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产并举筑牢返贫“隔离墙”
——记中益乡已脱贫户谭启群

谭启群在采挖前胡

   中益乡坪坝村的冬日,寒风冰冷刺骨,行走在平坦整洁的公路上,冬忙景象随处可见。日前,记者在该村田坝组采访时看到,50岁的已脱贫户谭启群正挥舞着锄头在地里采挖前胡。他向记者算起了今年的收入:种植前胡收入约1.3万元、卖蜂蜜收入2.4万元、夫妻二人就近务工收入近4万元。

    量身定做套餐摘“穷帽”

    坪坝村属于“两山夹一槽”地势,基础设施落后,贫困程度深。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谭启群家因学致贫,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成为贫困户后,谭启群总想着摘掉“穷帽”。他意识到,唯有自己发奋图强,发展好产业,才是脱贫关键。

    “谭启群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庄稼人。成为贫困户后,他自主脱贫的意愿相当强烈,总在想方设法寻找脱贫致富的门路……”坪坝村党支部书记刘成勇介绍。

    坪坝村森林资源丰富,牧草茂盛,蜜源植物众多。依靠这一优势,2015年,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为谭启群“量身定做”了一份脱贫“套餐”——养殖中蜂+饲养肉牛。

    为让谭启群尽快掌握中蜂和肉牛养殖技术,村支两委又为他争取到了培训机会。通过外出培训,谭启群不仅掌握了技术知识,还开阔了眼界。

    “呆在家里犹如坐井观天,走出去参观考察了一圈,进一步增强了我的脱贫信心。”谭启群说。

    2016年,谭启群养殖中蜂12群,卖蜂蜜收入约1万元,出售11头肉牛,收入近4万元,家庭人均年收入在1.2万元左右,顺利摘掉了“贫困帽”。

    巩固脱贫成果制定“三步曲”

    2017年,中益乡打响脱贫摘帽“冲锋战”,坪坝村交通建设和产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以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契机,根据实际情况再次为谭启群“量身定做”起巩固脱贫成果的“套餐”。

    一天晚上,村支两委干部和帮扶责任人罗红旭摸黑来到谭启群家,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火炉会”。

    “老谭,你家去年脱贫了,我们还要帮助你家巩固脱贫成果。”大家围着火炉商议一番,制定出了三个方案:把撂荒地整理出来种植前胡、继续发展中蜂产业、夫妻就近务工。

    “肉牛养殖成本较高,纯收入不多,而且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我也打算放弃这个项目了。”“火炉会”上,谭启群说出了心里话。

    勤劳苦干开启“幸福门”

    开完“火炉会”后,谭启群又与妻子阮德美开起了家庭小会,决定由有一定文化的谭启群负责养殖中蜂和种植前胡,阮德美则到工地上打工。

    两天后,坪坝村打造民宿旅游项目的施工单位需要招收一名炊事员,阮德美在驻村工作队的推荐下被录用。因为工作认真负责,目前,她的月工资已从原来的2500元增加到3000元。

    “谭启群在农闲时不歇气,也到附近做临时工,每天有一百多元的收入。”罗红旭介绍。

    掌握中蜂养殖技术后,谭启群通过自繁自养方式,将中蜂养殖规模扩大到了25群,今年卖蜂蜜收入了2.4万元。

    “驻村工作队引进了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按照订单回收我们的前胡。今年我种植了4亩,目前已经采挖了1.4亩,卖了1000公斤,收入5000元,前胡总收入在1.3万元到1.5万元之间。”谈起种植前胡的收入,谭启群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更让谭启群、阮德美夫妻俩欣慰的是,两个小孩读书非常努力,女儿谭治平在万州三峡学院专升本后念大四,儿子谭圣正在天津大学上大一。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坪坝村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产业发展红红火火。谭启群说,他家的房屋经过改厨、改地坪、改风貌后更漂亮了,家里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多了,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了,脱贫致富后的幸福感、成就感越来越强了。(记者 隆太良 实习记者 杨梦 文/图)

 

      感谢您关注县委县政府主办的主流媒体重庆·石柱网,更多新闻关注其他主流媒体《石柱报》、《重庆石柱手机报》、“五彩石柱”微信公众号、“五彩石柱”APP、“石柱新闻”微博;统一投稿邮箱:sz_xwzx@sina.com。

总 编 辑:禹云洲

值班副总编辑:谭晓钟

执行主编:张俊杰

 

[打印]

[责任编辑: 谢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