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统筹探新路 盘活资源破“空壳”

   初冬,沿溪镇清明村笼罩着层层薄雾,站在山上向下看去,大片的柠檬树挂满了金黄的果实。

  “这是我们去年栽种的柠檬树,今年已经挂果了。”沿溪镇农服中心的负责人黄波告诉记者,为了保证以后柠檬的品质,今年的果子是不能采摘的。

  突生变故

  “集体经济”成难题

  近年来,清明村大力发展中蜂、山羊等传统产业,深挖新兴产业。农民收入增加了,全村发展迈上新台阶,各项工作在全镇考核中均名列前茅。

  “看上去我村发展势头很猛,但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大难题——集体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了下滑。”村党支部书记曾代文介绍。

  2015年前,清明村组织车辆为赶家桥煤矿运输进出货物,村集体按照运费的1%收取管理费用,集体经济年收入约3-4万元。2015年,赶家桥煤矿关闭后,集体收入锐减。

  如何保持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成了村支“两委”最大的难题。

  集体经济骤然下滑导致该村很多公共事务无法开展,不少村民的收入受到影响。“农村挣钱的机会少,日常开销逐年增加,遇上大病,基本上就要倾家荡产了。”村民吴双琴告诉记者,往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虽然不多,但每户每年还能分到几百元钱。“这几百元够我家开支几个月了。”

  实干为先

  柠檬产业“发芽了”

  为帮助村民持续稳定增收,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标,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结合该村的气候、土壤等实际情况和西沱片区柠檬产业带发展规划,在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成立了赶家桥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起了柠檬产业。

  曾代文介绍,村支“两委”负责合作社组建管理,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前5年按230元/亩的标准保底分红,第6年起,按群众和村集体各50%的比例分红,同时雇佣本村村民务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以前都是种传统农作物,现在突然要换种其它作物,部分村民接受不了。柠檬对于村民来说就是一个新品种,村民担心也很正常,要是效益不好,对村民家庭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曾代文介绍,村干部做在前、干在先,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率先以自家的土地入股,挨家挨户动员村民积极加入合作社。

  明确了发展模式,做通了群众工作,村支“两委”划定黄泥、龙河、云桥、桃竹4个组发展柠檬产业,并立即开始筹备资金、丈量土地、整地打窝、采购苗木。

  迎难而上

  柠檬产业“生了根”

  “产业发展成熟后,将带动100余人常年务工,人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带动200余人季节性务工,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曾代文说。

  “产业发展管理需要专业技术人才,我60岁了,学技术很困难,但集体经济发展事关全村利益,我必须想办法,让集体收入达到标准,甚至更多。”曾代文说。

  经村支“两委”商议后,村党支部利用节假日,组织党员干部到四川省安岳县“取经”,并坚持每季度邀请柠檬专家举办专题讲座与现场示范,将技术传授给农户。

  此外,村支“两委”还争取政策支持,向县委组织部申请集体经济补助资金30万元,全部用于发展柠檬产业。

  截至2019年上半年,清明村共计栽植柠檬1200余亩,已完成规划总面积的60%。

  规范收支

  柠檬产业“长成了”

  赶家桥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村民签订合同,约定利润的50%根据农户土地份额分配到户,另外50%作为村集体收入,按照村民共享、公益为先、公开公正、量入为出的原则,用于村集体各类公共事业支出。

  按照柠檬6年正式挂果的生长周期预计,到2023年正式挂果后,产量预计可达到1000公斤/亩,按现市价6元/公斤计算,预计年产值将达到1200万元、净产值600万元。按照分红机制,农户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各分得约300万元。

  “村里每月会公开收入与支出项目、金额、经手人、监管人等基本信息,资金的流向一清二楚,大家很放心。”村民吴启秀说。 (记者 彭少 )

感谢您关注县委县政府主办的主流媒体重庆·石柱网,更多新闻关注其他主流媒体《石柱报》、《重庆石柱手机报》、“五彩石柱”微信公众号、“五彩石柱”APP、“石柱新闻”微博;统一投稿邮箱:sz_xwzx@sina.com。

总 编 辑:禹云洲

值班副总编辑:谭晓钟

执行主编:张俊杰

[打印]

[责任编辑: 张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