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第一个中共党支部书记——张承燕

    ·哈正武

    我县南部的三根树场(今属三星乡),因其下街场口有3棵百年以上参天大枫树而得名。此地距县城35公里,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使这里成为商贾云集和兵家必争之地。20世纪20年代中期,这里就有一位名震川东鄂西的传奇人物。他,就是石柱老区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为第一个党支部书记、第一个农民协会主席、第一个农民赤卫队大队长、第一个苏维埃政府主席的张承燕。

    乡里小秀才

    张承燕,又名张飞,1907年生于三根树甘树坝一个农民家庭。其父张国堂,是当地人敬称为“老夫子”的私塾先生。在严父的教育熏陶下,他自幼勤奋好学,5岁能熟背百余首唐诗宋词,10岁已熟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且能吟诗赋对,12岁就写得一手漂亮的颜体毛笔字。14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乡里学堂初中部,被乡里人誉之为“小秀才”。

    张承燕不仅天资聪慧,而且爱憎分明,喜好打抱不平。

    当地劣绅王琦瑞之次子王甫澄,与张承燕同龄同校。此人小小年纪却一肚子坏水,仗势自家有钱有势,在校里校外逞强好胜,欺负同学,侮辱老师,是臭名远扬的恶少。由于学校系绅粮出资开办,王家也是出资方,校方对王甫澄这颗令人讨厌的“老鼠屎”束手无策。

    气愤不已的张承燕,便与同学李干之议定,要教训一下狂妄自大、仗势欺人的王甫澄。

    一天放学后,张、李二人怀惴备好的弹弓,到一家地炉铺子捡来废铁块,提前赶到王甫澄必经之路的丛林里等候。当王甫澄路过时,二人用弹弓齐射。张承燕射出的铁片,击在王甫澄腮帮子上,王顿时血流入注、嚎叫如猪。

    次日,王父动用乡丁,到学校盘查无果,便强令校方赔偿汤药钱。胳膊扭不过大腿,校方只好将药款分摊到全校学生头上,计赔300铜元。

    王甫澄领到赔款,装在一只大铜壶里,提到各班显威,一边将铜茶壶摇得叮当直响,一边盛气凌人地说:“今后,我看还有谁敢算计老子!”

    张承燕见状,便去街上一户农家借来一只铜尿壶,提到王甫澄面前,手指尿壶说:“铜壶虽好,只是一肚子臭水,腹中恶臭,有前眼而无后眼。”羞辱得王甫澄无地自容。

    王甫澄虽获赔偿,但脸上却留下了一道终身褪之不去的疤痕,被人们戏称为“王疤二”。这样戏称久了,人们又将他改称为“二王八”。

    1925年冬,共产党员曹成武受党组织派遣到三树根,以教书为掩护,在青年学生和农民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张承燕、李干之等学子开始受到革命的启蒙教育,初步理解到什么是剥削、什么是压迫等革命道理。为抨击土豪劣绅吞并土地、剥削农民的恶劣行径,张承燕便巧妙地利用当地官绅姓名、地名的谐音,编了一首寓意隐晦、针对性极强的民谣:

    大狼归坝,小狼归池,

    要想活命,难逃抓毙。

    漩水磨刀,砍断金竹百节,

    显出长毛三根,顶天立。

    其“大狼归坝”,指丰都县六区副区长、大恶霸郎瑞丰占据了大月坝。“小狼归池”,即时任石柱县团练局局长郎子贤占据江池镇。“活命”指大土豪杨月光独霸河面乡等地。“抓毙”即国民党退役军官、大恶霸唐直斋占据抓壁岩等地。“金竹百节”即大恶霸、大土豪唐片言、石柱县二区区长张叔尧占据金竹、北脊山等地。“长毛三根”即长坡岭、毛坪、三根树等地。

    这首民谣不仅揭露了官绅恶霸吞并土地、剥削农民的罪恶行径,而且也隐晦地号召广大人民起来与反动势力作斗争。当张、李二人将这首民谣张贴于三根树街上闹市处后,引来无数百姓观而议之,也引起官绅恶霸的惊恐。后人敬佩张承燕之勇气,诗一首赞曰:

    初生牛犊不惧虎,敢将毫笔作刀枪;

    少年壮志冲天劲,顶天立地抨豪强。

    加入共产党

    1926年春,张承燕因写歌谣讽刺官绅被学校除名而回乡,携母亲及妻子来到三根树街上开了一家“兴隆客栈”,除接纳客商住宿外,还兼营糖、酒、日杂、百货等小商品。他有着敏捷的头脑,在经营生意中又公平公道、广结善缘,四面八方赶集的乡民都乐于到他家铺子交易,小本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同年夏,袍哥“义友社”在三根树设码头,需要推举一个威望高的人当大哥,负责处理本码头与外码头袍哥之间以及本堂口之间的大事。张承燕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且人气旺、威望高,年仅19岁就被众人推举为三树根的“义”字号袍哥大爷。

    不久,在四川中法大学和重庆川东联立师范学校念书的廖子良、朱泽准等青年毕业返乡。他们在校时就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受党组织派遣回乡开展革命活动。来到三根树后,他们以张承燕的客栈为据点,在三树根、石梁河、大月坝、长坡岭等地开办农民夜校,发动群众,物色积极分子,培养发展党员,着手建立党组织。

    为培养张承燕,廖、朱二人时常由浅入深地给其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纲领。

    张承燕内心受到了启迪,仿佛一个在黑夜里探寻道路的人,突然见到了光明、辨清了方向一般,革命的湍流在他心头澎湃。尤其在与廖、朱二人的长谈后,他决心与苦难的人民一道,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同年6月,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杨闇公,以国民党四川临时党部(左派)农民部长的身份,在重庆江北县举办农民运动研究会,廖子良带张承燕、李干之、刘达山等人参加会议。在此期间,张承燕结识了在四川中法大学和川东师院读书的石柱籍学生项子晋、周登禄、杨绍康3人。在和他们一起学习和交流过程中,张承燕进一步开阔了眼界,看到了斗争目标之远大,任务之艰巨,道路之曲折。

    同年冬月的一个夜晚,北风呼啸,雪花纷扬,三根树街场上已无走动的人影,而此时张承燕的家里却是春意盎然。一面绣有镰刀斧头的红旗挂在客栈茶楼墙壁上,在红彤彤的烛光里,显得更加鲜红耀眼。

    廖子良对张承燕说:“张承燕同志,党组织经过近一年的考查,已批准你加人中国共产党。从今天起,你就是无产阶级先锋队中的战士了!从此,我们的一切都是属于党,我们要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终生。”

    张承燕激动地举起拳头,面对党旗,一字一句地表达决心,发誓要为党的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切,保证永不叛党。

    当晚,张承燕激动得没有一丝睡意,心中怀着无以言表的喜悦,脸上放射出激动的光彩,胸怀变得更加宽阔。窗外远处那连绵的山峦,仿佛在他面前铺展开了革命的远景!后人皆称张承燕是县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题诗一首赞曰:

    承燕入党表衷言,誓为主义献终生;

    高擎火炬扫阴霾,志为穷人扭乾坤。

    创建农协会

    1926年7月初,张承燕从重庆江北县农运会返回三根树,与廖子良、项子晋、杨绍康、李干之等人研究决定:参照巴南县彭家场农民协会的经验,以袍哥会成员、农民夜校学员为基础,聚集革命力量。他们在三根树、北脊山、旋石沟、大冲、三汇场、石粱河、太平坝等地,发动组建了“青年自治会”“杀刀会”“川主会”“戒嗜团”等群众性社会组织。通过以上组织,他们团结了200多名进步群众,并于1927年秋成立了三根树农民协会筹备组,由廖、项、张、杨、周等人分头负责组织、宣传等工作。

    为动员更多的群众参与,筹备组加强了宣传发动工作,自编了大量通俗易懂的教材和山歌,在夜校里教群众传唱,用以提高其阶级觉悟。其中,有一首流传甚广的山歌对唱极具感染力:

    女 三树场上摆歌台,谁要唱歌上场来;

    肚里有棵山歌树,歌像花儿万朵开。

    男 唱歌就唱革命歌,你唱山歌我来和;

    唱得干人点头笑,唱得官绅直跺脚。

    女 官绅心黑霸田园,穷人血汗全榨干;

    农夫用尽牛马力,土豪刮尽血汗钱。

    男 谁说花椒不麻人,谁说官绅不黑心;

    春天放债驴打滚,秋来连人一口吞。

    合 要想翻身要革命,齐心合力扭乾坤;

    打倒吃人的官绅,不做牛马做主人。

    还有《庄稼佬站起来了》《万紫千红一齐开》《栽秧歌》等歌谣,都以当地民歌填词新唱,既上口又具有感召力,男女老少都易于接受,很快在各地传唱开来。生活在社会底层、饱受剥削和压迫的贫苦农民,逐步认识到了社会的阶级性,明白了只有站起来与官绅作斗争,才能获得翻身得解放的道理。

    同年冬天的一个晚上,三根树农协会筹备组在张承燕旅栈以袍哥聚会名义,召开了三根树农民协会成立大会。100多名农民代表参加会议。他们通过举手表决,选举张承燕为会长,杨绍康、郎裕良为副会长,周登禄、刘达山、李干之、熊占熙、杨绍立、何安然、隆炳书、秦大月、戴月根、刘凤延、项秉恬、廖子良等人为委员。农协会下设4个分支,分别由余先禄、伍正常、秦少文、向首安任支会长。分支下设若干农协小组,并选出了正、副组长。不久,三根树农民协会又发展到坝洲坝、石梁河、火烧岩、太平坝等地,会员达500余人。

    建立党支部

    1927年夏,蒋介石公然背叛革命,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抓捕和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在大革命处于低潮的严峻形势下,中共四川省委根据中央“八七”会议关于在农村建立党组织,广泛发动农民群众,开展土地革命斗争的精神,进一步加强了对农运工作的领导。遵照上级指示,廖子良、项子晋、朱泽准在三根树建立了党小组,任命张承燕为组长,又先后发展了李干之、杨绍康、郎裕良、伍正常等30多名积极分子入党,从而壮大了党组织力量。

    1928年春,经中共丰都县委批准,石柱县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即中共三根树党支部委员会成立,由张承燕任党支部书记,杨绍康、周登禄分别担任组织、宣传委员。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党支部在三根树、官庄、于偏子、北脊山、冉家坝、河面、坝洲坝建立了党小组,分别由张承燕、杨绍康、杨绍立、伍正常、周登禄、李干之、何安然任组长。

    中共丰都南岸区委成立后,廖子良任区委书记,周登禄调任区委工作,李干之接任周登禄的组织委员工作。党支部的建立,以三根树为中心的石丰边区农运工作有了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同时也为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武装斗争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当时流传甚广的一首啰儿调歌谣为证。歌曰:

    红灯一盏舍,照三树哟喂;

    干人有了嘛啰儿啰,主心骨哟喂。

    共产党来舍,是救星哟喂;

    率领干人嘛啰儿啰,闹农运哟喂。

    三根树党支部建立后,张承燕以扩展生意、推销商品、收购山货为掩护,奔走于边区各乡村,检查指导各党小组的活动情况。每到一地,他都要召开党员会议,除了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外,还要求党员要为党的事业舍小家为大家。

    张承燕对熊若飞等党员说:“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远大目标,而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成立苏维埃政府,实现劳苦大众当家作主。”他反复强调,共产党人面临的任务是艰巨的,道路也是曲折的,将会有无数的艰难困苦,甚至流血牺牲,希望党员们要尽一切可能去争取劳苦大众,密切依靠劳苦大众,积极为党工作,在阶级斗争的烈火中,把自己锻炼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有当时在石丰边区流传甚广的一首山歌为证:

    参加革命不怕死,团结工农跟党走;

    为民翻身去战斗,奋斗终生不回头!

    张承燕为人坦荡、光明磊落,且大公无私。他在三根树场上开设的客栈和商铺,成为了党组织活动的据点和联络站。凡经三根树往来的石丰边区乃至川鄂边区地下党的同志,都由他无偿提供食宿或路费。他甚至还要尽力为上级提供一定的活动经费。

    有一次廖子良到三根树检查指导工作,看到张承燕的母亲到街坊借米下锅,十分感慨地对张承燕说:“承燕同志,你舍小家为大家,真是有劳你了!”

    张承燕却坦然地回答说:“我已经把自己交给党了,我的一切都是党的!”

    三根树党支部的建立,是我县中共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石柱人民革命斗争的转折点。

    (未完待续)

 

     感谢您关注县委县政府主办的主流媒体重庆·石柱网,更多新闻关注其他主流媒体《石柱报》、《重庆石柱手机报》、“五彩石柱”微信公众号、“五彩石柱”APP、“石柱新闻”微博;统一投稿邮箱:sz_xwzx@sina.com。

总 编 辑:禹云洲

值班副总编辑:谭晓钟

执行主编:张俊杰

 

[打印]

[责任编辑: 石柱谢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