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志双扶——深“读”石柱中益乡小学 详解教育扶贫的力量(上)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天春 余春兰 文/图

    这两天,艳阳照耀着大地,让人倍感愉悦。在重庆市石柱县中益乡,暖阳驱散了山村晨曦中的凉意。阳光从窗户中照进来,增添了许多温暖。中益乡小学的119名孩子沐浴着阳光,在操场上、在教室里,快乐学习,茁壮成长。

付小琴陪着孩子做作业

付小琴在厨房忙活,女儿有时也会帮忙。

    留守母亲的希望

    爱在山村,情洒大地。

    今年秋季开学,家住中益乡的付小琴惊喜发现,中益乡小学新的综合楼、宿舍楼已经竣工,孩子们可以在崭新的教学环境里快乐学习。

    这还不算,这学期,中益乡小学的网络课堂也开始启用,与城市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即将成为现实。

    新学期、新面貌。孩子、家长皆大欢喜。

    今年32岁的付小琴,没有多少文化,不懂什么叫网络课堂。留守山村,陪着女儿谭语婷读书,是她的主要“任务”。

    付小琴的丈夫在外打工,她就留守山村,陪着女儿读书。因为没有文化,夫妻俩吃过不少苦,希望下一代不再走他们走过的路。

    谭语婷是中益乡小学六年级的一名学生,成绩还可以,这成了付小琴和丈夫的希望。

    付小琴家住中益乡盐井村。

    2012年,盐井村修电站,中益乡把大坝作为了水库和高山生态移民点。新房还没有建好,付小琴就到中益乡场镇上的大坝移民小区租了一套房子,一家人就此住下来。

    大坝移民小区和中益乡小学只隔着一条公路,是名副其实的“学区房”。付小琴当初选择大坝移民小区租住,目的只有一个,孩子读书方便。

    上课期间,学校的铃声深深嵌入付小琴的生活。从铃声中,她可以准确判断孩子上的是哪几节课,什么时候会放学回家。

    从窗户望去,中益乡小学教学楼上的那排红字非常醒目:“要保证孩子上学受教育 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付小琴充分相信学校,一定会把她的孩子培养好。

    把孩子送到学校之后,付小琴就开始准备中午的饭菜。待中午放学铃声一响,她就走进厨房炒菜。

    10分钟后,谭语婷回到家中,香喷喷的饭菜已经准备好。“哇,好香呀!”

    看着女儿津津有味吃饭,付小琴心中充满成就感。

    知识改变命运,对山里娃而言,更是如此。付小琴告诉记者,因为家里穷,她没有读多少书,结婚前长期在外打工,辛苦不说,收入还很低。

    穷则思变,变则通。

    结婚之后,付小琴和丈夫把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希望寄托到下一代身上。女儿上小学后,她就和丈夫分工,她主内,留守山村照顾孩子读书;她的丈夫则主外,外出打工挣钱,维持一家人的开销。

    “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付小琴懂得这个道理。看到中益乡小学的教学条件越来越好,她对孩子的未来充满希望。

 

    舍得花钱的父亲

    日出而作,日没而息,这是祖辈曾经的生活方式。

    中益乡的村民向世川很排斥这种生活方式,他一直在努力改变这种生活方式。

    向世川认为,改变的最好途径只有读书。

    和记者聊起读书的话题,向世川的思绪回到30年前:寒冬季节,天空还未泛白,茂密森林中一片漆黑。三五个10来岁的孩子借着电筒,走在林中的羊肠小道上。

    起初走路还眯着眼想睡觉,随着汗水的挥发,越走越清醒。一阵风吹过,脸上冷,身上热。稍不留心,踩到小水坑,水从鞋底渗入,脚底一片冰凉……

    这就是向世川的求学路。虽然时隔30年,仍然记忆犹新。

    向世川一直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但是由于家里穷,小学中途还辍过学。15岁那年,他小学毕业,再也没有进过学校。求学梦中断,万般无奈。

    走过太多路,吃过太多苦,向世川刻骨铭于心,发誓砸锅卖铁,也要培养一个读书人出来。

    2012年,中益乡开始实施高山生态移民搬迁。向世川二话不说,立即搬到乡场镇上居住。当时,他的大女儿正读初中,小女儿向慧娟刚好4岁。

    学龄期的孩子最需要大人的关心和照顾。向世川没有外出打工,而是开始学习安装门窗手艺,在场镇上找活干。

    “外出打工挣钱重要,但是孩子的学习更重要。”向世川说,虽然在场镇上挣钱没有外出打工多,但是可以照顾孩子读书。生活是苦了一点,但是心中有希望,也苦也不觉得苦。

    让向世川欣慰的是,他的大女儿已经考上重庆工商大学,成为山里面飞出的“金凤凰”。

    向世川的小女儿向慧娟,是中益乡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姐姐读大学,对她的激励引导作用非常大。

    “爸爸上学时,经常打着赤脚去上学……他经常给我讲他的故事,勉励我要好好学习。”小学三年级开始写作文了,向慧娟用她稚嫩的笔,写出了心中的少年心事。

    向世川说,党的政策好,中益乡通过教育扶贫,正在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让他感受最深的是,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也开始重视起来。中益乡小学的教学硬件越来越好,孩子有希望,生活有奔头。

    扶贫先扶智,智从哪里来?从书本中来,从知识中来。

    这两年,向世川一家的经济条件慢慢得到改善,他也开始学习新知识。安装门窗也面临着技术迭代,如果掌握不了新技术,揽活的机会将越来越小。

    除了自身加强“充电”之外,向世川更加注重对孩子的培养。每次去石柱县城办事时,他都会抽空逛书店,为小女儿买字帖、作文书、画画本等。

    如今,向世川家中添置了电子琴、电脑。

    “学校开始了网络课堂,家中没有电脑,家长、孩子怎么可能和学校的教学同步?”向世川说,只要对孩子读书有益,他舍得“出血”。

虽识字不多,但花仁君也会陪着外孙做作业。

谭佳宏在学校

    走错厕所的外婆

    从中益乡小学出发,沿场镇主街走三五分钟,再经过一段小道,就是一座充满乡土气息的四合院,72岁的花仁君就住在院里。

    花仁君喜欢抽烟,没事就坐在家中“吧嗒”几口,在烟火灰灭之间,享受过烟瘾的快乐。

    夜晚的山村,非常静谧。

    在上课期间,每天晚上7点,花仁君不会走出家门,他要等外孙谭佳宏回家。闲着无事,就在堂屋抽抽烟,打发闲散的时光。

    每当这个时候,花仁君的老伴就会在在厨房忙活,等着活蹦乱跳的外孙进屋的那一刻。

    谭佳宏是中益乡小学五年级学生,因为离学校近,上完晚自习就会回家。

    城里的小学,一般在三四点钟会放学。晚上,孩子们会在父母的辅导下做作业。

    中益乡小学的孩子们有些不一样,他们的父母很少辅导作业,要么没有这个能力,要么外出打工。

    从这学期开始,中益乡小学针对四至六年级增设了课程辅导课。从晚上6点到8点,学生们会集中在教室里做作业、看课外书。

    学校的宿舍楼修好了,寄宿的学生们,晚上的时光更加充实。走读的学生,也在老师的辅导下“加餐”。

    “我俩什么都不懂,在学校上课程辅导课有老师辅导,更放心。”只读过小学一年级的花仁君,写自己的名字都困难。生活上可以让外 孙吃饱穿暖,学习上却爱莫能助。

    在堂屋等待外孙平安归家,然后搭搭话,问问今天在学校的情况,爷孙之间其乐融融。

    没有文化,花仁君不知道怎么进行隔代教育。“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不要像我们没有文化,恼火得很。”这是他对外孙说得最多的话。

    这话听多了,谭佳宏感到有点烦:“我晓得了。”他年龄还小,对花仁君说的话懵懵懂懂。

    “没有文化遭孽,到城里不敢出门。”向朝梅的心思和花仁君一样,也是希望外孙把书读好。没有读过一天书的她,甚至不敢走出中益乡。

    有一次,在石柱县城医院住院,因不认识字,向朝梅走进了男厕所,这让她感到很尴尬。

    向朝梅的女儿女婿长年在外打工,希望多挣点钱,让孩子今后得到更好的教育,照顾孩子的担子就落在她和老伴的身上。

    对谭佳宏而言,城里的孩子读书有父母辅导,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在家中,不要指望有哪个给他辅导。有时候,他还反倒教外公外婆读书、识字。

    谭佳宏成了向朝梅心目中的“小老师”,这让谭佳宏有点成就感,学习上的劲头足了。

    “现在政策好呢,佳宏因为扶贫政策,学费不用交,中午还有营养午餐,下午放学后还有老师辅导作业。”说起现在的教育,花仁君很是满意和感激,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外孙能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长大后能够成为国家栋梁,多为国家作贡献。

[打印]

[责任编辑: 石柱谢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