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70年书华章】
我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下来了
—— 记县政协信息中心社情民意科科长马泽平

    沙谷村位于石柱县城的西北部,全村面积15平方公里,有5个村民小组671户2446人。2014年,通过精准识别,该村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5户402人。目前,已脱贫95户370人,未脱贫10户32人,低保户111户206人,残疾人98人,是万安街道的一个贫困村。

    2016年,县政协信息中心社情民意科科长马泽平被派驻到沙谷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兼队长。一转眼,三年的时间过去了,马泽平不仅参与了沙谷村的脱贫攻坚工作,还见证了该村旧貌换新颜的变化。偏僻的沙谷村道路通了,饮水困难问题解决了,村民新房建起来了,规模产业发展起来了。

    三年前,马泽平从下乡扶贫的第一天开始,就吃在村里、住在村里,每天走村串户、翻阅资料寻找沙谷村贫穷的“病根”。

    被方斗山支脉层层包围的沙谷村,地势偏僻,土地贫瘠,道路不畅,饮水困难,劳动力缺乏,村民思想落后······如何让全村脱贫致富,一直是村支“两委”以及街道领导干部的一块“心病”。

    由于长期受自给自足的思想制约,该村的村民一直种植玉米、水稻等传统作物,种植经济作物的几乎为零。马泽平知道,要想改变沙谷村的现状,就得想办法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引导他们规模发展产业,多种植济作物。于是,他带着驻村工作队队员挨家挨户宣讲,通过召开院坝会和村民大会、组织扶贫夜校等多种形式宣传扶贫政策,并组织多种技能培训,请专家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辣椒、中药材的栽培和管理,经果林的修枝、整形、压条、施肥等技术。

    “不是参加院坝会、扶贫夜校改变了村民固步自封的传统观念,不是参加辣椒种植专业技术培训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我肯定不敢种这么多辣椒。以前就是怕种多了市场行情不好、卖不出去,吃大亏……”该村红谷组贫困户张正华在介绍规模种植辣椒的经历时说。

    在学习到实用技术后,沙谷村的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了。这两年来,像张正华这样,通过不断学政策、学技术,发展种植、养殖业脱贫致富的贫困户还有很多。

    “一个村要发展,只有摸清底子、找准穷根子、开对药方子,才能走对路子……”这是马泽平时常讲的一句话。面对沙谷村的现实状况,如何让村民发展的产业既能稳定又能长效增收呢?通过与其他乡镇、村社交流学习,马泽平发现,只有大力发展长效产业,才能让村民有固定且长效的收入。

    近两年,马泽平鼓励村民规模发展产业,多种植经济作物。现在,村示范片上的皱皮木瓜和吴茱萸就有900余亩,经果林种植仙女脆桃、脆红李、猪腰子枣635亩,每年农户直接享受分红就达10余万元。加上传统种植的辣椒800余亩、前胡400余亩,其它粮油作物2700余亩,整村人均收入达到全县平均水平以上。

    三年来,沙谷村改扩建、硬化公路18余公里、人行便道21000多米,五个村民小组连成了一片,整村671户村民出行更加便捷了,哪怕雨天出门都不会湿脚。该村修建大型水厂一座、小型蓄水池5个,彻底解决了群众饮水问题。

    “终于完成了组织交给我的任务,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马泽平说,他心里的“大石头”也算落下来了。(记者 罗远琴)

 

      感谢您关注县委县政府主办的主流媒体重庆·石柱网,更多新闻关注其他主流媒体《石柱报》、《重庆石柱手机报》、“五彩石柱”微信公众号、“五彩石柱”APP、“石柱新闻”微博;统一投稿邮箱:sz_xwzx@sina.com。

总 编 辑:禹云洲

值班副总编辑:谭晓钟

执行主编:张俊杰

 

[打印]

[责任编辑: 石柱谢天]

  1. 华龙直播|攻防对垒!直击2019年重庆市网络安全攻防大赛决赛
  2. 【新时代民营经济和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改善激发企业活力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