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党员干部面对面】
党的政策就是好 大家一起向前跑
——访华溪村党支部书记王祥生

中益乡华溪村村民领取股金和股权证

    中益乡华溪村,地处我县东部的高山深谷之中,大山大水的阻隔,让当地村民世代困在贫困的“囚笼”。我县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的一句歌词“只要我们多勤快,不愁吃来不愁穿”,表达了贫困群众对“不愁吃、不愁穿”的向往。如今,华溪村干部群众在党的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引下,撸起袖子加油干,感恩奋进向前跑,让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赋予了这首歌新的涵义。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石柱视察一周年之际,本报记者就华溪村“两不愁三保障”、村民收入、生活环境、精神面貌等情况,专访了该村党支部书记王祥生。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石柱视察最关心的“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现在解决得怎么样了?

    王祥生:如今,华溪村稳定实现了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大家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2019年,全村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万余元。

    吃和穿方面,现在,村民们已经从以往简单的“有吃的、有穿的就行”,转变为追求健康饮食和良好卫生习惯。除了自家种的蔬菜、饲养的猪和鸡,不少村民还注意营养搭配,喝起了牛奶,村里小超市的牛奶十分畅销。腰包鼓了的村民们,绝大多数都用上了洗衣机,再也不用到河边洗衣,一家老小不仅穿得暖暖和和,也穿得干干净净。

    看病就医方面,现在已实现了“手机一拨打,医护来到家。”全村贫困家庭健康档案建档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均达100%,实现贫困患者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

    居住条件上,以前,村民们的房屋多为土木结构,不少房屋歪歪斜斜、破败不堪。在脱贫攻坚战中,华溪村认真落实“易地搬迁脱贫一批”政策,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3户、D级危房改造2户、C级危房改造13户,让贫困群众从“忧居”转变到“优居”,搬进了宽敞整洁、交通便利的居民点。村民们都说:“感谢党的扶贫好政策。搬到这里后,我买东西再也不用爬坡上坎了,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屋里漏水了。”

    义务教育方面,一年来,中益乡小学新建了塑胶操场、宿舍楼、综合办公楼,扩建了学校食堂,幼儿园也按期投入使用,老师们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学生们拥有了可以学二胡、书法、绘画、手工等技艺的多功能教室,还可以通过添置的远程教育系统,在课堂上观看城里优秀老师的教学视频,实现了优秀教学资源共享,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中益乡华溪村集体经济逐渐壮大

    记者:华溪村在帮助村民脱贫增收上,有哪些渠道和办法?

    王祥生:华溪村主要是通过“三变”改革来帮助村民脱贫增收的。作为全市38个“三变”改革试点村之一,华溪村积极探索创新,建立健全了“明晰规范产权、优选产业项目、培育经营主体、注重权益保障、防范管控风险”的基层经济管理新机制,激活了农业、农村、农民活力,为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

    华溪村丰富的土地、森林、水力、自然风光、民俗文化资源就是我们打造“金山银山”的“资产”。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科学规划,华溪村最终形成了以 “中华蜜蜂谷”品牌特色生态旅游为核心,以发展具备“增收、观赏、蜜源”等功能的经济林木和木本药材为基础,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方向,以蜂蜜、中药材、民宿、农家乐、旅游、电商等产业为支柱的发展思路。目前,华溪村中华蜜蜂产业园正在规划建设当中,多家“黄水人家”“森林人家”品牌民宿逐步开门迎客,即将失传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益土戏重新在乡间上演。

    推进“三变”改革,培育市场经营主体是关键。华溪村探索建立了“1+1+N”(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1个公司、N个合作经营项目)市场主体架构,先后组建了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益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旅游开发、中药材种植和销售、中蜂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业务。村集体经济组织年底按比例给村民分红,实现了“资金变股金”和“农民变股民”。2019年,华溪村实现农产品销售收入212.3万元,全村427户农户可分得红利共计14.08万元。

    为确保农户稳定增收,解除农户产业发展后顾之忧,华溪村还建立了自然灾害防范、农产品滞销防范、法律风险防控等风险防范制度,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拧紧了“企业+村集体+村民”三方共赢的利益联结链条,使村办企业得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得到壮大、村民得以脱贫致富。

    记者:村民们的腰包鼓了,生活环境有哪些新的变化?

    王祥生:现在的华溪村,道路畅了,庭院美了,村庄靓了,游客多了,村民的笑容更灿烂了。

    2019年以来,华溪村建设人行便道4.7公里、旅游步道10.1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106盏,村民们出行方便又安全,远道而来的游客也可以在步游道上尽赏田园风光。

    为了切实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华溪村积极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入开展清垃圾、清杂物、清庭院和改厕、改厨、改地坪、改风貌等工作,累计改厕117户、改厨129户、改地坪119户,不仅美化了乡村的“面子”,更提升了“里子”。

    一年来,华溪村持续开展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等专项行动,发动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植花草和果树,引导村民在家门口张贴图文并茂的家训文化牌,进一步提升了乡村的“颜值”和“气质”。

    记者:“如今政策就是好,我要努力往前跑”,这条在华溪村随处可见的标语,表达了大家什么样的心声?

    王祥生:这句话不但是华溪村干部群众内心的真实写照,更是大家的行动宣言。如今的华溪村,到处都是干部群众如蜜蜂般忙碌的身影。

    党员干部领着跑。华溪村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们,一心扑在扶贫一线,勇当脱贫致富的“领头雁”,带领全村群众努力发展产业。村干部谭启桂丈夫患病,自己身体不好,仍坚持工作、服务村民,为坚定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在因病负债情况下,仍筹集2万元带头入股村集体经济组织。

    能人业主帮着跑。许多外来业主和本地能人也帮着村民向前跑。在“万企帮万村”活动中,陶然居、劲力酒店、陈田螺和土家碉楼等县内外餐饮企业的“对口帮扶”,让先锋组偏岩坝9户农户开起了农家乐。

    广大村民跟着跑。有条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更加辛勤地养蜂、养猪、养牛,积极参与到村里的产业发展当中,回家创业和支援家乡建设的村民也越来越多了。

    对于未来,村民们信心百倍。尽管全村已经脱贫摘帽,但大家依然精神十足、干劲不减。《太阳出来喜洋洋》回荡在土家山寨,道出了大家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记者 龙泓 文/图)

 

     感谢您关注县委县政府主办的主流媒体重庆·石柱网,更多新闻关注其他主流媒体《石柱报》、《重庆石柱手机报》、“五彩石柱”微信公众号、“五彩石柱”APP、“石柱新闻”微博;统一投稿邮箱:sz_xwzx@sina.com。

总 编 辑:禹云洲

值班副总编辑:谭晓钟

         执行主编:张俊杰 

 

[打印]

[责任编辑: 谢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