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典型】刘瑞发:荒山变金山的脱贫路

刘瑞发夫妇在修剪花椒树枝条

    “自强不息·石柱好人”“自强不息·三河好人”这是三河镇玉岭村刘瑞发从贫困户变身为产业大户后,斩获的一个个殊荣。

    暖春四月,春意盎然。走进刘瑞发的特色产业发展基地,一株株翠绿的黄精苗随风摇曳,长势喜人;一棵棵枝繁叶茂的花椒树上长满了细小的花椒颗粒,大地复苏带来的芳香让人心旷神怡。

    打“土地牌” 发展特色产业变荒为宝

    玉岭村因地处偏僻,山高坡陡,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之前,村里有劳动能力的人大多外出务工,日渐增多的撂荒地渐渐变成了杂草丛生的荒山。

    2014年,刘瑞发家因病因学致贫,他身体稍微好转后,便外出务工了两年。2016年,返乡创业的刘瑞发决定围绕土地做“文章”,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的帮助下,他注册成立了石柱县瑞发花椒家庭农场,动员村民将他们的200亩撂荒田地入股到其家庭农场,种植了花椒树。

    “花椒食药两用,市场前景广阔,所以我首当其冲发展这一产业。”快人快语的刘瑞发说。

    在长满杂草和灌木丛林的荒山野岭拓荒,谈何容易。但渴望改变贫穷面貌的刘瑞发,在发展产业上,却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

    “不论天睛下雨,每天总有忙不完的事、干不完的活。”平日里,刘瑞发与妻子早出晚归,打理产业基地。农忙时,他和妻子与务工村民一同劳动。晚上,他还要在灯下潜心学习种植方面的科技知识,每天乐此不疲地忙碌着。

    要做就要把产业做大、做强,这是刘瑞发的初衷。

    打造好花椒产业基地后,2018年他又吸纳本村村民的700余亩撂荒地入股到家庭农场,开垦出来后种植了500亩吴茱萸树和200亩桅子树。为充分利用好土地资源,他在木本药材吴茱萸基地又套种了草本药材黄精500亩和桔梗200亩。

    “中药材用途很广,这也是我发展该产业的主要原因。”刘瑞发告诉记者。

    发展特色产业,土地撂荒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昔日无人问津的撂荒地变成了产业发展的“宝地”,年过半百的刘瑞发激动不已。

    打“亲情牌” 带领村民共奔致富大道

    “我不仅自己要脱贫致富,还要带领乡亲们一起共同脱贫致富。”这是刘瑞发的脱贫誓言。

    “发过年‘红包’了,请大家排好队,依次来领土地入股分红哈!”今年1月中旬,刘瑞发在家门口摆上了一张方桌,为全村土地入股的93户农户(其中建卡贫困户、低保户有22户)分红。

    “周登春2250元、李永成2180元、郭春淑1760元……”当日,刘瑞发共为93户发放2019年土地入股分红总计19万余元。

    拿到入股分红钱,玉岭村已脱贫户郭春淑笑得合不拢嘴:“没想到荒在那里的土地还能变成钱,更没想到我这么大年纪,刘瑞发还请我去干活。”

    郭春淑的父亲年近90岁,因病瘫痪在床,在照顾好父亲,管理好自家种植的农作物后,她便利用空闲时间到刘瑞发的产业基地务工,2019年务工收入了1万余元。

    穿行在花椒基地用水泥浇筑的步行道上,刘瑞发掰着手指头娓娓道来,在他产业基地从事季节性务工的村民有10多人,2019年发放务工工资16万余元,人均收入在1万元以上。

    “去年我务工收入了2万元左右。”玉岭村建卡贫困户张广会说。让张广会等村民感触颇深的是,在刘瑞发这里上班,土地入股分红与务工工资从不拖欠,大家都乐意跟着他干。

    “产业发展好了,土地入股和务工的村民收入也将大幅度增加。”望着长势良好的黄精苗、吴茱萸树,望着挂满果实的花椒树,刘瑞发欣慰地笑了,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丰收在望的喜悦。(记者 隆太良 实习生 张瀚文 文/图

 

     感谢您关注县委县政府主办的主流媒体重庆·石柱网,更多新闻关注其他主流媒体《石柱报》、《重庆石柱手机报》、“五彩石柱”微信公众号、“五彩石柱”APP、“石柱新闻”微博;统一投稿邮箱:sz_xwzx@sina.com。

总 编 辑:禹云洲

值班副总编辑:谭晓钟

         执行主编:张俊杰

 

[打印]

[责任编辑: 谢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