根本就没有想过自己的院子还可以带来收入。“前些年,县住建委开始带人来进行保护性整治,真的是挨家挨户的修整,才有了现在的样子。”余文策说,去年,银杏村也成为了石柱最有名的新景点。

    据石柱县住房和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对银杏村的传统村落保护升级是全方位的。首先就是摸排情况,然后根据调查到的情况进行整体设计;再对整个村的污水管网进行治理;最后还要对每家每户的木质房屋,按设计方案进行保护性整修。对室内的厨房、厕所,室外的庭院进行全面整改。经年打造,才有了现在的银杏村。

    石柱县下大力气对传统村落进行全方位保护升级,打造特色传统村落,除了改善当地人居环境外,还为大量当地居民带来脱贫致富契机。

    全面治理让龙河成为康养之地

    龙河,因形状似龙而得名。熊国亮是龙河县城段整治工程承建方的质量负责人。据他介绍:“我们刚来时,这水是浑浊的。现在你们看,已经有很多人在河里游泳了。这里将成为石柱人休闲健身的康养之地。”

    龙河之变,得益于城区堤防及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龙河流域绿化提档升级及水环境治理工程的实施。两大项目共分为6个标,合计投入资金约3.06亿元。2017年开始陆续开工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7%,剩下的13%,将在今年7月全部完工。

    治河不是单一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工程。除了清河护堤、建设公园绿地,石柱县大力推进的全域内污水管网改造是重中之重。正是污水排放治理好了,清河才有意义,市民才能在绿水青山中享受最惬意的生活。

    重庆日报 记者王静 刘廷 图片除署名外由石柱县住房城乡建委提供

[打印]

[责任编辑: 谢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