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乡愁牌” 实现“振兴梦”
县人力社保局局联合悦崃镇打造人才振兴试验示范乡镇

    日前,记者在悦崃镇悦崃村三河组的石柱县卓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电商服务中心看到,精加工后的黄花菜、竹笋干、干豇豆、土豆片、萝卜干等干货商品琳琅满目摆在产品展示区。公司精加工厂房,挑选车间、原料车间、清洗车间、烘干车间窗明几净,机械设备纤尘不染。

    “我局与悦崃镇党委、政府为激发乡村人才活力,通过打好‘乡愁牌’,吸引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为实现‘振兴梦’打下了坚实基础……”县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说。

卓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电商服务中心畅销的黄花菜

谭成安(左)介绍企业加工生产线情况

    树立乡村振兴人才典范,热土吸引“领航员”

    幅员面积170平方公里的悦崃镇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文化悠久,有土司古城遗址、碉楼群、土蛮古峒寨遗址等旅游文化景点,并盛产优质稻米、辣椒、马铃薯,是全县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悦崃镇党委负责人介绍说,该镇从地理优势、文化优势、惠民政策等方面,向在外人员全景式推介家乡近年来的发展变化,激发其返乡创业、回村任职的激情。

    现年36岁的谭成安此前在广东经营干黄花菜生意多年,后受家乡这块创业热土的吸引,于2017年回乡创业,组建起了石柱县卓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他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绿桃村打造了500亩黄花菜基地。

    在2018年和2019年,公司按照每公斤3.6元保底价收购鲜黄花菜进行深加工,年产值均在200万元左右,土地入股农户户均增收约3000元。

    公司还种植有脆红李600亩、葛根120亩、金荞麦200亩、魔芋30亩,并套种了萝卜等季节性蔬菜。如今,公司已发展成为集农科研发、良种选育、规范种植、技术服务、产品销售和产品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公司,常年聘用村民50余人(其中贫困户30余人),带动143个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有了谭成安的“领航”,悦崃镇多名在外人士先后回乡创业,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

    夯实乡村振兴人才根基,优先配强“指挥员”

    悦崃镇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针对优秀人才匮乏,缺少领导者、组织者、技术支撑者等问题,以乡土人才与后备干部、返乡创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四个相结合”为目标,通过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进一步完善了乡土人才信息库、村级后备干部库。目前,全镇已登记乡土人才148人,纳入后备干部库27人,打造了一支引领乡村振兴的带头人队伍。

    该镇通过选派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真事”且综合素质过硬的9名干部到9个行政村,同时挖掘乡村本土人才,不断充实到行政村任职,通过优先配强“指挥员”,引领乡村振兴。

    远眺粉墙黛瓦,近看小桥流水,俯瞰房景交融,宛如置身世外桃源。这是近年来悦崃镇水桥村在打造美丽乡村过程中,展现出的一幅幅水彩墨画。“水桥村作为一个贫困村,经过实施脱贫攻坚和人才振兴计划,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悦崃镇党委负责人介绍说。

    自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开展以来,水桥村不仅村容村貌发生了变化,集体经济也有了巨大改观。该村通过组建水稻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有机水稻产业,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在10万元左右,昔日的“空心村”变成了“实心村”。

    强化乡村振兴人才培育,打造振兴“技术员”

    悦崃镇坚持需求导向,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和农旅融合,紧紧围绕各项中心工作,依托专业合作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院坝会等宣传阵地,组织相关专家、“民间高手”“草根精英”,通过开展系列政策法规、特色种植、现代养殖、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专题培训,培养了一批在农村干事创业的带头人,充分发挥他们在人才振兴中的“领头羊”作用。

    今年以来,悦崃镇组织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为村民培训农业技术、技能等专业知识40余次,发放宣传手册3000余本,培训村民6000余人。同时针对特色种植、现代养殖、农村电商、乡村旅游开展滴灌式培训30余期,培训村民2400余人次。

    悦崃镇东木村现年56岁的何清海被村民誉为“草根精英”。他返乡创业组建了石柱县传群中药材家庭农场,通过流转土地种植大黄200亩,已连续3年为39个贫困户每户每年分红960元。

    “我热爱家乡,更喜欢农业工作。在这里干好了,不比在外面创业差。”何清海说。记者 隆太良 实习记者 杨梦 文/图)

 

    感谢您关注县委县政府主办的主流媒体重庆·石柱网,更多新闻关注其他主流媒体《石柱报》、《重庆石柱手机报》、“五彩石柱”微信公众号、“五彩石柱”APP、“石柱新闻”微博;统一投稿邮箱:sz_xwzx@sina.com。

总 编 辑:禹云洲

值班副总编辑:谭晓钟

执行主编:张俊杰

 

[打印]

[责任编辑: 谢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