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1327米大山上,在疫情监测点坚守十三个日夜后,石柱县金铃乡应急办主任覃湖川说——
“我的值守不设归期”

    “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我停不下来。”2月6日,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金铃乡应急办主任、石笋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覃湖川睁着血红的眼睛说。

  “全村有238户736人,过年返村的外出打工者近400人,其中四分之一的人在湖北省打工,还有2人自武汉返回……”覃湖川在报这些数据时,原本疲惫嘶哑的嗓音陡然又高了起来。

  1月24日晚,除夕夜。覃湖川下班后准备到垫江县接妻儿回石柱老家吃团年饭。手机里弹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的新闻后,覃湖川犹豫片刻,终究调转车头,赶往距石柱县城59公里的金铃乡政府所在地金铃坝。

  “我们乡与湖北省直接接壤,我不放心。”覃湖川说,当时他第一时间没来由地就想起了哨棚梁。

  哨棚梁位于金铃乡石笋村,海拔1327米,是湖北省利川市文斗乡与重庆市石柱县金铃乡的交界处,属于两地交通要冲。

  是夜,金铃乡党委政府召开紧急工作会,商量疫情防控监测点布置。石笋村哨棚梁毫无悬念地被定为最重要的疫情防控监测点之一。

  可是,哨棚梁由于海拔高,这个季节里,山上冰雪、雨、雾等冰冻天气每天连番上演,这种根本没法预测坚持多少天的日夜值守异常艰难。

  “我是石笋村第一书记,还是我去那里最合适!”覃湖川站了起来。

  就这样,覃湖川带着一名公安干警、一名医务人员,三人就爬上了哨棚梁。

  一顶简易帐篷里,一块红木板加水泥砖凑成了一张“床”,三床被褥成为了三人夜里唯一的御寒物。

  大年初一,雨雪交加,哈气成冰,覃湖川三人开始了人车劝返、体温检测、宣传引导、台账登记,手、脸都已通红麻木,却也只能搓一搓继续。

  值守卡口的同时,覃湖川还得同步进行疫情排查和宣传。因为地理关系,石笋村的村民大部分在湖北荆州、浙江温州一带打工,主要从事煤矿采掘、建筑施工、工厂加工等行业,过年前他们是急于回家团聚,过年后他们就急于离家复工。

  “这回过年真的成了‘过关’。”为了做好这部分重点人群的隔离观察,覃湖川苦笑是“既费脑,又费鞋,还费电”。费脑是需要多角度安慰,费鞋是需要上门做工作,费电是手机一直不停总是缺电。

  2月4日,三人在孤独地坚持了整整11天后,公安干警和医疗人员进行轮班调整。但覃湖川想了想,却决定留下来。

  “不是我多高尚。只是三个人都走了,全部换新人,很多情况就得重新熟悉。”覃湖川此刻又不提石笋村第一书记的身份了,只是笑了笑:“我还是金铃乡应急办主任嘛,这是我的本职活路。”

  默默坚守的每一个深夜,覃湖川睡前都会摸出手机,盯着手机屏保发愣——那是6岁女儿的照片。

  “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

  “祎祎,爸爸很快就回来了,下次多陪陪你!”

  因山上信号不好,视频通话中,覃湖川说出这句话瞬间,眼圈就红了。结束通话后他说:“我知道我这是骗孩子,是不对的……可国家、群众有难,我作为党员,能付出一点算一点吧。”

  覃湖川的父亲和岳父均已去世,他还有一个在读大学的妹妹,现在夫妻两边家中加起来只有五个女人。

  “都守了13天了,值得吗?”重庆日报记者问。

  “正月初一,我们劝返车辆14辆、行人60余人;到今天,我们劝返车辆3辆、行人11人,有时候还出现人车数均为0。你觉得值不值?”覃湖川自问自答:“反正我觉得值!”

  “那你打算还坚持几天?”重庆日报记者问。

  “我的值守不设归期,疫情结束,这个监测点撤了,我自然就回家了。”覃湖川沉默了一会,旋即又语气坚定地补了一句:“我相信用不了多久的!”

 

感谢您关注县委县政府主办的主流媒体重庆·石柱网,更多新闻关注其他主流媒体《石柱报》、《重庆石柱手机报》、“五彩石柱”微信公众号、“五彩石柱”APP、“石柱新闻”微博;统一投稿邮箱:sz_xwzx@sina.com。

总 编 辑:禹云洲

值班副总编辑:谭晓钟

执行主编:张俊杰

[打印]

[责任编辑: 余贺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